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佰赞咨询
佰赞咨询主要从事企业培训与企业咨询行业,以管理咨询为核心主业,涵盖企业咨询、战略规划、营销体系设计、财税管理、商业模式设计、新媒体运营、企业培训、商学院搭建以及精益生产等业务的高端智力服务机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女儿派  ·  内驱力爆棚的孩子,身上都有这三种特质 ·  13 小时前  
简单心理  ·  当承诺在消失 ·  昨天  
Alisha全球出海日记  ·  烟花绽放,打破孤独的茧 ·  2 天前  
Alisha全球出海日记  ·  烟花绽放,打破孤独的茧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佰赞咨询

你会用到的驱动员工几大方法

佰赞咨询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5-02-14 07:3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探讨了如何有效驱动员工的问题,指出管理者在驱动员工时存在的误区,如单纯讲道理、随意发脾气和过度谈感情。文章强调应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并从自主性、胜任力和联结感三个方面给出具体建议。同时,文章还提到管理者应营造开放、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以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进而激发其内在动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管理者驱动员工的误区

单纯讲道理、随意发脾气、过度谈感情等方式难以有效驱动员工。因为这些方法忽视了员工的真实需求和内在动机,无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关键观点2: 激发员工内在动机的重要性

内在动机是驱动个人前行的核心力量源泉。满足员工的自主性、胜任力和联结感的心理需求,可以有效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关键观点3: 具体激发内在动机的方法

从自主性、胜任力和联结感三个方面激发员工内在动机。自主性意味着拥有选择权,能按自身意愿行事;胜任力指注重培养员工能力,做好传、帮、带;联结感则是指感受到与他人的紧密联系,建立团队归属感。


正文

Sept.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5

这些年来,经常会有管理者朋友和我探讨这样一个话题:

如何驱动员工,让他们更积极、更主动、更负责?

有些管理者很不理解,自己掏心掏肺讲了很多的大道理,告诉员工为什么要做,应该怎么做,但是他们却听不进去,最后只能靠鞭子抽。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惑,那么你可能需要重新思考一下你的驱动员工的方法。

因为 驱动员工,靠的不是讲大道理。

驱动员工的几个误区

我留意到不少管理者在激励员工时,常陷入以下三个误区:

1. 一味讲道理

当员工对工作目标缺乏热情与动力时,部分管理者习惯长篇大论地讲道理,大谈加班、情怀,反复强调奉献。然而,员工对此并不买账,即便工作未完成,下班依旧照走不误。实际上,在职场中,单纯讲道理收效甚微。

这是因为人与人存在差异,所处圈层、追求利益及当下处境各不相同,对同一事物的看法自然有别。管理者所秉持的道理,员工未必认同。例如,管理者期望员工更勤奋努力创造价值,而员工则认为付出后应获得相应的加薪、升职。若管理者一味强调 “应该”,却忽视员工 “真实” 需求,很难真正说服员工。只谈理想目标,无视员工切实需求,还指望员工接受大道理,无疑不切实际。

2. 随意发脾气

有的管理者爱发脾气,员工表现不佳时便严厉批评。一方面想借此彰显管理者权威,另一方面认为发脾气能立竿见影。但事实并非如此。管理者发一次脾气,员工或许因惧怕照做,内心却未必认可。一旦发现发脾气有效,便会越发频繁,逐渐难以自控,这也是不少管理者频繁发火的缘由。

然而,长此以往,下属要么麻木,要么对你心生恐惧,不愿过多接触,并非好事。

3. 过度谈感情

还有些管理者试图以感情笼络员工,常与员工吃吃喝喝,甚至向员工诉苦,讲述自身不易,期望以此驱动员工。起初可能有些效果,但时间一长,员工若未得到实际益处,激励作用便会减弱。职场感情多建立在互利基础上,利益关系一旦改变,感情也会随之消散。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到,世上最无效的三种教育方法为: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这同样适用于管理工作。管理者靠 “讲道理、发脾气、谈感情” 难以有效驱动员工。

正如我之前所说,人无法改变他人,改变的根源在于自身意愿。因此,管理者应着力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


如何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堪称驱动个人前行的核心力量源泉。那么,管理者该如何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呢?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在《内在动机》一书中指出,激发内在动机需满足三种心理需求:自主性、胜任力与联结感。管理者若想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也可从这三方面入手:

1. 自主性

自主性意味着拥有选择权,能按自身意愿行事。同样一项工作,员工被要求 “不得不做”,与出于自身意愿 “选择去做”,效果截然不同。毕竟,没人会甘愿为他人工作,大家更多是为自己拼搏。

所以,管理者务必了解员工动机,挖掘其需求,触动他们的内心,将员工个人需求与团队需求相结合,描绘共同愿景。若员工动机是赚钱,不妨将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挂钩,实施物质激励;若员工渴望成长,管理者应放低姿态,真诚助力其成长,为工作赋予意义。

欲望之中,利益最为基础,梦想最为高远。一旦点燃员工的梦想,内驱力便会被激发。自主性,解决的是员工愿不愿意干的问题。

2. 胜任力

面对挑战,当员工觉得自己有能力应对时,往往会有强烈的挑战欲望。反之,若自觉能力不足、无法胜任,便会退缩。在职场,能力不足常是焦虑与痛苦的根源。因此,管理者要注重培养员工能力,做好传、帮、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