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大青年
共青团北京大学委员会机关报《北大青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日人物  ·  连微商都嫌弃玛莎拉蒂了 ·  8 小时前  
人物  ·  毛不易 不为谁而作歌 ·  昨天  
环球人物  ·  半路出家的执拗导演,即将问鼎中国影史? ·  2 天前  
南方人物周刊  ·  来,为风流干杯 | 我们这一年 ·  5 天前  
人物  ·  导演饺子:超越《哪吒1》,有多难?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大青年

特稿|联合国:一场有关理想与现实的冒险

北大青年  · 公众号  · 人物  · 2019-03-25 23:18

正文


全文共4750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本报记者
纪楷欣 哲学系2017级本科生
林 柽 基础医学院2018级本科生
林雨欣 公共卫生学院2017级本科生
吴彩华 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级本科生
叶童欣 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级本科生
杨静仪 元培学院2016级本科生
在年均气温27°C的洛美(非洲西海岸国家多哥的首都),你的确很难见到一个德国小伙与一个中国姑娘坐在一辆摩托车上飞驰前行的景象。在他们呼啸而过的瞬间,椰子树下乘凉的男人起身致意,头顶丰盛果盘的小贩挥手问好,穿梭于集市中的孩子们跳跃着高呼:“Bonjour!Bonjour!”(法语:你好)在非洲这片热情奔放的大陆之上,你很难设想自己仅仅是一个过客。

摩托车上飞驰的两个人,是哲学系2014级本科生徐玄灵与来自德国的北大交换生Alex。2018年,两人作为实习生,在多哥洛美的联合国和平与裁军非洲区域中心(UNREC)工作数月。在湛蓝海湾与措置建筑的环抱中,尽管困难重重,徐玄灵仍将这段宝贵的实习经历视为非洲大陆慷慨的馈赠。

理想:“仰望星空”

对于徐玄灵来说,远赴非洲参加联合国实习工作绝非一时冲动。

2016年,她参加了慕尼黑大学的暑期课程,参访了联合国四个全球总部之一的维也纳办事处。这是她第一次“在感官上接触到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

大四下学期,她选修了教育学院哈巍老师开设的《国际组织理论与实务》课程。这门课最大的特点在于选课学生十分多元,“类似于国际社会的缩影。”在讨论安理会改革的议题时,徐玄灵直观地感受到了来自美国、法国、俄罗斯、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融。

同时,这门课程涉及大量实践活动。在本科的最后一个学期里,她在课堂、亚投行与UND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间辗转往来,逐渐积累起有关国际组织的知识储备与直观感触。

选择这份实习,另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非洲。在当时的徐玄灵看来,非洲充满了可能性。虽然在大部分国人的想象中,西非常年高温潮湿、蚊虫肆虐、疾病多发、冲突不断,但也因此充满了未知与挑战。带着强烈的探索热情,徐玄灵将简历投向了洛美。她希望利用毕业后的间隔年,突破自己的舒适区,走进想象之外真实的非洲。“这将是我第一次去非洲,我感觉会很有意思。”

相比之下,国际关系学院2015级本科生陈震坤前往联合国实习的决定带有更多“理想主义”色彩。在陈震坤看来,国际组织以推动全人类的共同发展为目标,是理想主义的产物。而对于北大学生而言,北大的这种环境使得“你会容易认可这些理想主义的理念”。比起脚踏实地,“我们好像更看重仰望星空。”

在国际关系学院学习的过程中,连玉如老师的《欧洲联盟概论》一课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法德两国之间曾长期敌对,二战后逐渐走向和解,并在这一基础上形成了欧盟的雏形。这一历史事件让陈震坤意识到,在国际组织的框架约束下,国家间的长期和平稳定以及全人类的共同发展是有可能的。

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在中国拥有完善的组织结构和工作体系。前往联合国实习的朦胧想法在陈震坤的脑海中渐渐产生。

UNESCO巴黎总部

2017年8月起,陈震坤在巴黎政治学院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交换。从住处前往学校的路上,他会经过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部大厦。每当大型会议召开之际,在UNESCO巨大的环形广场上,会有众多西装革履的工作人员走动交谈。陈震坤远远走在广场外,看见上百个国家的旗帜向着同一个方向飘荡,在日光投射下映出水波般的影子。

2018年3月,陈震坤正式成为UNDP驻华办事处“南南合作与发展”小组的实习生。同年8月,从深圳经北京、比利时至洛美,在经历了21个小时的飞行和数次转机之后,徐玄灵在湿热的几内亚湾着陆,投入到联合国和平与裁军非洲区域中心的工作中。

现实:困难与忧虑

参与工作的第一周,徐玄灵对于联合国工作的想象渐渐融化在非洲的日光与热浪之中。

联合国大厦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所蓝白砖瓦的三层小楼。繁忙奔走的工作人员不见了,身处一个20多人的办公室中,每人一日之内必须承担数种不同的工作。UNREC的工作范围辐射了非洲54个联合国成员国,理解非洲次区域合作机制与各国国情、通晓全球裁军与控武的架构、项目策划的技术难题一齐摆在了徐玄灵面前。

徐玄灵在非洲实习时所在的办公楼

相比于工作内容上的挑战,生活上的困难更令徐玄灵印象深刻。多哥是一个法语国家,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即使在首都洛美,英语的普及程度仍然较低。尽管充分考虑到了语言不通可能为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不便,徐玄灵依旧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作为整个办公室中唯二的法语初学者之一,她的法语水平仅限于可以进行问候。

