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6
日,即将年满
90
岁的李嘉诚宣布退休,一代超人由此圆满谢幕。
在此
48
小时之前,李嘉诚的接班人——大儿子李泽钜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会议上连任了政协常委。
在本届全国政协里,香港有
2
位副主席和
18
个常委,李泽钜跻身其间,属于
7
名连任常委之一。李家在中国政坛和商界的影响力,仍然在平稳延续。
李嘉诚和大儿子李泽钜
准确地说,李嘉诚此次宣布卸任的是两家“旗舰企业”的董事会主席和执行董事职务,它们目前的名称分别是: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港股代码
00001
)、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港股代码
01113
)。
未来,李嘉诚将成为这两家公司“年顾问金
5000
港元”的资深顾问。
李家第三块重要资产——李嘉诚基金会,仍然由他担任主席。这部分的资产大概有
300
亿港元。
至于李嘉诚的小儿子李泽楷早就单飞,其身价超过
300
亿。李泽楷在
1999
年曾买入腾讯
20%
的股权,当时出资是
220
万美元。但遗憾的是,持有不到两年赚了将近
6
倍就卖出了。这部分股权如果拿到今天,市值超过
1100
亿美元,足以让李泽楷身价超过盖茨,成为全球第二大富豪。
在
3
月
16
日的发布会上,李嘉诚回答了很多问题,其中关于楼市有以下主要观点,值得我们关注:
1
、香港楼市是否见顶?不敢讲!
近年来,虽然香港出台了空前严厉的调控政策(内地人去香港买房,要缴纳两种印花税相当于房价的
30%
),但房价仍然迅速翻倍。对于香港楼价是否已经见顶的疑问,李嘉诚表示“不敢讲”,他同时指出,过去一两年香港楼价高了一倍,香港的楼价与一般居民收入脱了节,需要多点公屋、居屋。
点评:李嘉诚的“不敢讲”,其实是怕刺激房价进一步上涨,因为他的影响力太大了。而香港政府,正在为房价上涨压力巨大而头痛。
正常情况下,一个有竞争力、人口吸引力的城市,房价一定会在通胀推动下不断上涨,这是大趋势。近年来,内地热钱急于配置境外资产,香港的楼市就成为便利的选择。但香港是一个自由港,资金来去自由,所以资产价格波动比较大,风险也比较大。
2
、鼓励有条件的人买房
至于香港楼市何时应该“上下车”,李嘉诚说,地产的市道和香港人是不是要一直不停地买贵的房子,问题是不一样的(他大概是想说“投资”和“刚需”的不同)。“假如一个人已经有足够的钱去买了楼盘,买了自住决定没有问题,即使将来楼价跌下来,自己住有什么关系。所以问题是刚才所说的,买了自住没有问题,你只要选择分期付款能够负担得了。当然,可能未来会加息,但不会加得太离谱,加
2%-3%
已经不得了,这已经不得了。”
点评:这段话隐藏着李嘉诚对香港楼市最真实的判断——房价上涨是大趋势,
所以刚需尽量要早点买。你可能买贵,但长远看这不算什么,关键是你买了没有。港币跟美元是挂钩的,所以未来会加息,但他认为这没有什么。
经常看我专栏的读者会知道,我的看法跟李嘉诚是一致的。当然,这有一个限定条件:适用于有显著人口增量的、高级别的城市。
3
、怒怼“丈母娘刚需”
有房子,你才能叫她“岳母”;没房子,只能叫她“阿姨”。这是对楼市里“丈母娘刚需”的最好诠释。在香港,也存在同样的压力。
李嘉诚不赞同年轻人马上就要买房的观点。他以自己的经历举例,“当时我爸爸逝世,我一个人负担家里,我的弟弟、妹妹都在读大学,除了顾自己之外,我也把家放在心上的,怎么样可以令到我妈妈不会对家庭太头疼。”
李嘉诚说,如果大学还没有毕业,女朋友就想要一间房屋,这是不对的。他甚至表示,如果女孩子说没房子就不结婚,那就不如劝她趁年轻再找一个。
点评:大城市房价的确给年轻人带来巨大的压力,香港回旋余地不大。内地情况好很多,虽然北上深房价高不可攀,但二线城市里还有很多城市房价并不高,比如苏州、武汉、郑州、西安、成都、长沙、济南等。这些城市未来也都很有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更多选择。
最后想顺便分析一下香港楼市的真相,透过香港,我们可以看清楚很多问题。
一般印象里,香港人多地少,住房贵是应该的,政府的确没有什么空间增加土地供应了。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近日,香港地产大佬、中原地产创始人施永青日前在一次访谈中透露:香港空地非常多,目前香港总面积中
40%
是郊野公园。香港用做城市发展的土地,占比不过
25%
,其中用做住宅的土地仅占
7%
,这其中还有一些是用在低密度的乡村丁屋和居屋上面,城区用地占比才是
4%
。也就是说,只要再拿
2%
出来,就可以改善居住面积
50%
。
听到了吧!香港只用拿出
2%
的土地面积,就可以把住宅存量增加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