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生)下课趴在桌子睡着了,一男生拿胶布把我头发粘在桌子上,然后大声一拍桌子把我吓醒,猛一抬头,一撮头发都被扯掉了,痛得直掉眼泪。
”
“
她跪在地上被人当马骑,周围的同学视而不见,欺负的男生笑嘻嘻,她也一脸无忧笑眯眯的。
”
本文整理|乒乓儿
本文编辑|刘芳兵
内容发布|掌上北京
微信 I D|bejingchihe
“跪在地上被人当马骑,也一脸无忧笑眯眯”
看到这句我真的是内心五味杂陈,说不出的心酸。试想一下,假如这个当事人是你的朋友或是孩子,你看到这一幕会不会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像有人在撕扯你的心一样。
“北京延庆二中学生受辱”
事件,近些天传的沸沸扬扬,类似于这样的校园霸凌事件一直以来都存在,只不过这次显然太过分。只因为这些孩童的性格或身体有些缺陷,就要遭受这样的非人待遇?也许这一次举动,对他们以后都是挥之不去的噩梦。
看到一个作家这样说“
我没想到,竟然有人从高中生就开始学会了歧视少数人,学会了讥笑和恃强凌弱
”。我想说,何止是高中,即使在北京,这种不公平事件在初中乃至小学就已经形成。
在我小学的时候,有一个男生,除了智力有点低下以外,还有长期过敏史。他那时候个子不高,很瘦小,见谁都是笑眯眯,这样的他自然而然成了被欺负的对象。男生们没有水了让他去打水,值日都是他来代做。
更过分的是,有人心情不好了,也会拿他来出气,时不时踹上一脚、推他一把。当然他也会有反击,有次一个人让他买一毛钱一个的汉堡软糖,他故意买了个汉堡,花掉了那人一周的零花钱,结局自然是被更加惨烈的教训了一顿。
小学6年他都是这么过来的,很多男生都说他是弱智还有传染病,在毕业照的时候傻笑着的他旁边是空了一个人的。他现在怎么样了我并不知道,只是偶尔在同学聚会的时候,会有人提到他的名字。
初中也遇到过一个女生,是类似的情况,不过结局比他幸运很多。
阿白是我们初中那会年级有名的“级花”,当然是带引号的。阿白长得中等偏下,平时穿衣服也有些邋遢,走近她可以闻到一些不好闻的味道,所以沦为了同学们的耻笑对象。阿白永远坐在讲台的左侧,没有人愿意和她同桌;阿白写好的作业经常会找不到,从而被老师训斥;阿白考试总是在倒数,因为她并不是很聪明。
现在的她正在师范学院学习,以后将会是一名老师。说实话,当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大家都挺惊讶的。但其实为了考上师范学院,阿白复读了两年,这对于她来说真的是一件挺伟大的事儿。
无论自身条件如何,每个人都是母亲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在他人眼里一文不值的孩子,在父母的心中他们仍然是最宝贝的啊。
真的不应该恃强凌弱,不要因为一时的过瘾,毁了他的整个人生。
换句话说,那些欺负别人的孩子,你们就不怕未来你们的孩子也同样受到欺凌?
见到过两个胖孩子,这个世界美丑的一面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小A是一个初三的女生,身高1米7,体重165斤,个头和块头在初中孩子里都是比较突兀的了。但是胖掩盖了她的一切,每天中午营养餐要比一般女生吃得多、体育课跑步永远是不及格、坐坏过几把不太结实的椅子,这些都成为了同学们嘲笑她的把柄。因为长期的自卑,她在学校没有朋友,成绩也排在倒数,性格很封闭,一个初三豆蔻年华的女孩不应该是这样的人生啊。
小B同样是一名初三生,一米8的个子,体重200斤,但可能男孩天生就比女生大胆一些吧。有一天他带了两张演唱会的票去班里,问有没有人愿意和他一起去看,在那个年纪能看场演唱会是件很拉风的事情了,于是同学们举手抢着和他一起。从这以后,小B时不时就带来一些新鲜东西来或是请大家吃顿饭,他好像也不再那么受人排斥,好似能融入这个集体了。
恰恰我觉得这才是最可怕的,假使小B家里条件不是很好,那么他的命运又将如何?
一辈子的自卑,都藏在最里面,挂在外面的自信,也是摇摇欲坠。
学校应该是最纯净最具朝气的地方,但在他们那无邪的笑脸下面隐藏的竟是魔鬼。
未成年人保护法,更应该该保护的是弱势群体
,而不是恃强凌弱的孩子。
每个学校每个班,总会有几个“特殊儿童”,在那个懵懂无知的年纪,他们或许会遭受一些白眼和不公,但是时隔多年他们将变成什么样子,谁也预测不到。所以,多给他人一些宽容和关爱,说不准啥时候就江湖再见了呢。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