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次都笑说,看一场GUCCI秀,就像是经历一场考古。
这倒真不是玩笑。
你很难预测亚力山卓·米开理的脑子里,又会冒出怎样稀奇古怪的想法。
他在设计每一季新衣的时候,大抵没有在考虑时下的风潮与蹿红的款型,对于每年发布的流行色更是没放在心上。
Alessandro Michele
Images by Dan Lecca
他恣意且自由地将他感兴趣的知识与信息,在秀场上畅所欲言地表达出来,以他自己的方式和风格,不见得一定要遵守什么逻辑,却的的确确都是人类文明的见证。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操纵着秀场的米开理,像极了一座大型伺服器,储存着无穷无尽的信息,等待看客们去读取。
他将人类文明里许许多多的经历与发生,进行了符号化和碎片化的处理,然后让它们活跃于布料之上,就像是自主有了意识,选择性地创作出了映射历史的痕迹。
要想考古它们,真得花一番心思不可。
米开理显然是明白自己这样的创作形式,是充满了对信息的隐蔽性的——他不是大张旗鼓地告知别人自己打算怎么做,而是让这些信息的碎片被华丽的设计包裹了起来,让看客一眼看过去隐约觉得像是看到了什么,但事实上却又未能窥其全貌。
所以他自己也对理解他的创作意图的正确途径做了暗示:
GUCCI 2018春夏大秀的邀请函,超脱了“函”的形式,而是做成了一个古旧盒子的样式——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个邀请函确实是可以像一个盒子一样打开的,而且层层叠叠,内藏玄机。
这个创意的灵感来自早期的锡制药盒,
打开后会一层一层放满不同的药品与工具,
但米开理却在这个GUCCI“药盒”里,塞满了炼金术手稿、蝙蝠插画、法国一座西南部洞穴里的岩画等物事。
米开理在这份特殊的邀请函上,说明了自己的创作主张:
人类的文明是以碎片的方式延续至今的,而你可以做到的是,把你感兴趣的碎片收集起来,放在一个你自己喜欢的空间里。
邀请函上面的图案与字体,其设计灵感,都来自于一本18世纪的古董书《Decouverte de La Maison de Campagne D'Horace》,而它的作者L'AbbéBertrand Capmartin de Chaupy,正是一位考古学家。
这是一本研究罗马地形的古书,米开理在无意中翻到了这本书,觉得这本书里记载的一些信息很有意思,并且对其封面上使用的字体与排版格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确实还真挺有意思的。
怎样通俗地理解米开理在秀场上展示的文明痕迹?
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书柜,突然间倾斜而撒了一地的书,捡起这一本,是古典文学;捡起那一本,是美术史;散落得到处的还有哲学书、神学书、中国文化……甚至还藏着几张私好的唱片,从封套到内里都全然是个人的口味。
因为就像是随机掉落的一样,米开理不打算强行用一个逻辑来串联所有的元素,所以想要正确地理解并消化这一场大秀,最好的方式是归类。
更何况,秀场被布置成从罗马到埃及的奇妙空间,这本身就像是在阐述着“文明交融”的思想——
Courtesy of Gucci by Ronan Gallagher
那是西方史上最华丽也最盛大的文明交融:当凯撒大帝遇见了埃及艳后,罗马与埃及的纠缠也就成就了瑰丽的景象。
电影《埃及艳后》中经典的一幕:
当埃及遇见罗马
这使得对于这场秀的第一个考古分类,应当是
神学
。
神学一直是米开理极为感兴趣的领域,从他上任后推出的“酒神包”开始,他就一直在从世界各国的神话传说尤其是希腊罗马神话里汲取营养。
