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c原醉,名字灵感来源为“酒神”(DIONYSUSE,狄俄尼索斯)
,
与“太阳神”阿波罗(理性)对应的概念,意蕴“解放者”。鼓励现代女性100%发掘自我魅力和潜能,优雅性感地征服世界,美丽而骄傲地活着。
原创作者
|
Chic职场导师团
宝宝们周二好呀!
在这个秋高气爽、欢欣鼓舞、让人激动的九月,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已经进入了尾声,一批批新鲜滚热辣的小鲜肉即将走向社会啦~
随着新一轮的招聘季拉开帷幕,最近Chic的职场年卡也迎来了不少冲刺秋招的宝宝,陪伴着她们简历网申群面单面一路闯关。曾经给职场会员做过一个关于学历背景的数据统计,其中海外留学占41%,国内211/985占39%,国内非211/985占25%。
观察到一个很残酷的事实是,相比于海归和211、985们,“双非”的职场小青葱求职成功率的确远远地低于前者,学历经常是她们通向大名企第一仗滑铁卢。
但是Chic的价值观一直都是“我也知道强扭的瓜不甜,我就是要扭扭看”,所以今天来分享一个话题——
先由Chic的职场团队里的导师们分享一下,她们当年的求职经验:
“求职这件事,跟‘抢凳子’差不多,人多凳子少,总有人与机会失之交臂被淘汰出局,面对未知的结果,没有人能拍着胸脯说自己一定行,但在最终的结果出来之前,我们总有一万种方法,让自己避免成为那个不幸的人。
回想起我大学毕业的时候,还算幸运地躲过了校招的腥风血雨,从大三的暑假,就进入了某知名金融机构实习,大概半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内部的考核顺利留用,算是体会到了一点小小的幸运。
当然啦,论履历和经验我都是不折不扣的小白一个,没法儿和公司里藤校和北清毕业的哥哥姐姐们相提并论,之所以我在求职上走得还算比较顺利,主要的原因可能有两点:
很多人会抱怨实习工作无聊,无非帮老板贴个发票、帮同事跑个腿,但其实,处理小事和杂事的能力,往往体现了一个人最基本的职场素质—“执行力”,没有一家公司、一个老板会不在意员工的执行力,而这往往是很难通过简历和面试去感受的,只有通过实打实做事才能体现。
如果说正规的网申校招是一场硬碰硬的对决,那“实习→留用”则是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相较于正式员工的招聘,公司对实习生的要求往往低得多,当然,并不见得所有实习生都能顺利留用,但至少为我们赢得了一定的时间窗口,让我们有时间去充分地证明自己的能力与潜力。
在秋招面前,很多宝宝会因为自己的学历或者经验而感到自卑,但实际上知名机构的橄榄枝并不只对那些名校高学历的天之骄子开放,之前教主在面试宝洁时,也曾遇到过学历背景一般,但是实习+面试表现俱佳,最后也成功入职的同事,相较于光鲜亮丽的履历,对自己明确的认知和自我定位,往往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关于这一点,我们也专门替大家采访了两位来自金融和传媒行业的资深HRD(人力资源总监)小姐姐,平均有超过15年的行业经验,我们听听她们怎么说。
这种现象在各个行业的大厂中还是很常见的,金融、互联网尤甚,但并不是说名校或者硕士毕业的学生,工作的能力就一定比其他人强很多,这是两码事儿,但是学历确实能够从大概率上说明一定的问题。
首先是学习的能力,考上名校的本科或者研究生,是对于一个人学习能力和悟性比较有力的佐证,对于企业来说,同样面对的是应届生小朋友或者行业新人,在对专业水准没把握的时候,谁学得更快,显然对公司来说更有好处。
其次,名校的背景对于企业来说还有另外一重意义,那就是
潜在的资源网络
。这一点在
金融这类资源密集型的行业
中最为明显。
因为很多时候,决定业务走向和最终成果的,往往并不完全是专业的判断,也来自于资源。同样一个股权项目,普通投资经理能够分析出它的好坏、盈利能力等等一些指标,但投不投的进去要另说;而名校背景的人可能直接认识对方的创始人或合伙人,比八杆子打不着的关系要容易很多,就算没有直接的渠道,也有望依靠强大的校友资源来搞定。
所以这种潜在的资源价值,往往也是名校学生备受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
“实习”是很重要的一种方式,但这里要注意区分的是“普通实习”和“校招实习”,后者留用的几率远远大于前者,要求也更高(毕竟是公司按照选预备员工的标准选的)
。
这里有一句忠告,是针对开学上大二大三的宝宝们说的,那就是,
实习要趁早啊
!!
