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电独家
依托“广电行业第一刊”《中国广播影视》杂志,发布最新最快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行业新闻,深度分析释疑解惑。摒弃“千微一面”,与众多行业微信公号形成事实性差异,因为我们深入一线获得了独家干货。查看历史消息,收获更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张小北  ·  //@科学未来人:他的个人网站:网页链接-2 ... ·  15 小时前  
乌鸦预告片  ·  陆川回应《749局》:我不可能做一个烂片! ·  昨天  
Sir电影  ·  一出场又是国产剧王,难怪抢着拍她 ·  5 天前  
桃桃淘电影  ·  这个国庆档,也是相当热闹了。。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电独家

中央文明办力挺,聚焦“问题少年”,家庭该怎么照这面《镜子》?

广电独家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4-11 00:02

正文

“规则全都被我废弃,当听到我撕裂的声音;就算被这个世界冷眼、被人们所敌对也无所谓,那就请你当我是个异类……”这首《异类》的歌词反映出新生代鲜明又强烈的价值观。


但与被社会逐渐认可的大多数相比,有些青少年却因过激的行为和思想遭遇了家庭的冷眼和敌对,成为父母和亲人眼里的“异类”,即通常所说的“问题”少年。



这部分人以及由这部分人引发的现象在由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出品的真实电影《镜子》中得到集中聚焦与呈现,其深层意义引发社会、家庭与学校广泛而深刻的思考。


继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放映会后,《镜子》节目组于4月5日走进首都师范大学作第二站校园放映。初等教育学院教师钟晓琳因势利导,借助影片为大家上了一堂关于家庭情感教育的特殊选修课,进而引发现场师生的激烈讨论。



集中深刻,才能引发不同解读


《镜子》讲述了三个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的故事。


在播放结束后,钟晓琳老师率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运用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哲学家、德育学家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 所提出的关怀对德育的观点,主张学生从情感角度出发展开德育探讨。在她的引导下,学生给予积极回应。



有学生认为:“这面镜子照出的不仅是我自己,还能影射出父母、家庭的教育出现的一些问题。所以我认为这也是《镜子》更深一层的含义。”


还有学生表示:“我们作为未来的教育者,作为教师,不仅应该关注学生,还应该关注家庭,而且还应该反思自己,不光是家庭问题、家长问题,教师对于孩子和家庭的引导也很重要。”



更有学生表示:“我自身学中文方向,现在好多语文老师都是班主任,今后我们在处理和孩子、家长关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这个片子里有很多鲜活的事例,是我们今后学习和工作当中需要注意的。”


初等教育学院张志坤副教授则从人类学角度对《镜子》所反映的青少年问题进行了阐释。他指出,在人的自我觉醒过程中,全世界的青少年都会遇到问题,这“要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层次对话,从衣食起居到关心情感到关心价值观,都是不同阶段需要做的。”


《镜子》总导演卢钊凯


无论是首都师范大学给予《镜子》的专业性学术探讨,还是以身边实际案例进行的现身说法,都给《天网》栏目制片人、《镜子》总导演卢钊凯带来意外的感想。


他表示:“首都师范大学老师和学生分别从心理学、人类学角度解读这个作品,给我很多收获;他们观看视角更专业化,甚至我觉得如果他们的解读能让更多家长或者孩子听到,会对更多家庭有更大帮助。”


首都师范大学团委书记张琪


客观真实,才能发出独特声音


其实,与其他主创一起做校园专场放映的过程引发了卢钊凯对于作品、对于创作的更多认知和感触。一方面,“我们这个片子真的是不同的人完全可以有非常大的差别和不一样的解读。每个人看了之后都有自己想说的,家长有家长想说的,学生有学生想说的。”


若说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放映专场让面对青春期的师生和家长看到更多的是他们对于片中家长处境与孩子角色的感同身受,那么,首都师范大学放映专场则是师生从初等教育这一专业领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给予《镜子》背后教育学意义的更深层次剖析。


不可否认,《镜子》成功引发了放映院校的师生、家长从不同角度对节目进行审视和解读,让“问题”少年这一普遍存在却又鲜为关注的现象成为社会聚焦的公共话题。



另一方面,“我们创作者也有一肚子话想说,只不过不能通过片子那么刻意地表达出来。”这既是电影的魅力所在,也是纪录片创作艰难的集中体现。“我们尽量按照尊重事实的角度,站在一个非常客观的立场上,去真实呈现这群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卢钊凯表示。


为此,《镜子》主创历经了从十一年前开始酝酿到跨越近2年时间拍摄、剪辑,从不懈与拍摄家庭反复沟通到成为各个家庭信任的一份子,从为一个镜头拍摄磕掉门牙到为理清剪辑思路狂兜风,又从浩如烟海的前期30T素材里费劲脑力捞出不到3G成片的种种考验……


《镜子》导演范永东


这90分钟影像虽然展现的场景不多,但细节元素丰富而饱满;虽然整片时间不长,但却凝聚着主创团队的心血、汗水与智慧。


正是凭借主创更为悉心的观察、耐心的等待、开放性的思维,《镜子》才得以以纪录电影的形式对当下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位进行了最现实主义的影像表现,为大众展示了平时容易被忽略的真实景象,向整个社会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和呼吁。《镜子》为大众带来值得思考的“价值”,应该说这才是电视纪录片的最高境界。


广泛传播,才能助力社会和谐


据悉,《镜子》将于2017年4月19日至21日每晚20:07分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央视12套)正式播出。届时,社会与法频道《心理访谈》《热线12》也将推出与《镜子》相关的节目。不仅如此,这部纪录电影也得到中央文明办和首都文明办的大力支持,最终促成《镜子》这部纪录电影进校园活动的成型。


首都文明办未成年人工作处处长常建军(左一)


“片子反映出真实的社会现实问题,是关乎孩子成长、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大问题,这个片子播出,必将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让全社会更加重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首都文明办未成年人工作处处长常建军对《镜子》给予积极肯定,“应做好发行宣传活动,在学校、妇联的家长学校广泛播出,扩大影响。”


继人大附中、首师大之后,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成为《镜子》校园放映专场的第三站,相信这部立意深刻的影片也能引发河北地区院校师生与主创团队思想的相互触发、观念的相互撞击,进而形成积极且热烈的互动。



尽管卢钊凯表示“怀着一个真诚的态度和一种爱出发去做这个片子”,只是“好好地做,并不想引发什么热点”,但主创团队低调的行为处世风格并不能阻挡这部以匠工精神打造的诚意之作继续传播的步伐。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深度透视影视产业规律,由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新版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可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