所以秀场上到处是罗马与埃及的神祇。
Courtesy of Gucci by Ronan Gallagher
这一尊一眼便知来自埃及,
Courtesy of Gucci by Ronan Gallagher
这位乃是埃及神话里大名鼎鼎的托特神(Thoth),他是古埃及神话的智慧之神,同时也是月亮、数学、医药之神,负责守护文艺和书记的工作。相传他也是古埃及文字的发明者。
这一位脚踩贝壳,秀发云鬓,乃是希腊中的阿佛洛狄忒(Aphrodite),
Courtesy of Gucci by Ronan Gallagher
在罗马神话里,与她对应的神便是维纳斯。
希腊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中的
阿佛洛狄忒雕像
波提切利的名画《维纳斯诞生》,就描绘了她自海中诞生的景象,她脚下踩的便是贝壳。
这一尊雕像虽然雕的并不是神,却是罗马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身为罗马开国君主的屋大维。
Courtesy of Gucci by Ronan Gallagher
因为他是公认的最贤明和伟大的君主,在他36岁的时候,罗马元老院决定赐予他“奥古斯都”(Augustus,神圣、至尊)的称号,并在他去世后,将他列为神,还以奥古斯都的名字来命名8月——这也就是欧洲8月名字的由来。
梵蒂冈博物馆珍藏的奥古斯都雕像
这一尊就比较好认了,因为特征确实太明显。
她就是希腊神话里的十二主神之一,掌管智慧、农业、园艺、军事策略的女神,雅典娜。
Courtesy of Gucci by Ronan Gallagher
雅典娜是希腊神话里最著名的神祇之一,毕竟我们小时候看的《圣斗士星矢》漫画里,她的形象就已经广为人知了。
注意看她的原型雕像的脚下,有一条蛇盘踞着。
在希腊神话中,雅典娜的化身是蛇与猫头鹰,而且她的信使也同样是条蛇。
想起什么了?没错,米开理在第一系列中就已经将代表智慧的蛇作为重要的设计元素了。
延伸到这一季的秀场里,雅典娜的蛇则盘旋在衣服上,与珊瑚蛇有着截然不同的体态特征。
米开理经常从神学中挑选出他喜欢的生物形象,再将其打造成时装的流行符号:酒神的虎、中国的龙、月神的猫等等……
所以如果要给这一次的秀,从设计灵感上进行分类的话,有一个分类,一定是
“神话中的动物”
。
这次从浩瀚的全球神话系统中被选中的生物,同样来自于多种文明体系。比如邀请函上的这一只,则是蝙蝠。
蝙蝠是一种在各国文明中有着特殊意义的动物。
有的国家和地区会视蝙蝠为不祥之物,更因为罗马尼亚地区吸血鬼传说的兴起,导致蝙蝠被与吸血鬼的形象挂钩,所以它可以是代表不吉
的动物;而中国古代则因为蝙蝠的名字里带着一个与“福”同音的“蝠”字,因为将蝙蝠视为吉祥的象征,在大量生活用品如花瓶等瓷器上,都会画上蝙蝠以求福运。
GUCCI秀场上的这只蝙蝠倒是颇有讲究。
它并非常见的蝙蝠,而是有着滑稽外表的矛吻蝠。
这种蝙蝠有一个很醒目的独特的鼻子,像是一把长矛的矛头般树立,使得它带着几分滑稽感。
矛吻蝠在不同地区也有着截然不同的待遇,有些地方觉得它憨态可掬,就视它为受欢迎的伙伴,而有些地方则觉得它是恶魔的化身,避之唯恐不及。
米开理不会对矛吻蝠做任何评价,他将它引入设计中,大抵就是着迷于这种蝙蝠的善恶“混沌”吧。
就像蝙蝠在某些地区有着“福”的寓意一般,有着祝福和吉祥特性的动物还有很多,米开理都将它们带到了自己的作品上:
于佛教和道教中都被视为吉祥化身的鹿,
以及在印度神话和中国神话中都被视为是趋吉避凶,甚至具有消灭邪恶之力的孔雀。
鸟羽相似,但特征并不相同的凤凰。
锦鲤同样是自神话传说中被赋予了吉祥属性的动物。
在中国的传说中,锦鲤通常存在于最伟大神明的池塘里,比如王母娘娘的瑶池,观音菩萨的荷花池里等等。这就使得这种漂亮的水中生物,连带获得了幸福美好的加持属性。
