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EarlETF
做趋势的仆人,财富的主人。掌握99%不知道的投资知识,成为1%的投资赢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商业人物  ·  东莞兄弟,IPO赚翻了 ·  13 小时前  
商业人物  ·  东莞兄弟,IPO赚翻了 ·  13 小时前  
硅谷王川  ·  很多做题家出身的创业者, ... ·  5 天前  
聪明投资者  ·  国庆|山河锦绣,国盛家兴 ·  1 周前  
毛有话说  ·  放开限购,房市有救吗?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EarlETF

牛市下一站,港股行业 ETF

EarlETF  · 公众号  · 投资  · 2024-10-07 08:00

正文

“9·24”,A股绝处逢生。

当许多新股民新基民在聚焦 A股到底有多大牛市时,许多老股民老基民却在研究港股的投资机会。

这一波行情,凸显了港股交易太多难能可贵之处。也让港股的相关 ETF 饱受关注。在上一轮牛市中,A股的行业 ETF 大发展,而这一轮牛市,下一站或许轮到需要关注港股行业 ETF 之时。

港股的魅力何在

港股为何在这波行情中,被越来越多人另眼相看?

很简单,优点太多。

❶ 见底节奏

A股本轮见底,对绝大多数股民,有点突如其来的味道,或许完全是“9·24”会议力挽狂澜,也正因此,让许多股民猝不及防,完全来不及加仓。

但是港股就不同了,提前一个月就见底了。下图是 A股沪深300 与港股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2024 年 5 月 20 日迄今这波回调随后见底的走势。可以看到,相比沪深300 直到 9月 24 日才见底,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早在 8 月 6 日就已经见底了,并在 9 月 11 日出现次低点。而到 9 月 24 日这出突破前期第一轮反弹的高点,在技术面上通过向上突破确认底部的有效性。

对于技术分析玩家,最早 9 月 20 日就可以开始尝试突破交易,最迟 9 月 24 日的阳线,已经突破前期多次区域高点,就该突破做多。相比 A股的火箭发射,技术面可操作性相对更优。

❷ 更便宜的估值

港股,作为外资参与更深的市场,或比 A股理性。

所以许多同在 A股和港股上市的个股,往往 A股要比 H股溢价不少,这也意味着在估值修复行情中,H股相对更稳,更有想象空间。

下图是截至 9 月 30 日的恒生AH股溢价指数走势,9 月 30 日报收 148.36 点,即 AH股的 A股相较 H股溢价 48.36%。

虽然牛市行情中,往往 A股的泡沫更丰富。

但考虑到这波短期涨幅过高,防守性又成为一个不容忽略的因素。尤其是对于这几年逐步兴起的高股息红利策略投资者,H股的折价意味着更高的股息率,或可以提供更多的长期回报。

❸ 没有长假限制

这个国庆,对于广大股民和基民,或许是历史上最不愿意放假的一个“七天长假”。

放假,意味着 A股暂停交易,意味着此前气势如虹的上涨被“硬性打断”,从而增加了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相比 A股,港股仅“十·一”当天放假一天,随后还要交易 4 个交易日才轮到A股复市。

虽然这四天港股交易,A股股民无法通过港股通参与,但是仅仅是多四天交易信息,对于 A股股民判断复市后的走向,也能增加许多的信息增量。

❹ T+0

暴涨之后容易出现暴跌,这一点老股民都知道。

其实 10 月 3 日港股的深 V 就是一种预演。

对于这种行情,类似港股(也包括沪深交易所交易的港股 ETF)这样 T+0 交易机制,不但可以捕捉日内的高低点,而且通过当天买当天卖,甚至可以捕捉日内的波段交易机会

港股ETF,从宽基到行业

曾几何时,谈及港股投资,恒生指数或者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是主流,甚至唯二的标的。

但是伴随这些年港股通的发展,中证指数公司开发了大量港股通港股行业指数,基金公司也推出了许多港股行业 ETF,这也使得在港股进行行业大板块投资甚至轮动成为了可能——从以往牛市来看,牛市的不同阶段,往往有不同的热点,或是炒作超跌,或是炒作景气度,或是炒作补涨,更多的行业 ETF,可以更好的捕捉这种热点。

在这里,要表扬一下鹏华,可算是港股行业 ETF 的积极推动者,我算了一下可用的行业主题 ETF/LOF 就有 5 只,基本覆盖了港股的主流行业概念。具体品种如下:

下面就结合我自己的投资偏好,聊聊当下的三种港股行业主题投资范式:❶防守型;❷进攻型;❸补涨型。

防守型:香港银行+恒生央企

虽然我知道,绝大多数转战港股的投资者,可能以互联网、科技等板块为首选。

但作为一个价值投资者,我依然会将防守型的两个板块放在最前面说。毕竟,在这波上涨之后的行情中,这些有估值为锚的板块,或许是持有最容易心安的板块。

先来说香港银行 LOF(501025),EarlETF 对这个品类应该不陌生。早在 2020 年末,核心资产泡沫中时,我就建议过转战金融股,其中一个重要配置对象就是香港银行指数产品。

