今天是2019年2月21号,星期四,农历正月十七。观察、关注与观点,《现代财经-早读早分享》,一个有思想的财经早分享。
每日晨语
勇敢不是无所畏惧,是明明怕,也能上;坚持不是永不疲倦,是明明累,也能扛。我们不爱困难,但更讨厌认输;我们不爱劳累,却更讨厌放弃。美好的一天从人生无惧开始。
周四,早安!
以下内容是由《现代财经》编辑部根据国内外财经类门户网站相关资讯编辑整理而成(总第1174期)。原创不易,敬请尊重。谢谢鼓励。
一、早读分享
1、国税总局:落实减税降费措施,强化与房地产部门协作。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2019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意见》,切实落实减税降费措施;大力减税降费,彰显利民惠民新作为;全力提速增效,打造快捷便利新速度;着力整合升级,搭建稳定高效新平台,发挥涉税专业服务优势。结合个人所得税改革事项的推进,引导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发挥应有作用。规范涉税专业服务监管,严格落实涉税专业服务实名制,实施信用评价与信用积分管理,加大涉税专业服务信息公告力度,整治和防范“黑中介”“中介黑”行为。(中国网(北京))
2、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向100所应用型高校投入100亿元。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楼旭庆在19日举行的发布会上透露,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十三五”期间实施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项目,对各省份推荐的100所应用型高校,每所项目高校中央预算投资1个亿,推动项目高校将产教融合项目建设和学校转型深化改革相结合,切实把办学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中国经济网)
3、我国能源清洁化正在“加速度”,去年弃水、弃风、弃光状况明显缓解。
记者日前从国家能源局获悉,我国煤电清洁高效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十三五”总量目标任务提前两年完成,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与此同时,2018年,我国包括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显著提升,弃水、弃风、弃光状况明显缓解。中国能源清洁化正在“加速度”。(经济参考报)
4、中央一号文件来了!连续16年聚焦同一主题,这些农业股闻风先动。
19日晚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全文11000多字的文件对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顺利完成到2020年承诺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这已经是连续16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农业股已先行异动,分析师也表示,历次重要文件发布后的15个交易日,农业板块上涨的概率为100%。(东方财富网)
5、央行开展首次15亿元央票互换操作:期限1年费率0.25%。
为提升银行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2019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首次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费率为0.25%,操作量为15亿元,期限1年。本次操作采用数量招标方式,面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进行公开招标,中标机构既有股份制银行、政策性银行、城商行等银行类机构,也有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澎湃新闻)
6、财政部:对高校学生公寓免征房产税。
日前财政部、税务总局下发文件称,为支持高校办学,优化高校后勤保障服务,现就高校学生公寓房产税和印花税政策通知如下:一、对高校学生公寓免征房产税。二、对与高校学生签订的高校学生公寓租赁合同,免征印花税。三、本通知所称高校学生公寓,是指为高校学生提供住宿服务,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住宿费的学生公寓。四、企业享受本通知规定的免税政策,应按规定进行免税申报,并将不动产权属证明、载有房产原值的相关材料、房产用途证明、租赁合同等资料留存备查。五、本通知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执行。(凤凰财经)
7、2020年建成300个职业教育集团,社会资本办职业教育迎政策利好。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这方面如果做好了,我们就把职业教育做好了。”在2月19日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务院近日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第一句话就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1世纪经济报道)
8、上海:旅馆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日用品。
19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全文正式公布。条例将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推动垃圾分类,包括固化共识性的管理要求、明确各类责任主体、强制源头减量、落实分类体系的全程监管等。条例将于2019年7月1日起施行。据介绍,2019年,上海市将以条例实施为契机,实现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区域全覆盖,力争70%居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现达标创建。今年上海还将加大宣传,分级分类开展条例培训,成立志愿者队伍,覆盖约5800个居(村)委。(新华网)
9、业主集体投诉:碧桂园给我们挖了一个五星级的“坑”。