不过米开理选择的锦鲤,看中的却是它的另外一个特点——
衣服上的这些锦鲤都在逆流而上,在东方的文化里,逆流而上的锦鲤是不屈和顽强的象征。
中国人常说“鲤鱼跃龙门”,这一跃就会化作了龙。
而中国龙,恰恰也是米开理用得最多的神话生物之一。
提到中国龙,自然也跑不了西方龙。
同样以“龙”为名,但西方龙的形象与中国龙截然不同。
尤其是这段时间里,龙母骑龙战斗的场面深入人心,所以这种龙如今在东方也同样有着高人气。
米开理在过去的设计里,同样很多次运用到了西方龙的元素,然而这一季秀场上的西方龙,则是以一种更为特殊的模样出现的。
邀请函上的这条龙,尾巴伸到了自己的嘴巴附近,仿佛随时都会要咬住自己的尾巴。
这种龙名为Ouroboros,译作“衔尾龙”。
Ouroboros有时是蛇的形象,有时也会是以龙的形象出现,柏拉图形容它为一头处于自我吞食状态的宇宙始祖生物,它是不死之身,并拥有完美的生物结构。
衔尾龙起源自公元前1600年的古埃及文明,在埃及,它代表的是太阳圆盘,以及太阳东升西落的循环旅程。意义为“再生”及“永恒”。
在经过多种文明的传播与交融之后,衔尾龙的形象在阿兹特克文明、中东地区及美洲原住民,及其它古老地区的古老神话之中都频繁出现,更被中世纪欧洲炼金术视为是炼金术的完美代表。
这个形象如今代表的意义被广泛认可为是“无限大”、“循环”等。近代也有些心理学家(如卡尔·荣格)认为,衔尾龙其实反映了人类心理的原型。
在某些场合中,衔尾龙会被描绘成一半光一半暗,就像阴阳的图案一样,象征所有事物的两极观念;更重要的是,这两股对立的力量,虽然两不相容,但同时亦并非处于对抗的立场。
在炼金术所诠释的圆型结构宇宙观中,衔尾龙象征至高无上的作品,既相融合又包藏对立,是一个既清晰而又模糊的“完美”概念。
——这也正是为什么在GUCCI的邀请函上,会让衔尾龙与太阳月亮一起出现的原因:
对于米开理来说,文明的交融与时装的进化都应该是虽然有两级,却不对抗的。
还有一个分类,我会将其定名为
“成长过程中的陪伴元素”
。
每个人从童年到青春期,都会接受并喜爱许多流行元素,在儿时可能视一部动画片里的角色为最佳伙伴,而在成年后可能又视烟酒为消遣伴侣。
米开理就把这些成长过程中的陪伴元素带到了秀场上,更有意思的是:
米开理是在让所有人用成年人的视角,去回顾自己的童年。
简直就是一种直接的,赤裸的,对过去的自我否定。
比如这只全球知名的兔子——
这只兔子就是兔八哥(Bugs Bunny),1940年被创造出来的动画角色,以其傲慢的举止和招摇的优越感而为人所熟悉。
兔八哥由“好莱坞最伟大的动画大师”之一的查克·琼斯(Chuck·Jones)创造,其创造的形象还有红遍全世界的《猫和老鼠》、《达菲鸭》等。
米开理将这只不少人童年的好玩伴,拎到了秀场上,既是一种对童年的回溯,却也是一种从成人角度重新审视儿时记忆的全新态度。
尤为有趣的是,兔八哥这个角色的设定是极其叛逆的,它并不像大多数动画片主角一样是真善美的个体,而是在40年代就以飞扬跋扈闻名。
这简直就是一个反常态的童年玩伴,认真想的话,它的性格设定还更像成年人世界里会存在的某些人。
类似的还有这位——
白雪公主。
毫无疑问是最知名的童话故事主角之一,而且她本来就符合所有人对于最佳童年陪伴的期望:真诚、善良、美丽、快乐。
理论上是如此,可是米开理偏偏不打算让美好的童话氛围在秀场上蔓延——他大概觉得,长大的人们,再回头看待这个故事时,多多少少体会是不同的。
于是衣服上这位正在吃毒苹果的白雪公主,迎接她的,将是死亡的悲剧命运。
米开理不去选择白雪公主所有快乐的片段作为创作的素材,而是选择了这么一个戏剧性的场面,也是一种成人的趣味。
换个角度来看,白雪公主啃的一定是毒苹果吗?
会不会是禁果呢?
而这些标志性的配色和星星的符号,洋溢着浮夸的喜剧色彩,有着闪亮的舞台服般的特征。
看着很眼熟是不是?
