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印象笔记
全球2亿人都在用的印象笔记 Evernote,是世界上最好的笔记应用,手机、电脑和平板都能用。一个微笑的大象头,让你不忘记一切重要的东西。大量事实表明:爱用印象笔记的人,90%都是聪明人,剩下10%是更聪明的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学习曾国藩  ·  情商高的人,会有这5大说话习惯,很厉害! ·  5 天前  
孤独大脑  ·  2025年:平安生活指南25条 ·  2 天前  
印象笔记  ·  我发现了戒掉手机瘾的简单方法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印象笔记

如何在职场找到自己的位置?雨林中有答案|大象赠书

印象笔记  · 公众号  · 学习  · 2024-09-23 09: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借雨林生态比喻组织生态,通过解读雨林各层的植被特性,探讨了人的成长和组织发展过程中的智慧与策略。文章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从露生层、树冠层、中间层、林下层和地面层,阐述了不同层级中的树木生长策略与人的职业发展、组织管理的相通之处,并揭示了人才的成长周期与组织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露生层智慧:高处风险与谦逊变通

高处的阳光和雨水充足,风险也大,需要谦逊低调。领导者在高处要经得起暴晒和狂风,同时要避免过于张扬。树长高是为了吸引更多资源,领导者也要谨慎言行,避免招摇。

关键观点2: 树冠层智慧:授权与教练式领导

树冠层的植物通过长出各种好看、好吃、好闻的花朵和果实吸引动物传播种子。领导者要懂得授权,培养下属,让下属在做事过程中成长。同时,领导者也要懂得抓住机会,等待时机。

关键观点3: 中间层智慧:耐心与资源分配

中间层的树木争夺阳光和养分,一边汲取营养,一边等待机会。领导者要给予年轻人机会和资源,让他们得到更多的成长。同时,领导者也要懂得平衡资源分配,避免过度集权。

关键观点4: 林下层智慧:基层员工的重要性

林下层植被对森林生态系统起到独特的作用,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持续生长的关键。基层员工直接接触客户,从事具体执行工作,是组织活力和效率的直接体现。领导者要关注基层员工的发展,培养他们的能力。

关键观点5: 地面层智慧:多元与开放的企业文化

地面层的野草、苔藓等生物对森林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企业需要多元开放的企业文化,包容实习生、退休人员等群体,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这些群体仍然是组织的重要资源,对行业发展有重要作用。


正文


雨林深处,阳光透过树冠的缝隙,斑驳地洒在湿润的土地上,各种植物竞相生长,它们或高耸入云,或低矮匍匐,或缠绕攀附,共同编织出一个复杂而和谐的生态系统。正如雨林中的植物,每个职场人都在组织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奋力生长。


观察雨林,对人的成长会有很多启发。雨林的植被极其丰富,从高到低分为五层:露生层、树冠层、中间层、林下层和地面层。 每一层的植物特性都不同,各有各的生存策略,和组织与人的生存和成长智慧有很多相通之处。


01

露生层


露生层是雨林独有的。很多巨树高达四五十米,长到这个高度常常需要“奋发向上”几十年,一路和其他树木“争夺”阳光,但胜利是要付出代价的。


高处的阳光过于充足和炙热,为避免叶子的水分蒸发过多,露生层树木的叶子都很小,而且角质层很厚,叶子也不平展,有卷曲。


高处阳光和雨水充足,风险也大,既有烈日暴雨,也有电闪雷劈。古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越到高处越要谦逊低调,既经得起暴晒,也扛得住狂风。为避免过强的光照,树叶还“学会了”(进化出)随阳光照射的方向变化而调整角度。人也一样,越到高处越要懂得圆融、变通。当然,身为高入云端的树冠,绝不可软弱如杨柳,那不是低调和谦虚,而是缺乏正直和勇气,那将难堪大用,无法成为真正的领导者。


为何树冒如此大的风险还要长高?当然是因为有很多好处,比如风大,种子可以被吹得很远,就好像处于高位的人,资源多,能成就大事,一呼百应,思想可以传播得更远。 但位高声大也是“双刃剑”,言语不慎,作态傲慢,也会传播得很远,所以领导者一定得谨言慎行,切勿招摇,否则不仅自己可能身败名裂,还会对组织产生难以挽回的伤害。



