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人说
投资人说,致力于寻找具有匠人精神的投资人,多角度呈现投资人所看到的世界,经常关注我们你可以获得充满趣味的思维启迪,还有接地气的创投方法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最后的空头 ·  2 天前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本田想控制日产遭拒,全球第三大车企合并告吹 ·  2 天前  
调研心得  ·  全面,撤退!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人说

新文化新消费领域,如何投出产业独角兽?

投资人说  · 公众号  · 投资  · 2018-01-19 19:40

正文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投资人说



1月16日,品途2017年度NBI影响力评选颁奖盛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评选由品途集团联合中国电商委、中关村天使投资协会,以及国内多家产业投资机构、学术机构、商业领域创新领军企业、互联网科技媒体共同发起。


大会隆重发布了2017年度NBI影响力评选四大系列榜单,包括「NBI商业影响力新锐人物榜」、「NBI商业影响力新锐企业榜」「NBI产业影响力投资机构榜」和「NBI产业影响力媒体榜」,两百余位获奖机构代表、企业代表、媒体代表和获奖个人出席了此次颁奖盛典。


在圆桌论坛环节,星起StarupCEO郑焕德、十方麟玺创始合伙人陈雪涛、洪泰基金董事总经理金城、清流资本执行董事刘博、凯兴资本创始合伙人潘石坚、晨晖资本合伙人史煜、乾元资本合伙人 CEO王晨宇等七位投资人就《新文化新消费,如何投出独角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以下为《新文化新消费,如何投出产业独角兽》的圆桌论坛实录,有删减:

星起StarupCEO 郑焕德


主持人郑焕德 :2017年,在文化和消费领域得到了很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探讨在新文化、新消费下,如何投出未来产业的独角兽。首先,请每个嘉宾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我先给一个示范。大家好,我是星起的创始人,欢迎大家持续的关注和使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我们先从陈总这边依次开始。

十方麟玺创始合伙人 陈雪涛


陈雪涛 :我是十方麟玺的创始人,主要关注新消费、新升级,期待跟各位有更多的合作。

洪泰基金董事总经理 金城


金城 :我是洪泰基金的金城,洪泰基金现在已经是全产业链的基金,从早期天使一直到VC、PE、并购大概现在一百多亿的规模,除了投资的全阶段,还包括AA加速器、众创空间之类的服务创业者的生态。我在洪泰基金是负责天使和成长的两支基金,这两支基金主要是投资文娱、消费、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科技金融四个领域,我主要是负责文娱这个板块。

清流资本执行董事 刘博


刘博 :我是清流资本的刘博,清流资本是一支2003年成立的基金,主要关注三个领域,新消费,垂直人群的社区、社交、内容,以及,技术在垂直领域的提效升级。2016年的下半年,我们联合鹿晗成立了一支专项基金清晗,这支基金主要关注的是年轻人的垂直消费、垂直内容,这个领域。

凯兴资本创始合伙人 潘石坚


潘石坚 :我是潘石坚,凯兴资本的创始人。凯兴是专注于体育和教育的一个私募股权机构,现在旗下管着第一支省一级的河北省体育产业基金,也是第一个省级的体育产业基金,过去体育和教育一共投了13个项目。

晨晖资本合伙人 史煜


史煜 :大家下午好!我是晨晖资本的史煜,晨晖资本是2015年由晏小平先生成立,以人民币为主的投资成长期和后期的投资基金。目前,管理的三支基金共21亿左右的规模。在领域上,晨晖资本投资TMT跟消费升级领域,同时,基金有十来家上市公司及大股东参与,所以会围绕上市公司的生态打造一些投资。

乾元资本合伙人&CEO 王晨宇


王晨宇 :我是乾元资本的王晨宇,乾元资本是一支专注在泛娱乐领域进行投资的基金,成立三年多,一直专注整个泛娱乐的产业链的布局。未来将逐渐引入娱乐+。


主持人郑焕德 :在2017年,文化和消费领域这两个领域有非常多新的事物、新的概念出现,也有许多公司借着新的事物、新的概念可能迅速的把公司做大。你们判断这两个领域会有什么样的标准,如何判断是否具有未来成为独角兽潜质?以及,各位当时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领域作为重点关注的领域呢?