其实它的设计灵感,来自小时候无数人在马戏团最喜欢的一个童年陪伴——小丑。
小丑同样是一个矛盾混合体。你无法用“可爱”作为他的唯一标签。
这曾是小时候最想要见到的滑稽的形象,但长大后却让很多人在回忆时不寒而栗。
如今大多数人都觉得“小丑”是可怕的形象,银幕上标志性的反叛案例,便是《蝙蝠侠》的宿命对手,小丑。
小丑也频繁地出现于恐怖电影中,最近口碑热爆美国的恐怖片《小丑回魂》,其主角便是一个以吃人为乐的可怕小丑。
米开理把小丑带到了秀场里,快乐的人眼中,这是快乐的设计,然而在那些长大后反而觉得小丑恐怖的人看来,又会是怎样的感受呢?
事实上,这两身LOOK除了对小丑的形象有“致敬”,更多程度上还在真的致敬一个人——
Elton John。
这个我们后面接着“考古”。
至于这个大LOGO和熟悉的配色,则充满了如同快消品般的暴力式吸睛特征。
这正是很多人的香烟启蒙:万宝路。
香烟通常被认为是成年人的专属消耗品,可以将其视为是成长路上的界碑。
然而香烟本身也同样是难以评价好坏的事物,甚至于社会上对于香烟这种商品的批判声要更多,可是却无法阻止其在市面的流通——
米开理故意选了这么一种富有争议却又极为醒目的商品作为设计灵感,尤其是掺杂在一堆童年陪伴中登场,其寓意不言自明。
还有一个分类,我会留给
“艺术创作”
。
这里的艺术形式是宽泛的,诗词歌赋、绘画戏剧、建筑舞蹈,一概不限——米开理的兴趣实在太宽泛,在他自己不主动说明的前提下,要完整考据他每一件作品里倾注的艺术灵感,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
但好玩的地方也正在这里:不管你知不知道你身上这件GUCCI背后创作的来龙去脉,都不妨碍文明以一种新的形式在传播。
每件衣服都有故事。
多妙。
像是这只手袋上的图案就很奇妙,是一个流着眼泪的巨大眼睛:
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Elton John编写和录制的歌曲《Levon》,由Bernie Taupin创作。
它是在1971年2月27日录制的,来自约翰的第四张专辑《Madman Across the Water》。
这首歌的封面实在太出名了,在它问世并广为流行的那些年里,这个流泪大眼睛的封面被大肆传播。
而且歌曲本身也很受欢迎,后来还被
Jon Bon Jovi、加拿大摇滚歌手Billy Klippert等人翻唱。
米开理自己很喜欢这首歌,于是便直接将这首歌的封面运用于新手袋的设计中。
甚至他还用一款眼镜,再次致敬了这首歌。
米开理实在太热爱
Elton John了。
这种爱是近乎崇拜的一种情感,以至于在秀场上以极为露骨的方式,表达了他对
Elton John的仰慕。
EHJ就是Elton Hercules John的首字母缩写
这还不够,米开理甚至将
Elton John当年的演出旧照都翻了出来,用了相当多的LOOK去致敬这位月坛传奇昔日的演出服。
这些被致敬的演出服都是由舞台服装设计大师Bob Mackie一手打造的,Bob在好莱坞的地位无可撼动,他自60年代以来就一直是最著名影片的最佳服装设计师首要人选。
米开理很喜欢他充满想象力的设计,因此就将他为
Elton John设计的舞台服作为本季一个很重要的灵感来源。
比如这个LOOK,
就以1973年Elton John在好莱坞大剧院演出时穿着的服装作为原型。
此外,致敬的LOOK还有好几套,
米开理对
Elton John和
Bob Mackie是真爱啊!
除了音乐,文学也同样是米开理挚爱的艺术题材。
他在这一季把很多手包做成了书本的样式,而这些“书籍”也并非装装样子而已,很多都是确实存在的,也大多都是米开理读过的。
比如这本“书”,名为“Becchin’amor!”,
这是意大利诗人Cecco Angiolieri的一首诗,全文如下:
Becchin’amor! – Che vuo’, falso tradito?
– Becchin’amor! – Che vuo’, fa lso tradito?
– Che mi perdoni. – Tu non ne se’ degno.
– Merzé, per Deo! – Tu vien’ molto gecchito.
– E verrò sempre. – Che sarammi peg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