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等(2024)基于QBO指数和传统海温信号构建了季节统计预测模型, 并诊断了QBO对东亚降水南北振荡偶极子的相对贡献. 结果表明, 该模型可以解释东亚南北振荡降水型方差的75.8%(图1b), 并可提前至少3个月预测夏季7~8月份旱涝分布. 特别地, 2020年和2021年盛夏的“南旱北涝”模态有30%来自QBO的贡献(图1c). 这一结果表明, QBO在东亚夏季降水变化中具有关键作用, 利用热带平流层大气进行夏季季节预测具有良好的前景.
在冬季, QBO可以影响平流层极涡的强度, 即Holton-Tan效应(Holton和Tan, 1980). QBO和东亚冬季降水的联系受Holton-Tan效应强度的调节(Zhang和Zhou, 2023). 但北半球夏季不存在平流层极涡, 因此这一影响路径在夏季失效. Zhang等(2024)的研究同样表明了QBO对东亚气候影响的季节依赖性.2022年盛夏, 东亚季风区出现了非常极端的热浪事件. 与此同时, 南亚季风区推进的边缘——巴基斯坦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洪水, 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Fu等(2024)基于观测和一系列数值模式试验, 系统性揭示了巴基斯坦洪水导致东亚大范围热浪的动力途径机制. 结果表明, 巴基斯坦的深对流可以激发出对流层上层的辐散风异常, 当辐散风触碰到副热带西风带急流南侧涡度梯度的大值区后, 可以有效激发出Rossby波源, 并向东传播Rossby波列, 最终导致东亚地区出现异常高压和持续性热浪天气(图2).![](http://mmbiz.qpic.cn/mmbiz_png/hhvVcbjvpmt130OMPszs0mKFUbBxI0NZJAgZ28hcOCgXuV2XxlCCmKel3hnoSiaKuYfpKuaSgllpKPpvY9fXYEA/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图 2 连接巴基斯坦洪水与东亚热浪之间的动力途径示意图
修改自Fu等(2024)
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全球海温强迫和大气内部变率的相对贡献. 结果表明, 连接巴基斯坦洪水和东亚热浪间的动力途径主要受大气内部变率调控. 通过一组线性斜压模式的敏感性试验, 研究发现该动力途径根植于对流层上层的西风带动力学, 巴基斯坦的对流在7~8月能够最有效激发出下游的大气环流异常. 相关成果有助于提高我国夏季极端事件的次季节预报能力, 同时也完善了南亚和东亚子季风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反馈过程(Ding和Wang, 2005; Li等, 2023; Tang等, 2023).
上述研究强调了大气内部变率在次季节-季节时间尺度驱动我国极端洪水和干旱事件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将这些成果应用并提升业务预报水平是接下来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 此外, Fu等(2024)发现的动力途径可以随不同背景态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 局地和远洋的海温可以影响对流层上层西风急流, 进而影响Rossby波响应的强度和位置. 未来的研究可着眼于这条动力途径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其他气候现象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