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蓝保
230 万用户信赖,专注保险测评,为你寻找高性价比产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文悦读  ·  为什么要说who ... ·  1 周前  
英文悦读  ·  听力应该怎么练才有效? ·  3 天前  
BetterRead  ·  应对AI挑战最简单的方法 ·  2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  5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清晨朗读3180:When Your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蓝保

忙了一年,你知道自己有多少钱吗?10分钟快速盘点

深蓝保  · 公众号  ·  · 2025-01-20 17:43

正文


忙了一年,很多人都想知道:自己存了多少钱?

看着银行 APP 上的数字,隐约觉得存下的不止这数。

与其凭感觉,不如抽点时间来一次简单的个人财务盘点。

就算你是第一次操作,也能在 10 分钟左右搞定,主要分为以下三步:

  • 5 分钟搞清全年的收入与支出
  • 5 分钟摸清自己的资产与负债
  • 改善自身财务情况


怎么知道自己去年赚了多少?
花了多少?存下多少?


第1步,统计各平台的年度收入。

如果自己全年的收入都是靠工资获得,直接在个税 APP 查看 2024 年度收入纳税明细,用 “收入合计-申报税额合计” 就知道税后总收入了。

如果你有其他收入来源,或者想了解更精确的收入情况,就可以从各类银行 APP、微信、支付宝逐一盘点,然后及时记在手机备忘录。

首先去各家 银行 APP 梳理,一般在搜索栏输入“账单”或“年度账单”就会显示该功能。

有些银行交互做得比较糙,压根没出年度账单,我们可以用【收支】【交易明细】等功能选定 2024 年初到年末的区间,一般有个汇总的金额,笔数较少的自己快速算下也行。


如果有些银行全年只是小额进出几笔,就不必费时费力去统计了。

其次看最熟悉的微信平台,可以沿着【我的】-【服务】-【钱包】-【账单】-右上角的灰字【统计】-【年账单】这一路径找到年收入。


至于 支付宝 的年度账单,也是类似的查询路径。

此外,要是有大额现金钞票收入和支出,也需要凭印象记个大概。

最终 把各个主要平台的年收入加总起来,就搞清了自己的全年总收入。

如果自己有过摆摊、接单、做自媒体等副业,或者在工作中有一些垫资,可以用“全年总收入-全年税后工资及奖金等常规收入”,就知道去年的额外收入情况。

第2步,统计各平台年度支出,修正不合理的分类。

如果你通过各个平台统计年收入,那么在查账单的过程中,建议顺手把年支出也记录下来,这样的查询效率更高。

对于全年收入只依赖工资的朋友,虽然统计收入有“查询个税 APP”这个捷径,但统计支出同样得去常用的银行 APP、微信、支付宝逐一整理。

另外,有些朋友在统计年支出过程中,会发现两个明显的 BUG。

第一个 BUG:微信/支付宝的支出习惯用绑定的银行卡扣费,那么 这些支出就跟银行账单有大量重合。

有的人微信账单显示 2024 年支出是 24 万,但其中 20 万都是通过银行卡付款,我们去银行 APP 拉账单的时候,这些支出就会重复计入。

这里分享一个解决方法:

在微信/支付宝下载全年账单(excle 文件的形式),剔除使用银行卡支出的所有交易,留下只用微信零钱/零钱通、支付宝花呗/余额/余额宝交易的收支,这样就不会重复计算了。

第二个 BUG:投资理财、给自己其他账户转账, 这些资金进出不应该计入收支,但有些 APP 会把它们错误计入。

比如有人在支付宝用 998 块买了基金,平台知道这是投资理财就没把这笔交易计入收支。

但各个平台间有信息壁垒,付款行招商银行 APP 无法准确识别这笔钱的用途,以为是普通交易便把它计入收支,让我们误以为是实际支出。


这里也提供一个解决思路: 我们去银行 APP 把它修正为“不计入收支”,对齐账单统计口径即可。

当然了,如果你一直用微信的零钱账户、用支付宝的余额/余额宝/花呗账户去对外支付,而且没在这俩平台投资理财,上面的 BUG 自然不存在。

整理主要平台修正后的收支,像下面这样,汇总起来计算 当年的收入-支出,还能剩下多少钱。


通过上述这些步骤的收支梳理,就知道这个人 “去年存了 3.5 万”

