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又称乙酰水杨酸,是经典的非甾体抗炎药物,具有双重的药理作用,大剂量
(300 mg)应用时可起到
解热、镇痛的作用,
小剂量(50~100 mg)应用则可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在临床,
小剂量
阿司匹林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用药应用广泛。
当下处于新冠肺炎感染高峰时期,退烧药为居家必备药物。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同时,是否还能够同时服用大剂量阿司匹林作为退热药物使用?而与阿司匹林同为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常用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在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情况下,是否能还能同时使用呢?
接一下进行逐一探讨。
成人口服
普通片剂:
一次 500 mg,若症状持续可每 4~6 小时重复给药一次,24 小时内不超过 4 次。
缓释片、缓冲片:
一次 324~486 mg,一日 3 次。
肠溶制剂:
一次 300~600 mg,一日 3 次,必要时每 4 小时一次。
注意
每日服用剂量不超过推荐的最大剂量。
大剂量使用可增加阿司匹林的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等不良反应。
答案
避免联合。
原因分析
[2]
布洛芬和阿司匹林都会占据环氧化酶(COX)上的位点,布洛芬的存在会干扰阿司匹林与这些位点的结合。当布洛芬由结合位点释放出来后,阿司匹林则不会再对 COX 进行抑制,因为此时用于结合的阿司匹林已经被排泄出体外。
因此,布洛芬的干扰会削弱预期的阿司匹林介导的对血栓素 B2(TXB2)生成的不可逆抑制作用和预期的抗血小板聚集反应,减弱其保护心肌和预防卒中的效果。有研究表明,布洛芬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的削弱作用高达 90%。
答案
两者无相互作用,可以联合,但对乙酰氨基酚半衰期较短,建议在服用阿司匹林前使用。
原因分析
《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示:国外研究表明,对乙酰氨基酚对低剂量本药的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无影响
[1, 3]
。《阿司匹林在川崎病治疗中的儿科专家共识》也指出布洛芬会对抗阿司匹林诱导的不可逆的血小板抑制作用,因此应避免用布洛芬退热,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
[4]
。但循证医学证据不足,仍需谨慎联合使用。
注意
部分药品(如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等)为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制成复方制剂,使用时需注意阅读说明书,正在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不宜再选用含阿司匹林的复方对乙酰氨基酚制剂。
二者联合使用时需要关注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肾毒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