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君说:
林清玄先生走了,但他留下的文字依然不断滋养我们,他曾说:“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愿天堂没有遗恨,只有清欢。
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今天,又一位大师离我们而去,知名作家林清玄与世长辞,享年65岁。
就在前一天,生前最后一条微博里,他还在笔耕不辍,感恩着生命的馈赠:
“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 ”
他的文字总是这样温润如玉,像冬日的暖阳,夏夜的清风,不经意地从你的肩头拂过,你就想把心底的那汪深情,全都送与他。
南怀瑾说,林清玄,你写我的下半部吧。
于丹说,我懂了有一种感恩的心情,叫林清玄。
读者盛赞,世纪末最清明的文章,人世间最美妙的声音。
你再也找不到世间第二个他这样美好的人,因为他的人生就是一部探索美的历程。
少年成才,14岁离家,17岁发表文章,30岁前拿遍台湾各大文学奖,最成功时,开18个专栏,每个月出2本书,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但这些被他视若寻常。相比功成名就的富足,他更欣喜于从每一花每一草中捕捉生命的灵气,每一缕阳光,每一丝和风,才是他心之珍宝。
于是32岁辞掉工作,与佛结缘,入山修行。
人生顶点,一切清零。
世人追逐成功,执念名与利,他却手捧一缕清香,徐徐而行,活从容,清澈至简,不负心中深情款款,人生处处是清欢。
这就是林清玄。
他说,我是笑着来到这个世界的,父亲觉得很奇怪,给我取名“林清怪”。
他说,要听从内心的声音。我14岁离家,大不了回到原来状态,再出发。
人如其名,清而不玄。
他是虔诚的佛家弟子,出山后把多年的静心礼佛,化为一卷卷清新隽永的篇章:
《人生最美是清欢》,《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菩提十书》,《身心安顿》,《清净之莲》,《桃花心木》,《生命的化妆》,《送一轮明月给他》,《持续做一个深情的人》......
只是看题目,就如仰望星空,当月光如水般倾泻而下,让你和这个世界的纯真紧紧相拥,那是沉静,是淡然,是无与伦比的自由。
他把美的秘密从岁月的各个角落里逐一发掘,童年,青年再到中年,宛如一幅人生长卷:
他写下我们童年的稚嫩回忆:《冰糖芋泥》,《飞入芒花》,《红心番薯》……
他手书青年离家远行的牵挂和迷茫:《从人生的最底层出发》,《期待父亲的笑》……
看透中年的不惑与超脱:《滔滔人世里,不受人惑的人》,《无事最可贵》,《人生最美是清欢》。
他用清风流水一般的文字,去繁就简,把人生道理藏进简单的小事,拥有化解人生大问题的智慧。
就算所有人都在小确丧,他也会告诉你:你应该快乐。
快乐是一种选择,快乐是一种能力,
在顺境之时,要使生活有风采。
在逆境之时,要不散乱,保持静心。
人生不乐复何如。
上班族时常疲劳和焦虑,他说,要学会腾出一些空间,进入“重要的生活”。
生命中有许多非常重要,
却一点也不紧急的事。
像每天放松地静心,从容地冥想。
像愉快地吃一顿饭,品尝茶的芳香。
像在山林海边散步,欣赏山色与云的变化。
像听雨听泉听音乐,读人读爱读闲书。
像陪父母谈昔日温馨的往事,
听孩子说童稚的笑话。
面临失落、沮丧,不被理解的时候,他说,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
至少还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乐的、欣慰的事情,
常想那一二成好事,
就会感到庆幸、懂得珍惜,
不至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打倒了。
你问他什么是成功,他如是说,
今天比昨天更慈悲、更智慧、更懂爱与宽容,
就是一种成功,
如果每天都成功,
连在一起就是一个成功的人生。
不管你从哪里来,要去到哪里,
人生不过就是这样,
追求成为一个更好的、
更具有精神和灵气的自己。
什么是浪漫?他会说,
浪漫,
就是浪费时间慢慢吃饭,
浪费时间慢慢喝茶,
浪费时间慢慢走,
浪费时间慢慢变老。
......
浪漫,
是在你的世俗土地上开出一朵玫瑰花。
他眼里有最好的爱情,
要温和的爱,这样方得久远;
太快和太慢,
其结果都是一样迟缓。
愿我们持续做一个深情的人,
一个从容有情的人。
关于人生幸福的密码,他说,“人生的幸福很多时候是得自于看起来无甚意义的事。”
例如偶然看见桑间濮上的老妇
说了一段充满启示的话语,
有人突然给了我们一杯清茶,
在小路上突然听见冰果店里传来一段喜欢的乐曲,
在书上读到了一首动人的诗歌,
偶然看见一朵酢浆花的开放......
面对改变,他说,柔软的心最有力量,
每次转变,
总会迎来很多不解的目光,
有时甚至是横眉冷对千夫指。
但对顺境逆境都心存感恩,
使自己用一颗柔软的心包容世界。
柔软的心最有力量。
他为每个人手书了诗意的生活的可能,
喝淡酒的时候,宜读李清照;
喝甜酒时,宜读柳永;
喝烈酒则大歌东坡词。
其他如辛弃疾,应饮高梁小口;
读放翁,应大口喝大曲;
读李后主,
要用马祖老酒煮姜汁到出怨苦味时最好;
至于陶渊明、李太白则浓淡皆宜,
狂饮细品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