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1818黄金眼
1818黄金眼,我是你的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手游那点事  ·  3家中国公司跻身日本收入Top10,米哈游拿下前三 ·  2 天前  
手游那点事  ·  一家北京厂商拿下1月收入Top5,仅次于米哈游 ·  昨天  
手游那点事  ·  腾讯网易坐实了“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  3 天前  
手游那点事  ·  今年腾讯根本没得输!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1818黄金眼

在“那”里,夏天日照长达14个小时!但要做成这件事,太不容易

1818黄金眼  · 公众号  ·  · 2024-07-21 14:30

正文



关注1818黄金眼 看百态 人间世

24小时有奖新闻热线 0571-88001818

快去公众号主页“ 置顶”我们吧


(视频建议WIFI网络收看)


世界屋脊上的浙江力量

三十年 来不曾停歇

从当年高原上亮起 第一盏灯火

援藏工作者们 一任接着一任干

不断打通和完善

那曲地区的居民用电

让光明和温暖

从“浙”里,到“那”里


海拔 4750米

91440块光伏板

占地 1076亩

装机容量 50兆瓦

在雪山与草原之间

坐落着 那曲市嘉黎县 第一座光伏电站


浙能集团援藏工作者 沈孔成 :原来的线路都是通过 那曲市, 送到嘉黎县,他们自己 本身没有发电的电源。 他们有时候就 烧牛粪取暖, 现在也在做 电气化改造, 我们在村里也 停了好几次 感受很深,经常动不动 停电, 打雷这种就击掉了。


一场夹杂着冰雹的大雨落下

我们瞬间感受到了

高原的威力

嘉黎县的气温跌到了 个位数

风大得让人快要站不稳

受自然条件限制

当地部分乡镇的用电仍 不稳定

沈孔成说

他们就是为此而来



浙能集团援藏工作者 沈孔成 :我们项目的性质是一个 保障性并网, 保供项目,装机规模 5万, 每年平均可以发 八千多万度电。


嘉黎县夏天日照时长

能达到 十四个小时

发电小时数是浙江的 近两倍

这个即将收官的

浙能嘉黎县仓康 50兆瓦光伏储能项目

将给当地百姓送去

充足、稳定的用电

而在 近30年前

浙江援藏送电的 第一步

是为高原 点亮一盏电灯

作为 首个浙江援藏项目

申扎县甲岗水电站在无人区的边缘

海拔五千多米 的永冻土上

正式动工了



浙江第一批援藏干部 张国云 :整个申扎县也就 几千人, 当时人口也就 四五千人, 我们钱不造水电站,都分给老百姓,老百姓都可以当 万元户 嘞。后来他们说不行,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正因为长期基础设施 落后, 老百姓都 没有电, 永远都是 点酥油灯, 那怎么行呢?



1998年

从酥油灯到电灯

甲岗水电站让申扎县摘掉了

“无电县”的帽子

接轨现代化

通电是第一步

此后

一代又一代的 浙江援藏工作者

奔赴那曲

为高原上的那一盏灯火

贡献力量



新闻回顾

记者杨亚辉:与纳木错湖相望的,就是国网浙江电力建的156号铁塔,这个铁塔也是他们在那曲地区建的海拔最高的铁塔,有5260米(海拔)。



浙江电力人

在这里建起了世界上

海拔最高的110千伏输电线路铁塔

2017年

那曲市 唯一没有通电的班戈县尼玛乡

在国网浙江电力的帮扶下

打通了当地用电的 “最后一公里”


新闻回顾

工作人员:一天只能20厘米,这样打出来的。



那年

那曲地区进行了 农网 改造升级

用电有了进一步保障

如今

91440块光伏板

让嘉黎县迈入使用绿色能源的新时代

每年预计 可节约标煤2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6.5万吨

要在世界屋脊上实现这样的跨越

付出远比想象中的更多



浙能集团援藏工作者 沈孔成 :这里海拔高,中间 施工时间 是很 有限的, 基本上到 十月份左右 开始,就很冷开始下雪了,我们去年 高峰期 也是,从各地抽调人员,找工人通过各种渠道,比平时翻了好几倍的钱去找工人。上来 50个, 受不了走了 30个, 基本上都这种情况。


工人们走了

沈孔成不能走

他租住在几公里外的村庄里

也和当地人一样

冬天烧牛粪取暖

夜里被高原反应 折磨

只能眼睁睁看着天亮



浙能集团援藏工作者 沈孔成 :经常可能十天半个月,去年有 20多天没洗过澡, 我们住的地方没有卫生间的,也没有自来水,只能去外面挑,有时候 还动不动停电。 对家里一般我们也 报喜不报忧, 让他们也放心一点。

记者 :儿子还不知道你住这边的?

浙能集团援藏工作者 沈孔成 :他以为我在外面很享受(笑)。



好在

沈孔成最终带领大家 抢上了工期

现在

这个投资 2.65亿元 的光伏储能项目建设

已接近尾声

沈孔成也 即将完成自己的使命

回到杭州


浙能集团援藏工作者 沈孔成 :回去可能要先躺几天,要醉氧的哈哈哈。



这些乐观豁达

埋头苦干的 “点灯人”

为高原送上“浙”里的光明和温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