香港银行 LOF(501025)跟踪的是中证香港银行投资指数,从下面的十大权重股可以看到,这是一个以 H股银行股为主,以汇丰、恒生等本地银行为辅的指数。总体还是以内资银行股为主。

数据来源:Wind金融终端 不代表个股推荐

之所以在谈及港股行业 ETF 时,第一个要提的是香港银行,就在于估值的防守性。

如果我们相信本次“9·24”的会议能够扭转宏观经济的低迷,能够挽救地产行业,那么银行板块有望一样受益。根据 Wind 的数据,目前香港银行指数的市净率仅为 0.46倍,深度破净。如果我们以过去 10 年+2 倍标准差的 0.95 倍去估算,那么潜在涨幅不仅一目了然,而且具有合理性。

数据来源:Wind金融终端

银行股的另一个估值优势就是股息率的一目了然,根据 Wind 的数据,几个大行 H股的股息率在 7%左右,此前甚至一度到过 8%,什么价格算便宜,什么价格算贵,通过比较无风险收益,看看当下的股息率是否在你能够接受的合理水平,也能够做出一个合理判断,这点比起成长股容易被美好的成长性带偏,在判断是不是有泡沫上要稳健许多。

谈及股息率,这些年高股息策略大行其道,在港股通板块,也有了多个高股息指数产品可选。当然,之前也曾提过,由于港股通要 20%的股息税,所以在“收息”上损耗不小,但类似恒生央企 ETF(513170)因为采用了 QDII 架构,只需要承担 10%的股息税,在收息上更具优势。

下图是恒生央企 ETF 的中报十大权重股,可以看到几乎都是中字头具有高息属性的央企,所以完全可以作为港股高股息策略的标的使用。对于这个 ETF,4 月底在《如何让港股 股息率增加 25%》中也详细聊过,有兴趣的可以查阅。

数据来源:Wind金融终端 不代表个股推荐

进攻型:香港消费和港股科技

要有机会赚快钱,还得靠成长股。

下图是 9 月 11 日港股本轮次低点反弹迄今,几个行业主题指数的走势对比,可以看到港股通消费和港股通科技一马当先。

这是要说明一下,港股消费的“消费”概念,与 A股的“消费”是大不同的。

A股消费,主要是食品饮料和农林牧渔。

但港股的消费,更偏向于“软科技”+传统消费。

下图对比的是港股通消费和港股通科技的十大权重股,可以看到百济神州、中芯国际、联想集团和信达生物,不在港股通消费中,后者会纳入类似百胜中国、农夫山泉、安踏等消费股。

如果你熟悉国内主动基金经理买港股的主要逻辑,就会发现其实与港股通消费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对美团、腾讯等的热爱,不是对技术领先性的热爱,爱的是中国消费市场主导力量,追求的是中国消费服务的映射。

或许正因为这种规避医药、芯片的取舍,所以让港股通消费前期表现更好,直到 10 月 4 日伴随港股芯片的爆发才被后来居上。

如果你追求的是基于宏观复苏的估值修复和业绩提升,那么类似香港消费 ETF(513590)这样的更为合适,如果对更硬的科技情有独钟,那么则可以考虑港股科技ETF(159751)。

主打补涨:港股医药

同为成长股板块,这波港股医药的反弹,显然是逊色于科技和消费的。

从基本面来看,这并不奇怪,毕竟消费是整个宏观面需要提振的,而医药在集采等影响下,总体上还是被压制的板块。

但是,老股民都知道,一轮牛市,往往是有轮动的。当领涨板块涨得太多,市场暂时下不了手的时候,往往会在同类板块中巡视一圈,找一个基本面似乎还有点想象空间,同时涨幅显著落后的板块去炒作,主打的就是补涨。

目前来看,港股通医药相当符合这一角色。

从 2022 年这波几个指数的累计表现来看,港股通医药无疑是“惨中惨”,一度最大回撤逼近 60%,当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已经在 8 月初步见底时,港股通医药还是在不断尝试新低。

细看 9 月 24 日迄今的逐日表现,在十一长假中,港股通医药在 10 月 2 日涨幅偏弱,甚至还逊色于恒生中国央企这样的防守型板块,而在 10 月 3 日的调整中,却又是跌幅最大的那个,这是妥妥的弱势板块。

但恰恰是这个弱势板块,却在 4日行情中大放异彩。其实,当日行情,出现许多补涨品种,比如能源、比如一些 H股比 A股极度折价的芯片股,当然也包括医药板块。

这其实也是泡沫牛市的一大特色,即使泡沫本身是非理性的,但绝大多数时候,泡沫还是要包装出一些理性来,市场主力资金还是需要一些真真假假的理由,让拉升显得不那么突兀和无厘头

考虑到医药整体的基本面偏弱,如果未来港股还有相当一段牛市要走,或许香港医药ETF(513700)之类医药 ETF的用途,就在于有机会埋伏等补涨。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