而且大公司的常规实习真的没有那么难进,一般来说,只要你的笔试、面试表现过关,拿到几家公司的实习offer并不算太难,而这些实习经验,也会是你未来进入校招实习,或者大公司的网申的重要筹码。当然,如果足够幸运的话,能够结识一些前辈,争取到内推的资格,求职进程就会大大提升。
就像我曾经见过小妹妹,毕业于地方的普通二本院校,大三时毅然决然来到北京,立志投身互联网行业,当时她的志向非常明确,就是要去BAT这类巨头,很多人都不看好她,但因为她手上有好几份大厂产品岗位实习的经验,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对她很感兴趣,专门约她面试,最后成功进入了百度的校招实习,并在一年后顺利留用。
并且这里可以透露一点小小的内幕,实习生转正也是要经过笔试、面试等正规流程的,但
很多公司对实习生的转正笔试题,往往要比正规校招的笔试题简单一些
。
那一定会有宝宝问,如果我现在实习已经来不及了,是不是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啦?也不是的,下面就来具体说说,缺乏实习经验的宝宝们,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做:
在金融圈,大投行、大基金的核心业务对于人员的筛选是很严格的,很多宝宝被拒之后产生了畏难心态,从此再也不敢尝试。其实,如果真的想进入这些机构,但又担心自己的资质暂时不过硬的话,
可以选择起点低一些的职位
,比如柜台、网店,或者其他一些对学历要求不高的职位,先进入这个体系之中,然后再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在求职这个事情上,重要性排序:
城市 > 行业 > 公司 > 职位
,这个黄金路线大家一定要走对。
这里顺道提一句,很多机构已经取消了对“重点院校”的学历要求和限制,而把更多的关注点转移到了笔试和面试的表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公平因素已经比原先减少了很多,大家可以尽可能地放手一搏。
此外,我一直建议应届生毕业之后要先去大公司历练,而不要太在乎一开始的职位和起薪,
因为大公司的背书和专业训练会是你未来职业发展道路上一个相当有分量的筹码,
同时也有更大的概率能够碰到更优秀的人和团队。
就像我面试过的一位小哥哥,他一心想去做投行,但学历背景一般,在面试了几家证券公司的投行业务落选之后,他毅然决然转向经纪业务,(对专业的要求比投行业务低一些,主要工作内容是直面客户的服务与代理)然而他进入公司之后并没有放松学习,而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CFA、CPA的知识,并考取了保荐代表人资格,在一次汇报中,以非常专业的姿态让投行部的老板印象深刻,直接被点名去投行部门任职。
当然,如果心仪的机构对学历的要求太高,也可以考虑先去那些业内品牌口碑也很好,但是对学历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的机构尝试一下,比如一般投行要求硕士以上学历,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通常本科以上就可以申请,而四大的名声在金融行业,乃至整个市场中都不错,之后进投行、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做风控负责人、财务总监的概率较大。
我的一位大学学妹,多年前就曾经以本科毕业生的身份成功入职了某国有四大行总行,按照这类机构以往的招聘情况,通常会是硕士甚至是博士学历的人,而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准备工作很重要。主要分为两部分,“纲内”和“纲外”。
“纲内”准备工作主要是根据以往考察的重点来进行的,比如以往笔试主要考察行为测试、专业测试、托业考试等等,那么就要至少提前2个月开始做题库、刷真题,命中率越高,通过进入下一轮的概率越大。
而“纲外”主要指的就是那些能够突出我们主观能动性,可以用来加分的部分。这里有一个小tip,就是
行业研究
。不管你是哪个行业的求职者,
都要学会看行业和公司的分析报告,要找到至少20份报告进行阅读和背诵
,甚至于你可以自己做一份行业分析报告,能够体现出你对于行业的整体洞察与思考。
曾经有一位来面试我们公司风控业务的候选人,就拿出了一份他自己整理的有关科技领域投资的全局性分析报告,无论面试官是否有耐心读完,这样的一份体现你思考和工作能力的作品都会是很加分的操作。
关于求职和招聘季,想必大家还有很多想问的,下面正式开始福利纷发:
想和文中的资深导师做一对一的定制化沟通?Chic专门针对秋招季小伙伴们的诉求,推出了
两款超值大礼包
,包含专业导师1v1专属定制咨询+Chic精心打造求职课程+个人诊断表+简历杀手级教材。如果你:
我们全新的Chic
金融
职场导师团已经准备就位了,20+位资深导师在线营业,涵盖银行、投行、投资、互联网金融等各个求职领域,超过200小时的咨询经验,每一位导师都有过多家机构的成功求职经验以及咨询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