中国质量万里行消费投诉平台数据显示,从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关于房地产行业投诉1986条,其中精装修楼盘投诉占到40%以上,而在精装修楼盘投诉中,涉及碧桂园的消费投诉居首,仅10月30日至11月3日五天时间内,就新增投诉159条,网上集体投诉。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以次充好的精装房屋、事故频发的工程事件、高速周转的攻城略地、策略失当的危机公关……碧桂园这一路走得值得深思。(东方财富网)
10、2023年要卖6000亿?董明珠一声令下,格力8万员工“全员销售”。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的企业管理理念已被奉为经典,全员经营是他管理哲学的核心之一。2009年,稻盛和夫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演讲时就再次提到,“萧条时期,全体员工都应成为推销员。”近日,格力电器就传出启动了“全员销售”活动,甚至规定每位员工有1万元的销售任务。虽然从格力电器现在的业绩来看,不仅算不上萧条,甚至称得上优异。但在当前房地产低迷的环境下,空调行业面临增长的“天花板”,没有什么事情比扩大销售额更重要了(每日经济新闻)
11、让锂离子电池发展更有“理”,新办法重视技术创新鼓励智能环保。
我国是锂离子电池最主要的生产国之一。2014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52.87亿只,占全球总产量的71.2%,已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2018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到121.14亿只,比2014年增长了一倍多。面对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了加强管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工信部近日公布了《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8年本)》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18年本)》,新文件已经于2019年2月15日起正式施行。(科技日报)
12、六省市试点网约护士:市场需求巨大,有效供给不足。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及试点方案,确定今年2月至12月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6地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从护理服务提供的范围来看,这项试点工作主要针对我国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通过在手机APP上下单,便可预约护士上门服务的“网约护士”需求很大,但这种为家庭减轻负担,节省医院病床资源的新兴方式,在引发广泛讨论的同时,也受到关于安全性的多方质疑。(21世纪经济报道)
13、互联网巨头拼抢券商,阿里成中金前十大股东。
19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透露,已于近日完成对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入股,持有中金公司港股约2.03亿股,占其港股的11.74%和总已发行股份的4.84%。这也表明,阿里巴巴正式成为中金公司前十大股东。中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该情况属实,入股细节以阿里巴巴在联交所披露公告为准。”(证券日报)
14、腾讯音乐战略投资豆瓣FM:用版权换股权,成第二大机构股东。
沉寂许久的豆瓣FM传出融资消息。2月20日,DNV音乐集团旗下音乐流媒体产品豆瓣FM宣布,已于近日获得腾讯音乐娱乐集团(NYSE:TME)和挚信资本的战略投资。豆瓣FM称,此次融资后,将和腾讯音乐开展版权及产品等方面的合作,进行品牌升级,完成6.0大版本的改版上线,希望重新回到国内音乐流媒体第一梯队,回归大众视野。(澎湃新闻)
15、斗鱼赴美IPO消息被实锤,直播平台盈利难题待解。
上市之路很是坎坷的斗鱼,近日再传即将赴美IPO的消息。据新京报报道称,斗鱼高层人士已证实斗鱼直播赴美IPO的消息。此前错失“游戏直播第一股”的斗鱼,此次能否顺利上市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但据中国经营报报道,位于优盛大厦7层的斗鱼北京分公司,多个办公室已人去屋空,员工寥寥无几。斗鱼员工证实,近期确实“有(人员)调整”。一位接近斗鱼的工作人员称,此为去年底斗鱼人员调整所致。而在优盛大厦18层,只有一间办公室有部分员工。(中国经济网)
16、股市收评:两市窄幅震荡,沪指涨0.20%,通信服务板块走强。
2月20日消息,今日开盘两市小幅高开,早盘受一号文件利好消息影响,农业板块全线大涨,盘中受OLED、芯片概念股拖累,三大股指持续走低,创指一度失守1400点整数关口,午后在通信服务、海南板块走强带动下,各大股指全线翻红,整体上两市维持窄幅震荡走势,市场人气相对低迷,资金做多意愿仍不是很足,截止收盘,沪指报2761.22点,涨0.20%,深成指报8473.43点,涨0.39%,创指报1408.38点,涨0.17%。从盘面上看,养殖业、种植业与林业、通信服务居板块涨幅榜前列,芬太尼、国产软件、港口航运居板块跌幅榜前列。(新浪财经)
2018~2019蔡子微评《话题关注》2月份即将发布
问题、话题与选题: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选题集锦
你还在为选题发愁吗?你还在为学术问题凝练困扰吗?你还在为课题申报找不到话题和素材烦恼吗?
不用急, 2018~2019蔡子微评《话题关注》即将发布,内容涵盖问题、选题、话题与研究素材,是蔡子团队从2016~2018三年发布的500万文字材料,16000个选题中精心选出的代表性选题、话题和素材,可用于学术问题凝练、现实问题理论思考、课题申报和论文选题以及研究素材的现实证据。观察、关注与观点,是蔡子团队秉承的研究风格;趋势性、思想性、前沿性是蔡子团队关注的焦点,思想高度、理论深度与创新发展是蔡子团队的追求的高度。
今天是1174期,3年来,365天每天坚持0点准时推送,风雨无阻。我们目睹了中国经济的日新月异,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风风雨雨,2月份,就把这三年的观察倾心推出,期望用我们小小的思想火花,点燃中国学术繁荣的燎原之火;期望用我们的微薄之力推动中国学术理论和现实的深度融合。
2019年2月28前,敬请关注!
二、今日财经关注
滴滴亏的109亿究竟去哪了?真相很吃惊……
作者 | 梅新号 来源| 商业街探案
有一个投入,滴滴是没胆子公布的!
