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福州教育
发布教育资讯政策,传播省会教育正能量,互动交流科学家教方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告文案  ·  星巴克,重回一个定位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福州教育

不能随便共享屏幕!最新诈骗套路来了!

福州教育  · 公众号  ·  · 2024-12-27 19:22

正文



来源:福建警方防骗咨询热线


“共享屏幕”

是一种方便的远程协作工具

然而

它在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被不法分子盯上了

划重点!

不要与陌生人

使用“共享屏幕”功能

谨防上当受骗


“共享屏幕”诈骗套路
0 1


伪装身份,获取信任

冒充公检法、银行、电商平台客服等人员身份,利用事先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量体裁衣编造事由,取得受害人信任。
0 2


诱导下载共享屏幕软件

诱导受害人下载具有“共享屏幕”功能的会议软件。
0 3


开启共享屏幕,窃取信息

以指导操作、核实信息等各种理由要求开启“共享屏幕”功能,进而获取受害人的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并以此迅速转移受害人银行账户内资金。

典 型 案 例




0 1

冒充保险公司客服
2024年7月,受害人王某接到一通诈骗电话,对方自称是某保险公司客服人员,谎称系统检测到其购买的保险即将开始自动扣费,如不取消,每月将自动扣费上千元,需要与其通过“共享屏幕”解除绑定。王某信以为真,便按照对方要求下载具有“共享屏幕”的App,并操作自己银行账户。随后,王某发现其银行卡内资金被转走。

0 2

冒充公检法
2024年8月,受害人韩某接到冒充公检法人员的电话,以其涉嫌多起案件为由,让其配合做调查。随后,对方又以案件内容涉密为由,要求韩某下载具有“共享屏幕”功能的App,并开启“共享屏幕”功能进行手机画面共享,供所谓的“民警”进行监视以确保其不会泄密。最终,韩某的银行账号及密码被诈骗分子窥视及窃取,被骗走近百万元。韩某意识到被骗后报案。

0 3

冒充民航客服
2024年9月,受害人刘某接到自称是“民航客服”的电话,称其乘坐的航班因机械故障延误,需要改签,并且会有一笔延误金的赔付。刘某信以为真,便按照对方要求下载某款视频会议软件。随后,对方又以需要验证一下刘某的银行账户是否有收款权限为由,要求刘某通过“共享屏幕”查看自己名下银行账户和各类支付账户中的余额,并要求刘某将账户中的余额转至对方提供的“核验账户”中,承诺验证完后返还资金。一番操作后,刘某手机上的银行扣款短信接踵而至,近4万元余额全部被转走。

当陌生人要求 下载某个软件

或打开某个链接

进行“共享屏幕”时

要提高警惕!

您可能正在遭遇

“共享屏幕”

电信网络诈骗套路

若被骗

请立即拨打110报警!


接下来

一图带你详细揭秘

“共享屏幕”诈骗手法

增强防骗意识

提高防骗能力


此外

还有以下两类诈骗要警惕!


1

“冒充公检法查案”类

诈骗案例


案例: 2024年10月,受害人林某苹果手机接到陌生号码打来的FaceTime视频电话,对方冒充警察称其涉嫌洗钱犯罪,要求将所有资金都汇入同一个银行账户内,并登录对方提供的Apple ID操作银行账户,以此证明清白。受害人林某信以为真,便按照对方要求操作后,发现其银行账户内4.6万元资金陆续被转走,遂报案。


作案手法: 一是冒充公安机关来电。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信息,并通过苹果手机FaceTime视频电话致电,谎称自己是警察,以受害人涉嫌洗钱罪等金融案件为由,要求按照操作洗脱嫌疑、证明清白。二是引导受害人操作Apple ID和银行账户,进而转走钱款。在获取受害人信任后,引导其退出手机上原有Apple ID,并登录诈骗分子提供的Apple ID后,进而诱使受害人操作银行账户,并远程查看受害人转账验证码等内容,操纵打开“专注模式”屏蔽反诈中心等外界来电,从而骗取转走受害人银行账户内资金。


防范要点: 谨慎接听陌生人员的苹果手机FaceTime来电,如无使用需求请关闭FaceTime功能,不要使用陌生人提供的Apple ID登录个人手机。公检法机关不会远程办案,更不会远程发送法律文书;不会提供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要求提供银行卡号、密码、转账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2

“虚假投资理财”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