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艾德研究部
分享财经资讯,挖掘行业机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HINADAILY  ·  跑鞋,是越贵越好吗? ·  2 天前  
孙立平社会观察  ·  孙立平:特朗普究竟有没有一盘大棋?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艾德研究部

宏观分析丨美股屡创历史新高的驱动力

艾德研究部  · 公众号  ·  · 2024-05-24 09:08

正文

戳上方蓝色字体“艾德研究部”了解最新资讯

摘要:1971年,美国前财长康纳利曾说过一句至今仍发挥巨大作用的世界名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目前,在全球货币体系里具备绝对优势(收割全世界)的仅有美元,美元作为全球性货币,拥有其它货币所不具备的优势,而且这样的优势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会改变,即然无法改变哪就去赚美元优势的钱吧。参与美股市场投资就是获得美元优势,标普500指数无数次创历史新高已经证明美股市场是全球最好的投资市场。长期看,美股持续上涨的驱动力除了美元优势之外,还有美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及技术创新进步等。
美元优势的体现
1.美国在军事、科技、文化、货币等方面主导全球格局,美国称之为”优势“,其它国家普遍称之为”霸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军事霸权(如核武器)、科技霸权(如半导体、AI)、文化霸权(如好莱坞电影)、美元霸权(如外汇储备、国际支付、外汇交易、商品计价等)。
2. 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58.4%: 据IMF数据,2023年12月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为58.4%,排名第一,相比1999年3月的71.2%下降了12.8个百分点;同期,欧元由17.6%升至20.0%,上升了2.4个百分点;日元由5.6%升至5.7%,仅上升0.1个百分点。美元占比下降,并非由于某一货币的强势崛起,而是由于全球外汇储备更加多元化,但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3. 美元占国际支付份额的47.37%: 根据SWIFT数据,截至2024年3月国际支付中美元的市场份额为47.37%,占比全球最高,连续7个月上升,距离2023年的历史高点48.03%仅一步之遥。欧元2024年3月国际支付份额为21.93%,从2023年1月份的阶段高点趋势性下滑15个月;在过去的十年中,2021年5月欧元的国际支付份额达到历史高点的39.03%,高于同期美元的38.35%,遗憾的是仅昙花一现,2022年初俄乌战争爆发,欧洲国家在能源、粮食等方面受到外溢效应影响,经济领域受到直接冲击。美国的整个政策导向是在充分地利用这场危机,在经济上获得好处。

4.罗杰斯国际商品指数以美元计价的商品权重为95%:
  • 罗杰斯国际商品指数(Rogers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Index,简称RICI指数),由“商品大王”的吉姆·罗杰斯 Jim Rogers 于上世纪90年代末创立,是世界上主要商品指数之一,与高盛商品指数、道琼斯商品指数、德意志银行流动商品指数、标准普尔商品指数、路透商品指数齐名,是最受追捧的六只商品价格指数之一。
  • 罗杰斯国际商品指数包含是全球 38 种商品期货合约的综合指数,覆盖农产品、能源、工业金属、贵金属、矿产等。
  • 仅有小麦粉、可可、橡胶、菜籽油四种期货合约不是以美元计价,权重占比仅为5%; 其它34种合约均以美元计价,权重占比95%。
  • 国际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挂钩,任何从事该种商品交易或结算的国家、公司或个人都需要使用或储备美元,将增加美元的巨大需求。

5. 比特币、以太坊等数字资产以美元计价为主: 近些年新兴的数字资产(如比特币、以太坊等)都是以美元计价,据Investing数据,截至2024年5月15日,共有数字货币9936只,资产总市值约2.26万亿美元,其中比特币市值约1.22万亿美元,以太坊约0.35万亿美元,两者占总市值约69.5%。

6.美元占全球外汇交易的88.4%: 在外汇交易中,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折算为美元计,全球排名前五的货币为:2022年全球外汇日均交易中,美元日均交易6.64万亿,占比88.4%,排名第一;欧元日均交易2.29万亿,占比30.5%,排名第二;日元日均交易1.25万亿,占比16.7%,排名第三;英镑日均交易0.97万亿,占比12.9%,排名第四;人民币日均交易0.53万亿,占比7.0%,排名第五。其它货币合计日均交易3.33万亿,共占44.4%。

7.现今,外汇储备、国际支付、大宗商品计价、外汇交易等方面均由美元主导,其它国家的汇率不可避免的会进入美元周期当中。美元周期主要受美国基本面与加息因素影响;长期看,美元指数由经济基本面决定,表现为美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变化。短期看,美元指数受美联储利率调整影响,加息预期将吸引资本逐利,回流美国,导致汇率波动。
8.美元周期: 自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美元已经经历了完整的两轮周期。第一轮周期自1981年开始,在1985年见顶,1987 年触底。第二轮周期自1995开启,2001年见顶,至2008年触底 。现今正处于第三轮周期的上升阶段。相比前两轮周期,第三轮周期斜率更小,或将经历更长的时间。在美元强势周期中,资本大量流向美国,美元计价资产将有更好的回报预期和避险属性。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强美元周期意味着将承受汇率冲击和资本外流等影响。从历史经验来看,在每次美元升值周期都会导致资本从新兴市场流出,新兴市场逐渐萧条,此前被掩盖的问题也会集中性的爆发。

