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姚尧股市前瞻读者情绪指数投票结果为:
前瞻指数为0.22,标准差为1.65,投票率为27.06%。
在对于3月21日的股市投票时,有51.60%的读者选择看涨,有40.92%的读者选择看跌,且半数以上是看小涨或小跌的。结果,上证指数今天在平盘线上做窄幅波动,收盘时仅下跌了2.58点。以此观之,读者这次的投票预测算是比较准的了。
3月21日,上证指数下跌2.58点,收盘报3077.11点,成交量为4376亿元,如下图所示:
上证指数今天虽有微幅下跌,但终究是在
5
日均线之上运行。从这个角度而言,股市今天走得并不算差。可是另一方面,美联储今天凌晨的议息会议算是偏鸽派的,美股为此大涨,有色亦为此大涨,而上证指数却在早盘上涨之后震荡回落,显示现在的
A
股又没那么强。对此,我们还是建议读者多加谨慎。
昨天的文章推出后,还是有不少读者留言询问国债走势与实体经济以及股市行情之间的关系:
要真正说清楚这些问题,可能有两个难点,一是需要涉及不少专业术语,基础薄弱的读者很难一下子全部接收;二是真要把问题说得太过清楚,文章就变得不是很安全了。因此,请大家再给我点时间,日后我会酌情将相关问题分散在多篇文章中向大家报告。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读者在前天文章中留言提到的标准差的问题:
基本上,读者留言的答复都是对的。只是当读者缺乏统计学基础时,还是不太能听懂其中的内涵。所以,我尽可能用你听得懂的话说给你听。
我们设想有三组人,每组七个人。
第一组的身高分别是:
170
,
170
,
170
,
170
,
170
,
170
,
170
。
第二组的身高分别是:
167
,
168
,
169
,
170
,
171
,
172
,
173
。
第三组的身高分别是:
140
,
150
,
160
,
170
,
180
,
190
,
200
。
显然,这三个组的平均身高都是
170
,但我们却不能因为他们的平均值相同,就说他们的身高分布情况相同。第一组的身高分布,是完全一致;第二组的身高分布,叫相差无几;第三组的身高分布,则是差距极大。而用来反映这些数据之间离散程度的指标,就是标准差。至于具体算法,我们就不细说了。总之结论就是,标准差越小,说明数据之间越集中;标准差越大,说明数据之间越分散。
譬如上述的三组身高,第一组的标准差是
0
,第二组的标准差是
2.16
,第三组的标准差是
21.60
,
自
《
3
月
13
日股市前瞻》
以来,我们已经积累了连续六个交易日的读者投票数据,其均值走势,如下图所示:
其标准差走势,如下图所示:
那么,通过前瞻指数及其标准差,可以给我们提供哪些关于股市趋势的参考呢?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可以设想五种极端情况。假设投票人数是
100
,读者可以思考一下,当出现以下五种极端情况时的均值、标准差,以及市场情绪会是怎样的:
第一种,
100
个人都投了平盘。
在这种情况下,均值是
0
,标准差是
0
,说明所有投票的人都认为明天的股市不涨不跌。这种走势通常出现在熊市末期,那就是股市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基本上每天都没有什么波动,于是投资者亦认为次日仍然不会有什么波动。
我们举个例子,来看下面这张上证指数自
2013
年
12
月初至
2014
年
11
月底的走势图:
当股市处于箭头
1
所指向的这种走势时,就容易出现大量读者都投平盘的情况,而此时理应会在我们的另一个指标上得到体现,那就是投票率变得极低。
第二种,
50
个人投小涨,
50
个人投小跌。
在这种情况下,均值是
0
,标准差是
10
,当股市处于牛市最初期的一小波上涨之后的横盘,如上图箭头
2
所指的位置时,容易出现这种投票结果。
第三种,
100
个人投大涨。
在这种情况下,均值是
3
,标准差是
0
,当股市处于牛市中后期的连续大涨之际,如上图箭头
3
所指的位置时,容易出现这种投票结果。
第四种,
50
个人投大涨,
50
个人投大跌。
在这种情况下,均值是
0
,标准差是
30
,当股市处于牛市中后期的高位震荡之际,如下图箭头
4
所指的位置时,容易出现这种投票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