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核集团
邀您观核新闻 帮您聚核热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核集团  ·  勇闯核能之境!第五届N宇宙科幻大赛等你来 ·  15 小时前  
中核集团  ·  这些“央企十大”盘点里,都有中核! ·  昨天  
中核集团  ·  中核集团举行2025新年升旗仪式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核集团

【纪念王淦昌】祖国在我心中 我愿以身许国

中核集团  · 公众号  ·  · 2017-05-22 18:19

正文


        王淦昌(1907.5.28—1998.12.10),男,出生于江苏常熟,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3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64年,他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王淦昌参与了中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曾荣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等奖项。

祖国在我心中   我愿以身许国

        1907年5月28日,王淦昌出生在江苏省常熟县支塘镇枫塘湾,他在上海浦东中学接受了现代教育,打下了数学和英语的坚实基础。

        1925年6月,上海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各界群众纷纷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暴行,王淦昌也参加了这一反帝爱国运动。

        一天,王淦昌抱着一捆传单一路散发,突然一个英租界的印度籍巡捕抓住了他。王淦昌义正辞严地说:“在我自己的国土上散发传单,你凭什么抓我?”巡捕愣了一下用英语说:“你自己的国土?可这里是英租界!”王淦昌同样用英语反驳:“正因为这里是英租界,我才来散发传单。这是我为祖国的命运而斗争,你却为侵略者效劳,如果这事发生在你的祖国,你能抓自己的同胞吗?”巡捕哑然,没有再说什么,走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就挥手叫王淦昌快走。

        就在这一年夏天,王淦昌考上了清华大学,走上了物理学研究的道路。1930年,王淦昌考取官费留学生,赴德国柏林大学读研,成为了著名实验物理学家迈特纳教授唯一的中国学生。迈特纳是柏林大学首位女教授,爱因斯坦曾称她为“德国的居里夫人”。

        在德国,王淦昌废寝忘食地学习,因为他知道,自己必须学好本领,才能报效祖国。“九一八”事变后,王淦昌更加思念祖国和亲人,天天去看当天的报纸。有人劝他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中国很落后,没有你需要的科研的条件,何必回去呢?”王淦昌回答:“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祖国。我的祖国正在遭受苦难,我要回到祖国去,为她服务!” 

        1933年12月,年仅27岁的王淦昌成为了物理学博士。1934年4月,王淦昌乘轮船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先后在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任物理系教授,教书育人。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在1949年12月的一天,王淦昌在浙江大学收到钱三强和何泽慧夫妇从北京寄来的一封信,他们邀请王淦昌到北京商量发展核科学研究的计划,以及从事核物理研究。1950年2月,王淦昌来到了北京。

        1961年4月3日,王淦昌忽然接到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刘杰约见的通知。到了刘杰部长的办公室,刘杰开门见山地说:“王先生,今天请您来,想让您做一件重要的事情。请您参加领导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刘杰向王淦昌传达了党中央关于研制和武器的决定。王淦昌静静地听着,心里很不平静,但当时他只说了一句话:“我愿以身许国!”

        第二天,王淦昌就到二机部九局去报道了。从那时起,他就叫“王京”这个名字了。就这样,王淦昌这个人从科技界突然销声匿迹了。

        国内有的知情人为他惋惜,因为这意味着王淦昌在以后的若干年中,不能在世界学术领域抛头露面,不能交流学术成果,不能获得最前沿的科技信息,不能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科学探索,如果他能够继续在原来的科研领域工作,甚至有可能叩开诺贝尔奖的大门!但王淦昌深深地明白,中国,不能没有原子弹!在他心里,国家的强盛才是自己真正的追求,而现在,正是自己报效国家的时候。

        从1961年到1978年,王淦昌隐姓化名,中断与外界的联系整整17年。他参与了我国核武器的原理突破、实验研究和组织领导,在我国原子弹、氢弹研制过程中,指导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之后,王淦昌又在技术上全面领导了我国的前三次地下核试验,使我国仅用很少次数的试验,就基本掌握了地下核试验测试的关键技术。

        1982年,由于在第一颗原子弹爆轰实验工作取得的成绩,王淦昌等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9年,为了表彰王淦昌先生的突出贡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王淦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30年赴德国途中,在轮船上

1933年王淦昌(左2)及中国留学生游览德国莱茵河在Wuppertal车站合影

1935年在青岛山东大学

1936年在杭州满角垅(桂花树)

1958年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与所长布洛欣采夫(中)在一起

1967年在新疆核试验场王淦昌(左1)、郭永怀(左3)、邓稼先(右2)

1989年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氟化氪激光装置前指导工作。左起:王乃彦、洪润生、王淦昌、单玉生

向中央提出发展高技术建议(“863”计划)的4位科学家,右起:王淦昌、杨嘉墀、王大珩、陈芳允

王淦昌(左2)在秦山核电站了解设备安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