滴滴被爆出亏损109亿,补贴113亿,有人认为滴滴所在的行业应该是暴利,爆出亏损是通过修改数据来装惨。对于这种说法我不以为然。
先给出结论,滴滴去年亏损和补贴数据大概率是真的,当然亏损和补贴不能证明滴滴是一家劫富济贫的良心企业,商业抉择背后自然有必要的考量,暂时的亏损也在内。但这个数据,起码说明滴滴是一家正常的商业公司,不像某些评论所说的那样黑心贪婪不可饶恕。
贴标签很容易,理性分析其实也不难,下面用到的事实和数据都能在公开渠道查证。
先说一下补贴的事。
补贴113亿,看似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关键在于滴滴的业务基数很大
。113亿,平均到365天里大概是一天3095万。2018年,滴滴的日订单量是3000万,平均下来每笔订单的补贴额度是一块钱,对很多司机来说这种强度的补贴感知度并不强烈。
当然,滴滴的补贴并不是吃大锅饭,有懂规则干的好的司机一个月可以拿到大几千块钱的补贴,补贴收入比可以超过1/3,远超滴滴抽取的佣金。也有的司机高峰期不愿出车,拥堵路段不愿去,补贴自然也就没多少。任何行业都有专家,网约车也不例外,更不例外的是,赚钱多的都在闷声发大财,不赚钱的才有动力扯着嗓子吆喝抽成高。
网传某位司机连续几个月的收入情况
滴滴作为一个网约车平台,补贴是必须的,甚至严格来说,高效的网约车平台都必须依赖补贴来调节运力
。出行本身有很强的空间潮汐效应和高峰时段,早上用户会从住宅区赶往工作区,晚上用户会从工作区赶回住宅区,在北京这种大城市,工作住宅分离的情况更为严重。
司机知道这种规律吗?司机知道,但专职司机自身的能动性不足以弥补高峰时段、高峰地区与平峰时段的巨大运力差。你跟司机说平时你一小时接3单,高峰时段努努力一小时接10单吧,司机会告诉你臣妾做不到。
一方面是因为高峰期太堵了,另一方面司机也想睡懒觉,不想起那么早。所以补贴其实是平台替乘客付出拥堵以及人类懒惰天性所造成的成本。恶劣天气等极端场景也一样,补贴其实是在补偿司机可能发生的风险成本。
更重要的一点,补贴是为了提高单均收入,让平时认为出车不划算的司机,感受到单均收入值得买他们的时间了。补贴是必要的,因为不能完全指望司机用爱发电,在体验很差甚至可能有风险的时候,还坚持出车
。当然,专职、兼职司机的都能获得补贴,专职司机的努把力多拉两单,兼职司机大幅度增加弹性供给。
有了补贴,有了灵活机动的兼职司机,我们才有可能在高峰时段高效的叫到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约车的竞争拼的就是补贴效率,网约车司机拼的则是对补贴规则的理解程度。
相信很多人感受到了,最近叫车越来越难,不是补贴失效了,是因为两次顺风车事件之后,监管开始变严,抓车变多,专职司机数量损失,更严重的是兼职司机大幅减少,高峰时段能用以补充的灵活运力丧失了,即便专职司机为了补贴在高峰时段多拉活,效率也远不如增量的兼职司机补充来得高。
以上说明了一个事实:
对滴滴来说,补贴是必须的,补贴的效率决定着我们在高峰时段的打车效率。这也解答了为何滴滴不愿采取降低抽成比例同时减少补贴的运营策略。人人都有损失厌恶,降低抽佣带来的幸福感,要强于补贴,但滴滴只能在司机的好感度与运营效率之间选一个,而显然后者更重要。
再说一句题外话,公共出行本身是需要财政补贴的,拿出租车来说,2018年北京6.6万辆出租车的补贴预算是8.7亿,而全国约有140万辆出租车,补贴总额有多少大家可以估算一下。
下面再说一下滴滴为何会亏损:
知乎答主@Lannister在相关问题的回答里面提到了一些关于滴滴的运营数据,在此做一些引用:
按照滴滴2017年1800亿的GMV,以及网上流传的抽佣比例,滴滴一年靠抽佣产生的收入大概在300亿(当然这个数字我个人认为是偏高了,毕竟下半年顺风车业务关停,合规导致运力下降,都会使GMV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按照补贴113亿,亏损109亿来计算,中间还有将近300亿的资金,去向不明。
这300亿花到哪了呢?
滴滴还没上市,我们无法得到确切的数字,但与滴滴体量相当的美团已经上市了,所以可以把美团的成本情况拉出来作为一个参考。
以上是美团2018年上半年财报中的成本情况,1-6月美团的总开支是317亿人民币,当然滴滴没有外卖骑手这一项,我们将其中的130亿刨去,网约车司机的补贴成本上文已经扣除,我们再刨去20亿,于是还剩下167亿人民币。
这是半年的情况,全年核算成本已经超过300亿。这其中的大头是雇员福利65亿(其中应该包含了技术人员的研发费用)、市场推广13亿以及用户激励23亿等等,这些费用大概每家大型的互联网公司都无法避免。如果再考虑到滴滴下半年在安全领域和客服领域的额外支出,滴滴的总体支出可能已经超过美团了。
36kr在之前曾经曝光过另外一组数据,滴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达到了71亿,服务器费用达到了37亿,很多人认为不可思议,认为一家打车平台要什么研发费用,还有知乎答主表示,类似滴滴乘客端和司机端APP,几百万就能搞定。真是无知者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