这个数据反映的是我们去年的短期财务状况,如果金额比较高,通常说明自己的现金流还不错,接下来规划储蓄或者理财也更有底气。

但想搞清楚自己“这些年以来攒了多少钱”,还得看资产负债的情况。


怎么盘点这些年攒了多少钱?
钱都放在哪?


不同类型的平台,往往对应存款/国债、银行理财、基金、股票等不同的资产。

很多朋友还买了储蓄型保险,它也属于个人资产,建议记录它们目前的现金价值,也就是现在退保能拿回的金额;其他资产按实际面值或市值如实记录就行。

接下来,我们就从各个平台快速盘点自身的资产负债。

要稍微花点时间的,是 按风险收益水平给理财资产做个细分。

但这事微信和支付宝都帮我们梳理好了,分为 活期资产、稳健理财、进阶理财 ,我们在银行 APP 也参考这个思路大概区分各项金额就行。


至于整理负债就简单得多,主要看看各张信用卡已用额度、消费贷及房贷车贷的剩余本息,以及其他负债。

最后把各项金额汇总到下面这个表格,用 总资产-总负债,就得出我们的净资产,也就是“这些年我们存下的钱”。


盘点完资产负债表,也别忘了一类特殊的资产——保障型保险。

在保障险存续而且没出险的阶段,它们的资产价值可以忽略不计。

可是一旦出险又有真金白银到账或是抵扣治疗费,具体多少钱没法预估,这得看被保人的身体状况或治疗情况。

保障险的资产金额没法填,但做好保单管理却非常有必要 ,能帮我们评估自身财务对人身意外、疾病支出的应对能力。

如果是在深蓝保买的保险,可以在 深蓝保小程序-保单管理 页面管理手里的保单。如果你是线下买保险或多平台购买,也可以把保单信息手动添加到小程序。

要是担心自己遗漏了之前的保单,这里推荐一款 国家队开发的 app——金事通 ,它可以 一键查询 到我们作为投保人或被保人的所有保单。

一般来说购买保险是低频操作,这部分工作量不会很大,几分钟就能搞定。详细的保单管理方法,可以 点击查看


怎么改善自己的财务状况?


整理完过去一年的收支情况,以及这些年攒下的家底,有些朋友会遇到一些疑问,为此我们也提供一些解决思路。

Q1:对很多笔金额不小的账单都没印象了,该怎么办?

这是在提醒自己,是时候开始记账啦。但是说实话,很多人记账都没能坚持下去,原因是这事挺烦琐,有点费时费力。

不过也有一个取巧的办法, 首先是选对工具 ,如果你习惯用微信对外支出,可以搜索“微信记账本”小程序授权它帮你记账。

这个功能还是蛮贴心的,它会自动归纳整理收支并且每天发一份日报。当然了,微信以外的收支,只能靠我们手动添加到账本。

其次是不要太抠细节 ,例如几块十几块的小额消费不用逐笔记账,定期预估个大概金额记作一笔就行。

再回到去年的账单,那些没印象的大额支出还是建议查证下,防止资金被盗刷。

Q2:去年花的比赚的还多,怎么找原因?

首先看看支出的大头有哪些? 如果占比高的都是房租水电、房贷车贷等固定支出,可以进一步评估下这些支出能不能缩减。

要是房租实在太贵,可以考虑要不要搬家;要是房贷/车贷的还款压力大,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变现部分金融资产提前还款。

其次,如果可选消费也就是享乐型开支比较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