9.美国引领全球经济:
  • 据世界银行资料,过去60多年,美国GDP在全球的比重始终排在第一位。日本GDP在全球的比重自1994年达到顶峰的17.85%,之后逐年下降至2022年4.22%。中国自改革开放之后,异军突起,从1979年的2.59%,上升至2022年的17.81%。
  • 2022年在全球192个国家中,美国GDP占全球比重的25.22%,全球排名第一,创自2007年以来新高(16年新高),从目前全球经济来看,美国经济的比重还在提高当中。

  • 长期看,美国经济强盛,美元指数将在高位徘徊,预计本轮美元上升周期还将延续。美国尼克松总统时代的财政部长康纳利(1971年)曾说过一句话:“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现今50多年过去了,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仅关注美国国内的经济指标,也就是说康纳利的这句话现在依然有效。

美国宏观数据
美国宏观数据--GDP
一季度GDP环比增1.6%,预期二季度环比增2.2%
美国一季度实际GDP年化环比1.6%,前值3.4%,低于彭博一致预期的2.5%。分项中,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为  -0.86%,是主要的拖累;私人投资贡献1.68%,为最大的拉动因素;其次是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分别拉动0.56%、0.21%。近期,市场有讨论美国经济可能出现停滞或衰退,但私人消费、私人投资都有不错的增长贡献,我们认为一季度的大幅回落仅是意外,不构成判断经济停滞或衰退的基础。

纽约联储周度经济指数WEI (由10个周度经济指标合成而来,包括:红皮书零售销售、初请失业金人数、续请失业金人数、人力派遣指数、拉斯穆森消费者信心指数、粗钢产量、本土发电量、终端燃油销售、铁路货运量、联邦预扣税)。一季度纽约联储WEI 均值为1.59%,而对应当季美国GDP实际同比增长3.0%,预测值低估了约1.41个百分点。二季度已公布5期WEI指数,均值为1.68%,高于一季度均值1.59%。目前13周移动平均增速上升至 1.65%,近期呈筑底回升趋势,当前我们预计美国二季度GDP同比增速或能略高于一季度。

截至5月10日,纽约联储Nowcast模型对美国二季度实际GDP环比折年率的预估值为2.2%,即该模型计算二季度美国GDP环比增速会出现反弹。

美国宏观数据--劳动力市场
4月非农就业增长放缓,失业率升至3.9%:4月非农就业岗位增加17.5万,低于预期的24.3万,亦低于2017-2019月平均的17.7万。3月由30.3万向上修正至31.5万。失业率从3.8%上升至3.9%,连续27个月保持在4%以下。

4月薪资增幅环比涨0.2%;同比上涨了3.9%,低于3月份的4.1%,2021年6月以来首次低于4.0%。

美国3月职位空缺848.8万个,创2021年2月以来最低,大幅低于预期的869万人,2月前值从875.6万人上修至881.3万人。空缺率5.1%。3月职位空缺数量比失业人数多205.9万(或多32%),较3月的235.5万大幅下降,为2021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职位空缺与失业人数之比降至1.32,创下2021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该比例呈下降趋势。

高频数据首次申请失业金人数近两周分别为23.2万、22.2万,皆高于市场预期。

4月就业数据有所降温,依然稳健,经济保持繁荣且并未过热。就业数据在连续多月超预期之后,单月转弱并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也不会给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带来多少影响,美联储主要是看多个月的数据。而对于联储官员个人的立场,转变可能较快,在言论上可能会更偏向鸽派。2024大选之年,要真正改变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的立场,要么是达到了设定的目标,要么出现‘黑天鹅’事件,我们认为预防式降息可能性不大,主要原因之一是会被共和党诟病对选举不公平等政治影响。
美国宏观数据--通胀与零售销售
CPI环比低于预期: 美国4月CPI同比增长3.4%,持平预期,较前值3.5%小幅下降;4月CPI环比增长0.3%,低于预期和前值0.4%。

核心CPI同比、环比皆符合预期 美国3月核心CPI同比增长3.6%,持平预期3.6%,低于前值3.8%,是自2021年4月以来的最低涨幅,长期下降的趋势与我们的预期一致;4月核心CPI环比0.3%,近3个月来首次下降,持平预期0.3%。

零售销售额环比低于市场预期: 美国4月份零售销售额环比增长0%,低于市场预期的0.4%,前值则由0.7%修正为0.6%。细分的13个类别中有7个下降,其中无人商店(-1.2%)、体育用品及业余爱好用品商(-0.9%)的降幅最为明显。价格高、利率高是主因,将压缩家庭财务支出,限制非必需品购买。

