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范范的投资笔记
混迹商业社会15年的老侠客记录创业江湖刀(gan)光(huo)剑(ji)影(qiao)与侠(ren)骨(xing)柔(you)情(wei)的小本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芝能汽车  ·  智能驾驶平权来了,纵目科技倒下了 ·  昨天  
Python初级入门到精通  ·  一曲东风破长安,东风与长安汽车的合并重组,谁 ... ·  2 天前  
Python初级入门到精通  ·  一曲东风破长安,东风与长安汽车的合并重组,谁 ... ·  2 天前  
杨浦区消保委  ·  春节自驾归来,这些车辆保养要点别忽视! ·  3 天前  
汽车金融大全APP  ·  一种超级好的扣划方式来了 ·  3 天前  
幸福东台  ·  情况通告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范范的投资笔记

不要掉进高成长的坑

范范的投资笔记  · 公众号  ·  · 2018-11-07 19:00

正文

点击↑↑↑关注

告诉你 投资 干货真货



最近见到一些 面对创业者的课程 推出,导师们全是一线大咖,要么是大资本的合伙人,要么是独角兽企业的CEO, 个个要现身说法,向你传授成功的真谛。

可是,真有几个企业能成为独角兽? 去学马云去学雷军怎么成功的,意义真的不大,因为成功完全不可复制。

这些年,我拜访了不下500家企业,见证了不低于1000位朋友的成长,一个结论是, 超越常人的成功,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几乎都无可复制。

先敲黑板,我写这篇文章不是让你从此不再努力,人当然首先要努力。一个人只要够努力,他基本不会过得太差。 我想告诉你的是,把精力放在触手可及的事情上,不要去追求海市蜃楼。



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成长性,却忘记了持续的高成长根本就不是这个世界的常态。

我统计了A股上市公司的增长率。在过去五年,每年增长超过10%的有 179家 ,超过15%的有 112家 ,超过30%的有 20家 ,超过50%的,只有 6家

自然界的规律是一切都将回到平均,这种平均就是社会学的地心引力,要打破地心引力向上飞,火箭需要燃料,成长需要的是:

(1)投入更多的生产要素。 你需要比常人更努力,起点更高,资源更多。我一个朋友说,他现在遇到的这些优秀企业家,都是五好青年,身体好,出身好,情商高,智商高,还努力。

投入更多生产要素,本质就是加杠杆。

(2)冒更大的风险。 高收益永远是与高风险相伴。要获得超越常人的成功,就要冒超越常人的风险,承受常人无法承受的压力。

为什么顺势而为如此重要?

因为在不顺的时候,你还要往上,就要加更大的杠杆,冒更大的风险。

过去40年,中国经济是一个单边牛市,每年都在高速增长。任何领域,只要你有耐心,都会轮到一波牛市,以至于任何回调都是加杠杆抄底的机会。在过去的岁月里,那些胆大的人就是获益最大的。

如果,增速下来了呢?

我有一个朋友小加。十多年前,他们家还是南方某县的首富。我认识他时,他刚投了一个项目亏了几百万,但是小加毫不在意,那个县城的几条商业街都是他们家的。

但是,做一个县城首富远不是他们家的自我定位,小加就不爱呆在县城。在2012年左右,有色金属价格回落,小加的父亲看中了一个很好的矿,觉得跌得很便宜了,就一举拿下。自己的钱不够,还借了很多钱。

可是,矿产价格却进入了这十几年来未曾有过的连续下跌,小加家里破产了,所有的一切失去了,连居住的房子也用于偿债了。

现在,小加已经从一个富二代,变成了创一代,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开了一个馄饨店维生。

小加很少说起以前的事。只是在看到其他朋友又有什么宏图伟业时,他会说, 别折腾了


这些年过来,我们已经对高成长太习以为常了,已经忘记其实低增长甚至无增长才是常态。

主流的股权投资机构,他们的投资主要是通过退出比如上市来赚钱,而不是通过持有来赚钱,这样的话,他们永远需要接盘侠,所以追求的永远是市场份额,永远是成长性。企业为了成长性,就不断给自己加杠杆,不断冒险。

这其实误导了相当多人,A股20年才3000多家上市公司,其中一半是国有企业, 上市概率太低了

大多数生意,天然就是做不大的,就好像一亩地就只能种这么多粮食,一个池塘就只能养这么多鱼,但是关键是,这些产出每年都会有。

这些有稳定产出、现金流良好但是注定没有成长的资产,获取它们的概率要大大高于找到独角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