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披露2018年一季报。2018Q1,公司实现收入267.63亿元(+9%),归母净利19.83亿元(-29.6%),扣非后归母净利18.97亿元(+62%),基本EPS 0.1371元(-29.63%),加权ROE 3.64%(-2.15pct)。
评论:
1、提价基本对冲油价压力,一季报大超市场预期
2018Q1,公司实现收入267.63亿元(+9%),成本235.63亿元(+9.7%),毛利率11.9%(-0.5pct)。由于人民币升值,公司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92%至-4.65亿元(减少9.7亿元),旧口径下的营业外收入(含补贴)13.44亿元(+9.4%)。归母净利19.83亿元(-29.6%),扣非后归母净利18.97亿元(+62%),
核心利润(不含汇兑)为8.87亿元(-14.6%),大超市场预期
。
2、18Q1收益稳定提升1%-2%,货机剥离后非油成本显著下降
1-2月,由于春节错位因素,公司客座率同比略有下滑;进入3月后市场明显恢复。18Q1,东航ASK+9.1%,其中国内+8.7%,国际+10.2%;RPK+9.2%,其中国内8.4%,国际+10.5%;客座率81.7%(持平),其中国内82.6%(-0.2pct),国际80%(+0.2pct)。
2017年2月8日,公司向东航集团回售东航物流100%股权,上市公司专注客运,业务结构更为清晰。2017年,东航物流实现收入58.9亿元,考虑到Q1为货运淡季,我们估计东航物流17Q1贡献收入4-5亿元,成本5-6亿元。
剔除物流业务后,我们估算公司18Q1客公里收益同比增长1%-2%,高客座率下逐步兑现收益;单位ASK非油成本同比下降3%-4%,客货分离后成本显著下降。
3、油价风险在于地缘政治
受叙利亚危机和伊核问题等影响,油价年初以来持续上行,布油近期已经突破74美元。2018Q1,布油均价为67.23美元/桶,同比增长23.2%;航煤均价4943元/吨,同比增长15.8%。
根据招商石化的观点,考虑到页岩油完全成本和套保因素,18H1总体维持Brent核心区间55-65美元“中油价”观点,地缘政治溢价是最大不确定性。
若5月12日伊核问题得以和解,油价将迅速回归基本面。假设公司燃油消耗量不变,如果燃油价格上升5%,将增加公司17年燃油成本12.57亿元。
4、人民币汇率维持双向波动,加息财务压力开始显现
今年以来美元持续贬值,18Q1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升值3.77%,公司实现汇兑收益14.64亿元,显著降低了财务压力。
截至17年底,假设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增加公司净利润2.6亿元。
展望后市,中美贸易摩擦、欧美货币政策动向仍将左右全球汇市,预计人民币汇率随美元双向波动。中长期来看,受中美间经常项目顺差减少对汇率的支撑及特朗普减税的双重影响,人民币汇价或高位回落。
今年3月22日,美联储完成2018年首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1.50%-1.75%;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还将在今年6/9月加息,联邦基金期货最新隐含的美联储12月加息概率为50%。
剔除汇率因素,17Q1利息费用10亿元(+43.7%),
美元加息和人民币利率提升已经对公司财务费用产生冲击。
5、扩张核心枢纽,18年ASK增速仅9.5%
公司以经济高度发达、出行需求旺盛的上海为核心枢纽,以地处东南亚门户的昆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西北门户的西安为区域枢纽。通过与天合联盟伙伴航线网络对接,公司航线网络通达177个国家的1074个目的地。
未来首都二机场建成后,公司和南航将成为主基地航司,占据40%的时刻份额。
公司规划18/19/20年引进飞机67/62/61架,退出15/0/10架,净增52/62/51架,机队增速稳健。
2018年,公司计划ASK+9.5%,其中国内+10.7%,地区+6.1%,国际+7.5%,运力增速稳定,且新增运力主要投向国内市场,有助于收益水平提升。
6、盈利预测与评级:航空板块买点已至,首推东航
东航18Q1核心盈利超过市场预期,但考虑到高品质航线提价延迟因素,我们略微上调东航18/19/20年EPS至0.51/0.62/0.78元,对应当前股价13.5/11.2/8.8。
4.23日政治局会议后,我们认为国内宏观经济(航空内需)预期逐步稳定,京深、京广航线提价实质性兑现票价改革,油价和贸易战因素(航空外需)Price in,航空年度级别买点来临!
我们认为东航18年的弹性将优于国航/南航,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3-6个月目标价9.3元,对应19年15X PE。
1)基本面:航线结构决定东航票价改革弹性最大,且旺季利润超过国航;换季40大机场时刻增速4%(优于国航/南航),稳健的运力增速有利于总收益表现(总收益=存量涨幅-增量降幅);17年低基数强反弹。2)交易&主题:东航机构持仓低,且存在集团混改预期。
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