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现在是个热词。
随着2015年底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先后推出发行绿色债券的相关指引文件,以及其他债券主管部门的政策推动,绿色债券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隆重登场。
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近年来快速发展,政府、发行人和投资者等各类主体的参与日益深入。今年一季度,中国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绿色债券发行国。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贴标绿色债券发行量128亿美元,全球占比约30%,绿色相关的未贴标债券存量高达2460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人民币也成为广义绿色债券中最主要的计价货币。
然而虽然绿色债券市场势头正猛,但是毕竟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目前债券市场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
1.概念界定标准模糊
目前,我国绿色项目认定标准尚未统一,同时缺乏统一的绿色债券市场准则。在此情况下,较难客观准确地判定项目的绿色属性,也使得财税优惠、奖惩政策以及针对绿色项目的政府担保等可能的支持措施在短期内缺少落地的基础,还可能造成市场主体在不同监管政策之间套利,影响绿色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2.第三方认证有待完善
在标准上,包括认证机构、认证标准、工作流程,都不是特别明确。另外,有些发行人、中介机构,也反馈当下发行程序还不够标准化,降低了发行效率,资金运用的灵活性也不够。
3.风险不确定
由于现在绿色债券标准不统一、第三方认证也非“强制”认证,从自己机构的角度,究竟这类项目风险如何,心里还是没底。加之前几年,包括天威、英利的债券违约,给投资人留下了很大阴影面积。而其他的包括一些绿色补贴不到位,弃风、弃光很严重,补贴政策说变就变,等等,都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交易员的风险判断,进而影响了投资热情。受今年以来债券市场违约高发的影响,投资人则更多从风险收益角度去评判投资品。
4.信息披露机制缺失
一项针对绿色债券信息披露情况的统计报告显示,所参与调查的绿色债券有过半数的绿色债券没有进行信息披露。尤其在大部分未贴标绿色债券的募集说明书及债券其他公开信息披露媒介中均未发现对绿色项目环境效益目标、环境效益实现情况的披露。
针对这些问题,专家们也一一提出了解决方案:
通过各监管或自律部门的协调工作,统一中国绿色债券界定标准,并结合国情和国际标准进行动态调整和持续更新。无论是绿色金融债、绿色企业债、绿色公司债或是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其所界定投向的绿色项目均应一致,达到规避绿色债券界定模糊性,防止监管套利,利于中国绿色债券市场规范发展的核心目的。
由专业的研究咨询机构来承担第三方对绿色债券的认证和评估功能。社会专业机构的认定具有专业的优势,对项目的生态环境效益认定是一种发展趋势。在绿色债券发行之前,发行主体可以请第三方机构提供绿色债券的认证。在发行之后,第三方机构可以提供对基金用途和节能减排效益的评估。
通过把既有政策更好落地降低绿色债券风险,比如新能源补贴、优先上网等;适度放松担保公司担保绿色债券的杠杆倍数;发展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通过资产分散化、产品结构化等方式实现内部增信。
通过立法,强制性要求上市公司和发行债券的企业披露环境信息;交易所明确披露的内容和末班,对关键信息尤其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要求定量、定期披露;发挥中介机构对环境信息披露的评价、监督、引导和激励作用;继续强化环境和信息披露的监管与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