02

树冠层


这是雨林最上层的平台,密密麻麻,像连片的大伞,为下面的动植物遮风挡雨。这一层的植物,为吸引动物、鸟类和昆虫来传播种子,“绞尽脑汁” 地长出各式各样好吃、好看、好闻的花朵和果实,让它们扒开、吃掉,便于里面的种子落地,甚至还通过它们的粪便把种子传播到远方。为了传宗接代这个最重要的目标,树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这一层的叶子上小下大,上层的小叶子不能遮挡全部阳光,下层的大叶子能“接住”漏下来的,好像人才梯队的“传帮带”。越是高层,越得懂得授权,做“教练型”“园丁型”的领导者,不能凡事大包大揽,亲力亲为,否则,下属就会缺少做事、思考、决策、犯错和成长的机会。叶子太大的树,垄断了资源,功劳也集于上层的树叶,不仅自己长不高,下面也难长草, 因此高层领导者更要懂得把机会、资源和功劳分给下属,这样下属才能在边做事边试错的过程中成长起来



03

中间层


这一层能接收到的阳光就更少了,很多中小型的树木非常努力地向上生长、向下扎根,争夺阳光和养分。它们一边汲取营养,一边等待机会。也许哪棵大树的枝叶被雷电折断、被虫子蛀断,坍塌下来,就如同开了天窗,阳光泻落下来,在下面静静等待多年的树,抓住机会蹭蹭疯长。假如没有,它们就继续耐心等候,可能一等就是几十年。


读到这里,你就会明白,为何给年轻人机会如此重要。因为只有这样,年轻人才能得到更多的阳光雨露,更多的资源和成长机会。毕竟,人的生命短暂,不像树木能活几百年。


在这一层,常见到藤蔓从阴暗潮湿处蜿蜒生长,攀附在大树身上,与树干树枝缠绕在一起。上层掉下来的落叶,滋养了这些附生植物,它们借势享受阳光雨露,获取养分。有的附生植物还算“客气”,与寄主互利共赢,有的附生植物不仅不会“谦让”,还极具侵略性,要么靠掠夺被寄生者的养分而生存,要么生长极快,迅速遮盖被附树木的阳光,直到杀死寄主。榕树就是这样一种杀伤力极强的植物,靠着特有的“气生根”,可以绞杀所攀附的植物。“气生根”还会长成板根,牢牢地支撑起树木的重量。这种树的生命力极强,很霸道,一棵树就能长到足球场那么大。


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在权高位重者的周围是不是很容易看到这类攀附型人物?难以避免想沾点儿阳光雨露的附生植物的存在,它们与大树之间也是互利共赢的关系,但如果附生植物过多过重,大树就会不堪重负,总有一天枝干就会折断。 纪录片《从前有座森林》(Once Upon a Forest)记录了一棵巨树轰然倒下的瞬间,就是因为附生植物的重量已超出了树自身能承受的临界点。 现实中有多少高官,为人情所累,为蛀虫所害,最后树倒猢狲散。因此,人越到高层,越要学会面对孤独,保持一定的独处时间。独处让人清醒、屹立长久。


华大的学习发展和人才培养项目中的“雄鹰”“飞翼”“猎鹰”等项目就是针对这个群体的。



04

林下层


这一层植被由灌木、草本等组成,是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调节林内小气候等方面起到独特的作用,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的持续生长和为动物、鸟类、昆虫提供保护的关键。这一层基本上都处于阴影之中,加上树叶密不透风,阴暗又潮湿,形成了温室效应,很适合一些幼年小树和低矮灌木。这样的天然温室,很适合育苗,刚入职场、从基层干起的年轻人正需要这样的生存环境。林下植被的抵抗力、适应力及恢复力,最终影响森林的生态功能、动态平衡及弹性。


同样,组织中的基层员工也有类似功能。 他们直接接触客户、从事具体执行工作,是组织活力和效率的直接体现,也是小团队亚文化的构建者。 未来的高层管理者也将从他们当中产生,如何培养锻炼他们,从中选拔后备人才,也是组织的重要功课。


华大的学习发展和人才培养项目中的“展翼”、“引翼”、管培生等项目就是针对这个群体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