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大于努力,做投资选对方向非常重要,自己的投资标的和市场偏好共振,收益才能最大化。
市场的偏好并不是盲目的,背后往往有扎实的逻辑,天时地利人和才能一往无前。
我反复讲一个逻辑:2025年最大的投资阿尔法来自于美元降息,这是超额收益的根源,最大的贝塔来自于港股,因为估值够低,股息率够高,能守住我们投资的底。
最坏的情况下无非吃股息呗,所谓先胜而后求战,选择了港股+高股息后,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截止到2025年2月10日,股息率依然高达7.92%,市盈率仅5.84,市净率才0.54,低估的可怕。
我们看前十大成分股,都是底色十足的硬央企,经营非常稳健,甚至可以说没有风险。
超额收益的部分我觉得来自于国企改革两大块、降息和估值回归三大块。
第一、国企改革带来超级分红预期
2024 年12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意见明确要求中央企业将市值管理作为一项长期战略管理行为,
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强化正向激励。
意见明确提出,指导控股上市公司增强现金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增加现金分红频次,优化现金分红节奏,提高现金分红比例,事实上在2024年以银行、白酒未代表的国企已经开始实施一年两次分红,预计未来国企的现金分红会持续加强,央企更是要带头。
这种投资预期下,央国企本身就是分红的PLUS板块。
资本利得和股息收入是投资股票的两种获利来源,往深了说,资本利得的本质也是利息收入的一种形式,从海外成熟市场可以看到,高股息策略指数长期均能跑赢市场基准指数。标普 500 高股息贵族指数(S&P High Yield Dividend Aristocrats)是连续 25 年提高股息的标普500成分公司的指数。
而在港股,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相较于港股通指数具有更高的收益与更小的回撤,如在2021年、2022年的震荡下行行情里,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都表现出较好的防御属性,跌幅均显著小于恒生指数和港股通指数,防御属性非常强。
以中远海控为例,截止到2月10日,A股市值为2293亿人民币,H股市值为1912亿港币,两者存在巨大的估值差。
第二、降息和估值回归
美元降息带来流动性改善,央行降息带来估值中枢的提高,两者共振带来超额收益。
央企其实已经是打明牌了,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四季度例会(在研究下阶段货币政策思路时,会议表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择机降准降息。
2025年继续降息已经是箭在弦上,在2月9号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CPI同比增长0.5%,但是PPI同比下降2.3%,通缩的压力还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