通胀降温,标普500创历史新高 CPI同比连续4个月(去年12月至今年3月)超预期上涨,让美联储鹰派的声音再次响起,而4月份低于预期的数据,让市场喘了口气。鲍威尔表示当前少量的经济降温数据还没有达到改变货币政策的条件,美联储将保持耐心,让限制性政策继续发挥压制通胀的作用。通胀数据发布当天(5月15日)标普500指数创历史新高。
美股不断创新高的驱动力
  • 财政赤字: 美国白宫预算办公室2024年财政赤字1.85万亿美元,相比2023年的1.57万亿增长6.8%。政府消费与投资将带动经济增长。

  • 2024年股票回购创历史新高: 高盛预计,美国公司今年的股票回购规模将增长13%至9250亿美元,将创回购金额历史新高。2025年将进一步增长16%至1.08万亿美元。(回购对管理层激励、税收筹划、提升市场信心、提升财务指标等方面都构成利好。)一季度财报后公布回购计划:(1)联邦快递计划回购50亿美元。(2)苹果计划回购1100亿美元。(3)Mate计划回购500亿美无。(4)谷歌母公司Alphabet计划回购700亿美元。(5)瑞银计划回购10亿美元。(6)可口可乐计划回购31亿美元。(7)美国国际集团(AIG)计划回购100亿美元等等

  • 标普500一季度盈利: 据Factset数据,(1)一季度业绩中77%的公司实际每股收益(EPS)超过预期,高于过去十年74%的平均水平。(2)每股收益(EPS)比预期高出7.5%,高于过去十年6.7%的平均水平。(3)4月份分析师上调了第二季度每股盈利预估(EPS)0.7%(从59.23美元增至59.64美元)。

  • 一季度外资净买入美股同比增119%: (1)2022年市场担心美国经济‘硬着陆’,美股全年净流出2286.4亿美元。(2)2023年美国经济数据相比其它发达国家更好,且人工智能模型从文本交互到文生视频取得了重大的进步,美国成为AI科技浪潮的中心,吸引全球大量资金流入,形成虹吸效应,全年净流入759.1亿美元。(3)2024年一季度趋势延续,净流入674.1亿美元,同比增119%。

美联储缩表减量实质是宽松
美联储5月议息会议核心是“偏鸽”的,对市场影响正面,5月2日议息会议后美股开始上涨,之后月内的宏观经济数据降温,推动了这一轮创历史新高的行情。

5月议息会议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陈述了未来实施货币政策可能的几种情况:

  • 如果通胀延续高位、就业等经济数据持续良好,不考虑降息(高通胀高增长高利率)。
  • 如果通胀往下走,逐步靠近2%的目标区间,可以启动降息。
  • 如果就业市场数据明显走弱,美联储是比较担心的,也可以启动降息。
  • 如果通胀持续高位下不来,就业等经济数据不断下降,也就是‘滞涨’,对于多目标制的央行是个难题。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实质性利好: 6月起缩表从950亿降至600亿(减持国债的规模从600亿降到250亿,MBS等保持350亿不变)。

议息会议之后公布的就业、通胀、零售等数据大多好于预期,市场对于‘滞涨’的担忧有所缓解。近期美联储官员密集演讲发言,传递的信号与主席鲍威尔几乎一致,如:

  • 需要更长的时间观察数据的变化。
  • 回到通胀目标2%的水平。
  • 通胀下降慢于预期。
  • 让利率维持高位以让限制性政策发挥作用。
  • 没有降息的紧迫性。
  •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称,适当的时候可提高利率。

总统大选后是最有可能的降息时点: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在5月初公布好于预期的经济数据后开始下行,从高点4.74下降至4.44,下降30BP左右,美国金融环境有所放松,同时吸引全球美元回流。据CME数据,6月份降息的概率已为0,年内最有可能降息的时点将发生在大选之后,即今年12月份或将有一次降息。

美股前瞻性指标
消费者信心依然处于上升通道: 一季度美国通胀超预期上涨,消费者对于短期(1年)通胀预期由3.2%上升至3.5%,对于长期(5年)通胀由3.0%上升至3.1%,5月消费者信心降至67.4,低于预期,但拉长时间看,依然处于上升通道。

企业部门投资信心 乐观: 5月企业部门投资信心指数略有回落至16.3,对于前景保持乐观。

VIX接近一年新低水平: 标普500 VIX指数报11.86,接近1年新低11.81,50天均值14.54,远低于20的临界值,股票市场投资者极为乐观,无需为持仓对冲风险。

金融系统稳定: 反应金融市场状况的全国金融状况指数创2023年初以来的新低,反应金融系统压力的金融压力指数亦接近新低,反应金融系统压力极小。(注:负数且越低越好)

美股持续上涨的驱动力
长期:美国优势,特别是美元优势,美国相对其它发达国家的经济更强、技术创新进步等
中短期:美国财政赤字、公司回购、公司业绩/估值、美联储货币政策及预期管理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