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涉及股票市场、可转债市场以及新股表现等多个方面。文章指出,今天大部分行业上涨,市场热点集中在AI产业链和工业机器人上。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上涨,成交量增加,股票普涨。可转债市场同样表现强势,集思录可转债等权指数创下新高,估值有所上升。新股表现方面,北交新股宏海科技打新收益预期不变。此外,还有一些可转债提议下修的消息。
今天大部分行业上涨,市场热点集中在AI产业链和工业机器人上。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上涨,成交量增加,股票普涨。
可转债市场同样表现强势,集思录可转债等权指数创下新高,估值有所上升。部分转债如震裕转债、银轮转债等涨幅超过10%。但部分转债的估值处于合理区间,没有显著的高估或低估情况。
北交新股宏海科技打新收益预期不变,但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此外,还有一些可转债提议下修的消息,包括天23转债等。
相比昨天高开低走
的窝囊
,今天大A的低开高走就显得很顺眼了。除了银行和家居等少数几个行业,其他绝大部分行业整体都是上涨的,而市场的热点还是
AI产业链
和
工业机器人
。
上证指数上涨1.27%,深证成指上涨2.26%,两市共成交1.54亿元,4600只股票上涨,500只股票下跌,这算是明显的放量普涨了吧。
股票的上涨也带动了可转债。蛇年伊始,
可转债
已经连涨两天。
机器人和AI相关概念的转债领涨,例如,
震裕转债、银轮转债、斯莱转债、联创转债
。这几只转债的涨幅都超过了10%。而昨天上涨的
小盘次新转债领跌
。
今晚,我想聊聊集思录可转债等权指数和估值。
在今天上涨
1.16%之后,集思录的可转债等权指数来到了2124点,已经超过了2024年12月中旬的2121点,创下了2022年9月以来的新高。
可转债整体估值由昨天的102.1继续上升到
102.4
。这个估值该怎么来看待呢?
首先目前可转债的估值从去年10月最低点的96,一直涨到目前的102.4,这四个月是明显的估值修复期。这段时间,可转债的上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可转债溢价率在扩大。同样是转股价值是100元的转债,去年10月的价格可能只有118元,如今的价格则变成了125元+。背后的逻辑是:市场无风险利率持续下降 + 转债市场情绪好转。
但是如今102.4的估值算高估吗?似乎也不算,只能算在历史合理区间。在我看来估值水平要超过105,才算明显高估。至于可转债信用申购后的估值最高点,出现在2022年8月17日,数值是108.3。
但这个位置很尴尬。经历了一年时间的低估值,如今的合理估值反而不习惯了。今天我在可转债里翻了半天石头,但却空手而归,因为我没有找到便宜货。之前110元出头,到期收益率为正的转债一抓一大把,现在却寥寥无几,剩下的多半是坚决不下修的硬骨头。
不光是老债贵,新上市不到半年的可转债也不便宜。今天
保隆转债、领益转债、皓元转债、银邦转债
全部创出历史新高。至于还没有上市的
渝水转债
,我估计上市当天价格就不会便宜,不信我们走着瞧。
如果说去年持有可转债是白银时代,那么现在只是黑铁时代,无脑赚钱的盛宴已经落幕。这并不是说可转债就高估了,刚才我就说过,目前的位置就是回归合理区间的中值附近,考虑到降息的影响,未来可转债还可以再涨涨,不过溢价率继续扩大的空间并不大,今后更多的是靠正股的上涨,但这个理由和我选可转债的本意又不一致了。我要的是安全的上涨,有保底的上涨。全靠正股,那我不如买股票。
So,今天我开始减仓可转债。减仓后往哪里去?我还没有想好,或许是等可转债价格跌下来,或许是去买指数基金,或许是直接持有现金。不过集思录上有个老兄的回答很有趣,他说离开可转债后,就去会所……
节前
被组团炒作的9只
场内交易型货币基金,今天复牌后全部跌回净值,唯二有两只货基还没跌到底的,那是因为今天跌停了,明天开盘会继续往100元的面值附近回归吧。
今天
上市
的北交新股
宏海科技
(BJ920108)
表现不及预期。按照18元的开盘价计算,打新收益为万分之七,折合年化收益率为12%。目前继续维持全年打新收益4%的预期不变。
再来看今晚的消息。
1.
天23
转债
提议下修,预计下修不到底概率大。今天收盘价103.115元,预估明天开盘价105元左右。这次
天23
转债
提议下修算是
光伏行业转债第一个熬不住的转债
吧,不知道同样身处水深火热中的
隆22转债
和
晶澳转债
会不会紧跟着在本月下修?
2.
塞力转债
下修不到底。这个是显而易见的,没有意外。这个老六从来就没有下修到底的想法,这次是这样,下次应该依然会这样。
Ø沪深新股
:
无。
Ø北交新
股:
无。
Ø明日盘前信息
1. 今日集思录可转债等权指数
2124
点,上涨
1.16
%
。
换手率
8.50%
,较上一交易日明显放量。整体估值
102.4
,较上一交易日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