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非瘟疫情影响,公司业绩承压
2019 年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公司主要产品的销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口蹄疫疫苗销量下滑34.73%、猪圆环疫苗下滑64.65%,另一方面在组合免疫的带动下,猪伪狂疫苗实现逆势增长,同比增长46.83%,印证了公司产品组合的优势。而部分产品加大赠送比例、整体产品结构变化等原因导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10.18个百分点,预计下游需求回升,公司毛利率有望持续改善。此外,公司加强对应收账款、长期应收款及存货的审慎管理,增加了坏账计提和存货减值,报告期内公司资产及信用损失合计8165万元,导致利润进一步下滑。
研发体系定位重塑,研发实力不断增强
公司通过建立一个全球研发中心、三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四个属地研究中心,多项技术平台,共同形成对产品研发的强大支撑,不断提升自主研发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报告期内研发总投入1.53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3.58%。报告期内,公司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获批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口蹄疫、非洲猪瘟)分离、鉴定与培养,以及大中小型动物感染实验的资质,成为国内首家拥有大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ABSL-3)的动保企业。以研发平台为支撑,2020年公司将重点在非瘟疫苗、口蹄疫相关疫苗、宠物疫苗和药品等方面展开研发工作,为公司未来成长奠定基础。
业绩拐点即将显现,平台优势支撑长期成长
进入去年三季度以来,随着猪价不断攀升,生猪养殖利润进入高盈利区间,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大型养殖集团凭借着防疫能力及资金优势率先开始补栏。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12月份全国年出栏5000头以上规模猪场的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幅分别为2.7%和3.4%,已连续4个月环比增长。随着补栏的持续推进,有望带动猪用疫苗的需求触底回升,受益于此,公司业绩有望于2020年迎来拐点。往未来看,公司已通过口蹄疫市场苗建立起了以“产品力、销售力和品牌力”为核心的领先同行业的平台优势,基于此有望实现产品品类的扩张和丰富,驱动公司长期成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考虑到研发支出增加和新园区投入使用后折旧增加,我们对公司业绩进行调整。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4.60/6.60/9.12亿元(前值20/21年净利润5.16/7.25亿元),同比108.01%/43.58%/38.21%,EPS分别为0.41/0.59/0.81元,对应PE分别为51/35/2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风险;产品研发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