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阿枫科技
🌏科技如果有颜色,那么一定是黑色...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阿枫科技

运营商老套路又来了,这种免费手机千万别要!

阿枫科技  · 公众号  ·  · 2024-12-27 15:1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揭露了运营商以免费送手机活动为套路,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特别是老年用户。许多消费者反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背负了贷款,并且遇到了套餐内容变更、免费购机活动退订难等问题。运营商在宣传和业务办理过程中未告知详情,涉嫌虚假宣传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通过案例和投诉分析,指出运营商通过长期合约捆绑用户,借机提高套餐资费并避免用户流失。提醒消费者需警惕此类活动,并呼吁运营商应明确宣传、尊重消费者权益。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运营商免费送手机活动的真实面目

运营商以回馈老用户为由推出免费送手机活动,实则通过信贷方式捆绑用户,诱导用户办理贷款。

关键观点2: 消费者的困境和投诉

大量消费者反映被诱导签署合约,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背负贷款,面临征信问题。套餐内容变更,退订困难。

关键观点3: 运营商的行为和动机

运营商通过长期合约锁定用户,提高套餐资费,避免携号转网流失用户。虚假宣传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行为引起消费者不满。

关键观点4: 消费者的警惕和应对

消费者需警惕此类活动,仔细阅读合约内容,了解自己的权益。遇到问题时,积极投诉维权。

关键观点5: 对运营商的呼吁和建议

呼吁运营商明确宣传、尊重消费者权益,提供实实在在的优惠,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正文

如果运营商告诉你可以0元领 手机,你会心动吗?
近期,众多消费者反映称,他们遭遇了运营商免费送手机活动的套路。运营商业务员多以回馈老用户为由 推出免费送手机的活动,实则是将信用购贷款包装成免费领手机,试图诱导用户尤其是老年用户办理贷款。更有消费者吐槽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的贷款遭遇逾期,还影响到了征信。
在社交平台,有网友发帖称,2022年在移动网点办理宽带业务时,营业员表示可以免费领一个手机。直到 2024年9月收到律师电话,被告知因逾期几年未还款已被起诉,才了解到原来当年办业务时,自己的身份证被营业员拿到某消费金融平台办理了分期信用购,由于自己毫不知情,致使征信出了问题。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在黑猫投诉平台输入关键词“免费手机”后出现近200条相关投诉,涉及运营商包括移 动、电信等。
诸多消费者表示,自己的父母均是在营业员的诱导下,以免费领手机、免费升级家庭宽带等为由签 了相应合约,但领取后才发现,实际上签订的是一份贷款合同,总的还款金额其实已超过了手机的实际价值。
除了背负莫名其妙的贷款外,原本 的套餐内容也变了样。

比如原本每月139元档的套餐 被更换为199元档套餐;原本承诺的仅在第一个月扣取70元,变成了24个月连续扣款等。
此外,消费者在参加“免 费购机”活动中,须承诺在网两年或三年,每个月还得达到一定的套餐使用标准。而签订合同时,业务员并未告知相关贷款的真实情况,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严重受损。
更关键的是,“免费购机 ”容易退订却很难。
一位广西用户投诉称,其 母亲在免费领手机时,在营业员诱导下跟着合约念着录音签了合同,但去营业厅打算退掉时,被营业员以签了合约和录音为由拒绝退订。
另一位消费者同样投诉称,营业员上门为其父亲办理移动免费领取手机活动时,诱导老人拍视频签合约且未经 老人同意擅自录取人脸,该套餐合约必须使用三年,若消费者想提前退出“免费购机”活动,就需要支付违约金。
中国移动客服对此表示,具体的活动内容需要向当地营业厅咨询,一般是存在优惠购或者分期购手机的活 动。以分期购为例,是用户需要保证三年的套餐使用时间,实际上是以每月话费还款,分期三年购买,如果中断就有可能影响征信。
按照移动方面的说法,只要用户每月按时缴纳话费,运营商也会按时还“贷款”。相当于用户承诺在网三年 ,即可免费获得一部手机,如果中途退出很可能影响征信。
不过,运营商或代理 商在宣传和办理业务过程中,一来没有告知客户详情该活动为贷款购机活动,也没有明确提醒用户未按时缴话费的风险,有虚假宣传之嫌;二来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要求老人拍摄视频、录音等,并私自以用户信息办理贷款业务,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可以发现,运营商多会用3年时长 的合约对用户进行“捆绑”。虽说短期内运营商难以通过这项业务获益,但长期来看,在3年的约定期中,运营商一来可以借此机会提高并锁定这部分用户的套餐资费;二来也可以避免携号转网流失用户,同时还能够培养用户消费习惯。
很多用户在办理套餐的过程中,以为 自己捡了大便宜,最后才发现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而营业员在协助用 户办理套餐时,不告知、不细说,都是为了更多用户签订合同。
实际上,运营商并非首次玩“ 免费送手机”套路了。
据《中国消费者报》2023年7月 报道,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推出的“0元购机”优惠活动让不少人心动不已。只要参加预存话费活动,消费者就有机会零元购买一部零售价近6000元的手机。但实际这个活动背后,也暗藏玄机。
比如,若消费者选择活动中售价为6099元的手机,属于高端产品,其最高预存额度是6500元,返还方案是 :预存的6500元话费会在24个月返还给消费者。第一个月返还290元,以后每月返还270元。
而除预付6500元话费外 ,消费者还需承诺两年内每个月最低消费998元,才可获得“0元购机”资格。
算下来,消费者需每月最低消 费998元,就算抵扣完首月返还的290元、之后每月返还的270元预存话费额度,消费者首月还要向移动公司支付708元,之后每月要支付728元。
这远远超出了绝大多数消费者正常 使用手机需要支付的费用。
根据细则,消费者在参加“0元 购机”活动后,只有在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无法使用的情况下,才可以无条件退出该活动,并退订相关业务,否则只能按照约定每月进行“最低消费”。
如果消费者想提前退出“0元购机” 活动或更换套餐档位,就得支付违约金。
年过去,运营商还在采用 早年间充话费送手机或者办业务送手机的套路,换汤不换药,只不过从预缴话费变成了诱导用户以网络小额贷款的方式来预存话费。

几年来,这些问题非但没 有解决,反而越演越烈,投诉不断,引发大量消费者的不满。在巨大的经营压力和用户留存压力下,运营商费尽心思设计各种“方案”吸引消费者看起来无可厚非。


但是套路总有被戳穿的时候,一旦消费者回过神来,对运营商的信任只会一降再降,唯有让消费者能明明白白消费,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才是留住消费者的最有效的方式。

来源:电脑报

最后,如果你有什么需要的工具,可以去咱网站搜一搜,目前已收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