王晨宇 :对于如何投出产业独角兽,我认为这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对于我个人来说,首先要成为一个独角兽,可能需要它是在一个非常广阔的一个市场空间里面,有非常好的增长性。比如说拿泛娱乐来说,娱乐行业过去十年增长性非常好,泛娱乐的年化复合在30%左右的增长率。其实游戏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是你说游戏领域再跑出一个独角兽来其实很难,因为毕竟腾讯和网易掌握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所以,我们更倾向于目前在一个比较小众的领域里面先去做布局,伴随着小众领域的成长性,能够容纳更广阔的市场。正如我们经常跟一些企业说的两句话:小众市场大众化和年轻群体国际化。


首先,小众市场大众化。比如像今年的嘻哈突然一炮而红,通过一个节目造就了整个嘻哈的爆发,形成了非常好的衍生的产业链。我们也希望在这个小众领域能够先去做一些深度的布局。


其次,年轻群体国际化。娱乐领域的受众群体一定是90后、95后,这些新兴的消费群体,他们成长的环境跟70后、80后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天生就是在一个互联网的世界里成长起来,所以跟西方的世界完全无缝接轨,他们喜欢的东西一定是国际上潮流的东西,所以我们会在中西化结合里面找到一些点。


这样就引出了第二点,要把内容和消费,以及文旅做链接。通过内容做一个流量入口,布局到更广阔的空间里面,这就是涉及到跨界变现,所以市场空间+跨界变现,这两点可能成就一个独角兽非常重要的因素。


主持人郑焕德 :我总结一下,你们可能更喜欢小众具有成长性的赛道,相对来说你们更喜欢年轻的群体,跟着这些群体去长大。


接下来,请问晨晖资本,你们如何去判断新消费项目,从整个消费的创新升级有什么自己的标准和观点?


史煜 :独角兽是特指一些公司从初创就受到VC的扶持,通过一轮一轮的投资,在几年的时间内达到一个比较高估值的现象。但从我们投资的角度来看,并不是一定要求每一单都奔着独角兽的标准去投,因为独角兽所在的赛道必须是特别大的赛道。我们更希望每一单能给LP带来一个比较好的回报。


具体到独角兽出现的领域时,我认为它的存在也有一些共性: 首先,它的赛道要足够的大;其次,要非常专注这个领域,可能由一个局部突破,再扩大到整个大的市场;最后,它真正解决了用户的刚需痛点,而不是一些可有可无的产品和服务。


另外,还要形成自己的竞争壁垒,1,成本优势;2,差异化的产品;3,形成网络效应;4,善于借力资本,用资本力量构建自己的壁垒,融资也是一种竞争优势的体现。


主持人郑焕德 :所以我总结一下,应该是大的赛道,迅速成长的机会,然后有网络效应,有很好的竞争壁垒才行。刚刚其实我发现史总提到,你们基金投资本身是比较偏稳健的,它投独角兽这个事情上,你们会选择什么阶段进入独角兽呢?


史煜 :独角兽也是经过多轮融资的,我们进入的轮次通常在C轮以后,当然有一些企业本身一开始就不是VC支持发展起来的,尽管在前两次融资的时候规模已经很大了,我们也会参与。


主持人郑焕德 :请问潘总您所在的领域怎么要找到未来的独角兽?


潘石坚 :相对于独角兽这个叫法,我更喜欢小龙头。体育和教育行业非常特殊,每个细分都分的特别细,可能跟其他行业的投资方法略有差异。其他行业中每一个细分行业都需要一个大赛道,但体育行业不同,夏季奥运会两百多个奖项,冬季奥运会一百多个奖项,一共三百多个奖项,这些奖项都是小赛道。这些小赛道有一个优势,就是集中度会非常高。因为行业本来很窄,它的行业集中度会非常高,这跟我们投其他行业还不太一样。


主持人郑焕德 :其实我也比较认同你对行业小龙头这样一个定位,因为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标准,我们也未必把它定义叫独角兽,但是这个领域我发现有许多不同的需求,刚刚史总也提到了一些刚需。可能需求来自于这个行业十多年的沉淀,也来自于这些创业者挖掘出来的新的需求,在过去你们判断的时候,会怎么去理解这样的需求?怎么判断这个需求是伪需求还是真需求呢?


潘石坚 :其实体育行业大家猛的一说,好像体育行业不太赚钱,其实体育行业有一些细分行业,比如说体育服务业、体育培训业,实际上现金流、收入、利润都非常好。


主持人郑焕德 :好,谢谢!接下来我们跟清流资本的刘总聊聊,我发现清流资本的背景比较特别,你们这样不同背景基因的组合,会让你们在看项目的标准或者筛选上面会有一些与其他不一样的地方吗?


