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洞见
在转型时代的中国,洞察,见解。新鲜独到,犀利理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政法频道  ·  寻找心空间 | ... ·  15 小时前  
政法频道  ·  寻找心空间 | ... ·  15 小时前  
河北广电  ·  今日雨水 ·  16 小时前  
青年文摘  ·  想要什么就大方开口,真的有用! ·  2 天前  
青年文摘  ·  给父亲200次“公主抱”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洞见

左宗棠的八句话,最好能背下来

洞见  · 公众号  · 美文  · 2021-07-05 20:39

正文

洞见 (DJ00123987)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诗词君

来源:诗词天地 (ID: shicitiandi)

宁可多亏待自己一点,也不要亏待他人。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安东尼朗读音频

01

  • 世上最大的悲剧,是后人“蠢而多财”。

左宗棠当上浙江巡抚后,年收入在4万两白银左右。

随着官越做越大,品级越来越高,后来一个职位甚至为他累积了38万两白银。

面对祖辈700年未有的巨额财富,左宗棠反而充满了警惕。

因为他悟出人类社会有个平衡法则。

人在一个地方得到,老天必会在另外一个地方让你失去,以实现总体平衡。

这种因果,有时是当代出现,有时会隔代循环。

他尤其不想让自己的后代从小捧着金饭碗长大,本事没学一点,嗜好滋生一堆,每天坐吃山空,被人家觊觎你的财富,最后断绝子孙,成为家族悲剧。

在“蠢而多财”与“贤而寡财”两大选项中,大部分会选择了前者,而左宗棠果断选择后者。

左宗棠开始大肆捐款。

他的理由是:“蠢而多财”,必然导致“蠢而寡财”,选择“贤而寡财”,就总有一天会“贤而多财”。

晚年他写下一联,要求刻在湘阴左氏公祠门上,作为族训:

“要大门闾,积德累善; 是好子弟,耕田读书。”


02

  • 卑贱时锋芒毕露,富贵时谨小慎微。

没成功之前,应该锋芒毕露,一旦成功就要慎言慎行。

世间庸碌之辈,往往相反:

低贱时卑躬屈膝、摇尾乞怜;一旦获取权势,便嚣张跋扈、恣意妄为。

年轻的时候,我们应该放开去干,可以野蛮生长,很多人却选择了安逸;

成功的时候,我们应该如履薄冰,很多人却选择了胆大妄为。

所以世界上的人绝大部分都是自卑的奋斗者,和狂妄的得势小人。


03

  • 懂得笑着低下头的,都是聪明人。

有人问左宗棠:“天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左宗棠回答:“三尺。”

提问者不以为然道:“我们每个人都超过三尺,如果天地间只有三尺,天空岂不都是窟窿?”

左宗棠回答说:“所以啊,我们学会了低头。”

学会低头,百事可为。

水低成海,人低成王。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

贵而不显,华而不炫。

韬光养晦,深藏不露。

才高不自诩,位高不自傲;

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水成渊。

人不畏其低,故能孚众为王。

人生于世,以低求高,是大道。


04

  •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这是左宗棠的一副对联。

李嘉诚很喜欢这副对联,在他香港的办公室里也挂了这副对联。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说的是人要胸怀远大,只求中等缘分,过普通人的生活。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是说看问题要高瞻远瞩,做人应低调处世,做事要留有余地。

这两句话十分具有指导意义,请大家仔细掂量!


05

  • 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

经受的了多大磨难,你才配得上多大的成功。

苦难和挫折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也是人生的必修课。

在困难面前不要退缩,要有越挫越勇的精神。

同时,要坚持自己立场,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看法,无论你做什么,都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满意。

面对闲言碎语和批评,只要你没做错,就可以大胆去做。


06

  • 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

做人比做事重要。

人生在世,总有低谷和高峰时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

不卑不亢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人在逆境中要保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在顺境中则要保持低调,宽以待人。

穷困的时候,只有保持节操才能被人尊重;

富贵的时候,只有保持低调才能不被算计。


07

  • 自奉宁过于俭,待人宁过于厚,与人共事,要学吃亏。

自己的生活用度,宁肯过于节俭;对待他人宁愿宽厚。

也可以这样理解,对自己应该严格要求,严于律己。

对待别人则应该大度宽容,学会从他们的角度看待问题。

宁可多亏待自己一点,也不要亏待他人。

因为别人欠你的,上天都会还给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