“最开始独自买东西都非常困难”,徐玄灵往往通过“连手带脚”的沟通方式才能获取自己的生活所需,更不用说数量庞大的法语文件与办公室的法语沟通环境了。

对于食品安全的担忧同样困扰着她。当地人喜食面团,用手抓起来在汤中搅拌几下,就送到嘴中去。由于卫生条件有限,病从口入的现象十分常见,霍乱、伤寒等疾病时时困扰着当地居民。徐玄灵与其他实习生经过长期的探索,寻找到当地一家较为卫生的餐馆,工作日食用外卖;或自己下厨,保证食料在处理过程中的卫生。

人身安全问题也令她忧虑。在黝黑的皮肤之中,一位黄皮肤、亚洲人长相的姑娘很难不引起当地人的注意。

“作为一个中国女生,走在路上,所有人都会看我;我去过什么地方,每个人都会记得我。”

由于洛美的联合国机构不提供职工宿舍,徐玄灵与其他同事租住在一幢当地人的民居中。在几乎没有任何公共交通设施的洛美,骑着摩托车出行或者约上同事搭车,是她的生活常态。在多哥的半年时间里,徐玄灵只有过两次独自外出的经历。甚至在实习后期,即使她能较为流畅地与当地人沟通交流,对于人身安全问题仍然非常小心谨慎。

而对于陈震坤来说,由于工作地点位于北京,除却学校与上班地点之间距离较远,通勤时间较长之外,生活环境并未给他带来过多困扰。他要面对的难题在于不定时到达的工作压力。

陈震坤每天上班时经过的UNDP楼梯平台

遇到紧急事件,加班是必不可少的。陈震坤印象最深的一次加班经历恰恰处于焦头烂额的期末季。时值他所在小组负责的某一项目收尾,陈震坤和同事们忙于将来自加勒比海、东南亚等众多国家共17个项目的上百份文件分类汇总、打印装订。在最后的确认工作中,他还需要根据时差计算好每一个国家的上班时间,通过电话或邮件进行沟通。

“我周日早上大概十点多到的办公室,马不停蹄,到周一凌晨一两点才做完手头的事情离开办公室回学校。”

接收,打印,整理,送呈。再接收,再打印,再整理,再送呈。陈震坤日复一日地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与办公室四点之间奔波忙碌。尽管内容枯燥繁复,陈震坤并没有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他和朋友开玩笑说,平时的任务太多,这种重复工作可以“休息休息自己智慧的大脑”。

改变:温暖与感动

“只有在与他人实地接触之后,你才能感受到‘枯燥’的办公室生活的确是有意义的。”在走出UNDP大楼,置身于联合国的实地工作时,陈震坤真正感受到了办公室里堆积成山的白纸黑字,的确具有改变现实的强大力量。

2017年,我国与UNDP联手举办了关于自然灾害预警与灾后恢复的培训项目,邀请尼泊尔、孟加拉国、安提瓜和巴布达等受数种自然灾害严重侵扰的国家前来观摩学习。陈震坤参与了这个项目的收尾会议与参访活动。

会议记录整理工作异常繁忙,第一天晚上陈震坤与同事工作至凌晨三点,才将材料汇总完毕。由于实习生要求八点之前到岗,第二天六点他只得“带着一对黑眼圈”打车前往集合地点,陪同代表前往北京凤凰岭的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进行参访。

“我们国家十年前已经发展成熟的技术,在这些国家看来仍然是新鲜的。”对于参访官员来说,这次活动的确受益匪浅:在高度仿真的模拟环境与精彩的训练表演中,众多代表看到了自己国家迫切需要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技术与战略。

各国代表在北京凤凰岭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前合影

给陈震坤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位来自孟加拉国国家部委的女士,这位女士掌管整个孟加拉国灾后赈灾与重建统筹的工作。孟加拉国地震、海啸频发,灾害预警、救援与恢复机制较差,迫切需要提升自然灾害应对能力。在了解到我国国家减灾中心定期举行培训后,这位女士希望陈震坤能够帮她询问,孟加拉国是否可以派遣武警或政府官员来到中国,学习防灾应灾的对策与经验。

陈震坤从负责人那里了解到,之前我国与他国从未有这样的合作。要推动双方合作的实现,需通过国家层面签署相关备忘录。他将负责人的原话转达给这位女士,“估计她回去会想办法推动两国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联合国作为一个庞大的官僚系统,工作效率与成效有时并不尽如人意。但对于陈震坤而言,这次沟通的经历使得他看到了自己微小的付出可能做出的改变。

尽管被重重生活困难与工作压力笼罩,徐玄灵还是收获了超出预期的“非洲式热情”。她所住的社区紧邻教堂与清真寺,每日吟唱圣歌与齐颂祷告的声音不绝于耳。房东热衷于派对与音乐,时常邀请自己的朋友前来共同举办小型音乐会。当孩子们在闹市路边踢足球的时候,徐玄灵看到Alex冲进他们之中共同嬉戏,瘪了一半的足球在空中飞来飞去,Alex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灰头土脸但快乐异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每日人物  ·  连微商都嫌弃玛莎拉蒂了
8 小时前
人物  ·  毛不易 不为谁而作歌
昨天
南方人物周刊  ·  来,为风流干杯 | 我们这一年
5 天前
星座  ·  我想了解狮子座
7 年前
THLDL领导力  ·  你的故事,只有你能读懂
7 年前
食尚知味  ·  1分钟,快看
7 年前
爱健身  ·  健身后,千万别干这9件傻事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