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Tiny4Voice
一天一条来自 Tinyfool 的语音鸡汤,暖胃暖心,让我们一起在漫漫长夜里面默默前行,在死之前,没有终点,不会停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省教育厅  ·  解码《纲要》③ | ... ·  昨天  
湖北省教育厅  ·  解码《纲要》③ |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Tiny4Voice

思考的深度

Tiny4Voice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8-05-13 23:56

正文


题图是我和楠子在今年的樱花季节在辰山植物园拍的,临出园的时候,天色已晚,我们才发现湖中有两只黑天鹅,而那时候园中人已经很少了,很安静,景色也显得更漂亮了。


有本书叫做《黑天鹅》,有一个电影叫做《黑天鹅》,但是好玩的是,人们一开始普遍以为黑天鹅是不存在的。所以就把不太可能发生的事件叫做黑天鹅,但是后来黑天鹅被发现了,而那些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现在好像也都在发生了很多。这是为啥呢?


因为这个世界太复杂,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变化。


看历史书和历史电影的时候,会有些很有意思的东西。比如某地当年是抗清的主力地区,比如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发生地,那么这个地方在留发留头事件里,必然也会死很多人。所以,这里的人们是不喜欢留辫子的。


可是到了辛亥革命的时候呢?这里的人们为了保卫辫子而斗争。


那么人们到底是喜欢留辫子呢?还是不喜欢呢?其实都不是。无非是不想改变,无非是以为大概延续了300年不到的传统就是自古以来颠扑不破的真理了而已。


传统相声里面有一个段子叫做蛤蟆鼓。


甲:您这说相声的什么事全都知道,对吗?乙:唉,一般的事我们倒是全都有个研究。甲:那我问问你,蛤蟆你看见过吧?乙:谁没见过蛤蟆呀。甲:你说为什么它那么小的动物,叫唤出来的声音会那么大呢?乙:那是因为它嘴大肚儿大脖子粗,叫唤出来的声音必然大。万物都是一个理。甲:我家的字纸篓子也是嘴大脖子粗,为什么它不叫唤哪?乙:字纸篓是死物,那是竹子编的,不但不叫,连响都响不了。甲:吹的笙也是竹子的,怎么响呢?乙:虽然竹子编的,因为它有窟窿有眼儿,有眼儿的就响。甲:我家筛米的筛子尽是窟窿眼儿,怎么吹不响?乙:因为圆的扁的不响。甲:戏台上打的锣怎么响啊?乙:它不是中间有个脐儿,怎么不响?甲:我们做饭的锅也有脐儿,怎么不响?乙:它是铁的,不响。甲:庙里的钟也是铁的,怎么响?乙:它不是挂着哪,钟悬则鸣。甲:我家秤砣挂那儿了,咋没想过?乙:十年也响不了,死固膛的不响。甲:炸 弹怎么响啊?乙:炸 弹里边不是有药吗?有药才响哪。甲:药铺尽是药,怎么不响?乙:往嘴里吃的不响。甲:泡泡糖怎么响?乙:因为它有胶性,能响。甲:胶皮鞋怎么不响?乙:它挨着地,那响不了。甲:三轮车带放炮,怎么响了?乙:那它里边有气呀!甲:咱俩说这么半天,你有气没有?乙:有气。甲:怎么不响?乙:我呀——


摘自:薛永年、陈新主编:《中国传统相声小段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186-187页。


一般人会觉得甲胡搅蛮缠,或者有点傻。但是甲这种思维方式在生活中也并不少见。所以很多事情,很容易跟人讲清楚,有些事情则很难。当一件事情,可以简单的用一句话讲明白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能懂。但是有些事情就是充满了细节,很多细节缺一不可的时候,很多人则往往难以理解或者接受,为啥呢?


也许是思考的深度持续过低,习惯了简单的逻辑,稍微一复杂就麻烦了。


就像我前几天在文章里面问的那几个问题,如果你简单的用简单思维和一些标准的初高中教科书上的知识去想,也许你会觉得这些东西并没有啥意思啊?


比如谷物,在人类种植谷物之前,人类是狩猎采集状态,那么谷物带来了农业,带来的定居,所以谷物很伟大,教科书上大概也都是这么写的。


那么为什么呢?


为什么要定居?继续到处去采集不好么?你要知道智人生活的年代,自然界跟现在完全不同,可能可以采集的东西很多,到处都是各种植物动物,打猎的收获也不见得少。种植谷物一定比狩猎采集收获更大么?


不见得吧?简单可以想到的是,到了冬天可能没有东西可以采集了,或者比较少。但是狩猎应该可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