刘博 :会。文化和消费这两个领域并不是一个迎合游戏的行业,对于是否会出现一个寡头公司和一家独大的项目这都不一定,因为这两个领域比拼的是创业。


在2015年的时候我们花了很大的精力去解释一个问题,因为VC的基金追求高成长性,并且很多项目从退出来看,如果不大到一个层面的话,你在资本层面回报会不好。


为什么我们还会坚持看?我们过去可能有很多标准,现在来看可能是复盘了,现在比较重要的两个标准,其实我们在这个阶段是选择了一个时间窗口期的机会,这时间窗口期的机会最简单的来说在于现在消费和以前电商不太一样,因为电商属于用户在哪我就让交易发生在哪,这个时候大家通过找到用户让交易产生,是一个竞价的模式。现在这个时代,用户的迁移已经静止的情况下,这种竞价就变得格外的激烈,再加上资本又这么的积极,又这么的看重这个赛道。


所以这个模式其实是不可持续的,我们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标准,就是你的商业模式里,如果你去改造交易,你做消费你去改造交易这个场景,你能不能把一次交易变成更长期的一个用户关系?你通过发生了一次交易之后,未来这个用户会不会自己过来找你?而不是你再去跑到他去浏览今日头条或者微博的时候找到他让他来交易。


所以我们那会已经看的标的,是美国的一家公司,一个女装订阅的模式,基于这个模式我们有一些分析之后,我们其实在国内布局了三个项目,一个是鲜花的订阅,还有一个男装的订阅,我们觉得订阅可能是一种,把一次交易让这个客户能更长期的留在我这个公司当中的一个尝试模式之一,这是一个标准。订阅可能是解决方案之一,也许还会有其他的解决方案出现,这个时候其实我给用户提供的不仅仅是效率和便捷,很有可能还是服务,基于数据的一些服务。


第二个标准,我觉得也很重要,这个其实是年底各类媒体,包括投资人大家聊天反复在聊的一个话题,就是怎么用早期的钱去投品牌,这个品牌成长周期这么慢。我们其实看品牌我们下手也很谨慎,品牌里面我们是一个品类的思维,品类里面我们会选两类:


第一个这个品类在市场接受度比较大,但是它还没有被品牌化,也就是说大家有这个需求,但是没有说我要买到更好的产品,但是这个产业链、供应链是有的,举个例子,比如我们投的鲜花,有品牌,这是一类。


第二个品类存在,品类验证,但是在国内的渗透率还比较低,比如说有一些垂直饮料行业,是属于这种状况。


主持人郑焕德 :我总结一下,在消费这样一个领域,消费场景里一些消费模式的演化,以及新的品类里面新的品牌的机会。好,谢谢!


接下来跟洪泰基金的金总聊聊,因为你关注的更多是文娱领域,在投资一些未来潜在的独角兽的方面,你有自己的经验可以分享一下吗?


金城 :首先,很遗憾的是,至少在我们熟悉的文娱领域里,绝大部分公司都不太可能长成独角兽这个体量。我更多的是会布局可能成为独角兽的公司和做一些细分行业头部的公司。


如何成为潜在独角兽公司,我认为有几个方面:


第一,真真正正能够跨行业的IP是有潜力的。 比如我们投资的《暴走漫画》,因为积攒了多年,影响了90、95后一代人。曾经它下线两周半的时间全网反过来质问,两周之后重新上线,热度又达到一个高潮,这是一个真正的IP,当它离开你之后你觉得像缺了什么东西,这种IP有可能长成独角兽。


第二,平台。但是平台不是时时刻刻都有机会,通常都是我说的叫革命性科技导致媒介发生变化的时候,才会有平台的机会。比如今日头条和哔哩哔哩。


第三,可能有机会成为平台。 因为在一些比较大的文娱领域,比如像文化,像漫画,现在已经有一些头部平台的存在,但是同样头部的平台能承接的作者,以及它平台本身针对的各地画像的用户也是有限度的,所以一定会有新的平台去承接新的作者、新的画师,以及针对于新的用户。但是它可能现在的模样并不是一个平台,它可能只是一个生产方,某一点它可能迅速创造出品牌。


第四,它可能是某个细分领域里面头部的,但是它能够整合整个产业链,虽然是前端获取流量,但是能够逐渐的把后端的品牌、商品,甚至商品后面的研发、供应链任何组合起来。


最后,关于独角兽,第一,它真的是创业者或者创业团队辛辛苦苦创出来的。第二,如果你的投资人投资了独角兽,真心的问他,我觉得很多时候是运气占了很大的一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