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虎嗅APP
有视角的商业资讯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司美格鲁肽制剂复方仿制药存安全问题#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虎嗅APP

帮记者起标题这件事,我只服曹德旺

虎嗅APP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12-24 19:49

正文


作者 | 林默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唤起共情心里的吐槽。他毅然地站在了蕴含着巨大泡沫的地产、互联网、金融的对立面,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一个被疑似要跑路的商人,在这一番吐槽后,瞬间升级成了一个忠梗的意见领袖。



(一)

1947年,曹德旺的母亲抱着一岁的他,从上海回福清老家。同行的还有曹父买下的一艘铁皮船,船上装载着多年经商积累的家底。人到了福清,运家产的铁皮船却沉了,曹家的大部分家产去了水底。

曹家的祖上,曾是当地的望族,曹母是地主家的千金,曹父曾是显赫的商人。不过,曹德旺只听说过家里曾经的好光景。

从他记事儿起,家里的6个兄弟姐妹就常常吃不饱饭。也许从那时,曹德旺便明白富贵无常。

后来他经商,富甲一方,共为慈善捐款80多亿元。

曹德旺,佛教徒,中国最大玻璃供应商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

如果没有近期,他在美国投资10亿美金建厂,引发“别让曹德旺跑了”的争论,多年来,曹德旺已经成功地把自己包裹成,一部行走的成功学+心灵鸡汤。

曹德旺身上,你能看到福建商人典型的特征——他们勤劳的像一部人工智能机器,他们可以数十年不露声色的隐忍徐图。而当时代的齿轮露出一线微光时,他们就敢于把手中所有的筹码连同自己,一起扔向牌桌的中心。曾经曹德旺是这样的,这次危机中,他依然是这样的。


(二)

在曹德旺的自传《心若菩提》中,他勾画过自己这样的人生过往。

他9岁上学,14岁就被迫辍学。为了谋生,他当过水库工地炊事员、修理员、知青连农技员,拉过板车,修过自行车,种过白木耳。

曹德旺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努力,种白木耳都赚不到什么钱,不过,白木耳在不同省份的差价,却让贩卖白木耳的利润想象空间很大。

于是,他当起了木耳“倒爷”。倒爷,在那个年代,被叫“投机倒把”,可以成为一项刑事犯罪。但他并不畏惧富贵险中求。

当倒爷,曹德旺赚到过钱,不过也撞上过“投机倒把”的枪口,被罚没了所有积蓄。在28岁时,他还是攒下了5万元的第一桶金。

1976年,曹德旺29岁那年,他在父亲的坚持下,回到福清高山镇异型玻璃厂当采购员。就行那个年代典型的国企画像一样,这家玻璃厂效率低下、连年亏损、有大把未盘活的资源,捧着个金饭碗吃不上饭。

曹德旺承包了这家玻璃厂,企业很快赚钱了。

他看到了汽车玻璃市场的暴利,上世纪80年代,一块汽车玻璃的价格是数千元,彼时市场中有影响的品牌,都来自欧美。

1986年,40岁的曹德旺创业,挺进汽车玻璃市场。

那是一个体制下蕴藏的潜能、个人被压抑的欲望重新被唤醒的年代,命运把合适的人放在时代的风口上。

最初,汽车厂不认他的产品,他就从维修市场做起,1987年,他赚了500万元。有人说,“曹德旺不是在做玻璃,而是在印钞票”。当然,做生意并不总是开心的印钞票,后来维修市场进入恶性竞争,福耀玻璃被迫转型进入配套市场。

把一手烂牌打成好牌,总要靠一分运气。我一直觉得,真正的牛逼,是在每次筹码更替时,都能找到最大的生机。

1993年,福耀玻璃占据了国内4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成为一汽捷达、二汽雪铁龙、北京切诺基等84家汽车制造厂的汽车玻璃配套商。也是在那一年,14岁便辍学的曹德旺带领福耀玻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2001年年底,中国加入WTO后不久,加拿大国际贸易法院向包括福耀玻璃在内的中国汽车玻璃行业发起反倾销调查。

中国公司在此类诉讼中的普遍姿态,是认倒霉。因为缺少此类应对的经验,跨国诉讼劳民伤财,且自己对结果完全无把握。

曹德旺选择了成立专门的反倾销应诉办公室,他派出一个工作小组,参加加拿大国际贸易法院的公开聆听。经过8个月的艰苦应诉,2002年8月30日,加拿大国际贸易法院裁定,来自中国的汽车玻璃在加拿大的销售不构成侵害。

这是中国入世后的第一起反倾销案。2004年,福耀玻璃在美国也取得了反倾销诉讼胜利。

他没有绕着自己的怯懦走。


(三)

在时代的大开大合中中,能挖到第一桶金乃至一个金矿的商人,大概都耍过鸡贼、踏过灰色乃至黑色的区域,我猜,曹德旺也有过。

命运转折的关键在于,在赌场赢了第一把钱后,你能否适时地收起鸡贼,而不是自己被侥幸心理缠绕了心魔。

曹德旺更像第一种,至少他表现出来是这样的。

佛教徒曹德旺很有钱,也捐了很多钱。

天朝的大部分企业家都在心里骂娘过,税赋怎么这么重。许多为慈善捐款的企业家,都抱有过一份,可以抵税的小算盘。乃至于像换一块地,换一个项目的大算盘。

曹德旺不这样。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吐槽,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负比美国高35%。

而他多年的捐款,无论是以他个人名义还是以福耀玻璃的名义的捐款,都来自他个人的钱,而非福耀集团。也就是说,他捐出来的,都是缴税后的钱。他曾说,“我捐款是没有条件的,不像有些人捐款,是要拿一块地、一个项目来换”。

他曾这样评价政商关系——“我没有什么朋友。政界和企业界、经济学界的,我不跟他们玩,没什么意思。处理政商关系,不能随大流,要给那些官员树立原则。我的无上秘笈是“不贪”,佛家持戒,第一就是要戒贪。无欲则刚,只要做到不贪,什么都容易,心里会达到很静的境界,还可以笑笑他们,你们也太过分了吧。因为我很直,以前得罪过好多官员。我如果犯规,会死得很惨。”


(四)

如果没有这次的“别让曹德旺跑了”的事件,我从来没有意识到,曹德旺的口才这么好,好过市面上大部分的标题党。

曹德旺准备投资10亿美元,将福耀的一家玻璃工厂建在美国。在人民币贬值的巨大压力下,在国内经济究竟是会呈L型还是倒L型的争论下,在美国摩拳擦掌要强势崛起的对比下,这笔投资即刻触碰到了人们的敏感神经,一场关于“别让曹德旺跑了”的舆论风波引爆了。人们忧虑民营企业家们,会步李嘉诚的后尘。

面对舆论暴力,许多企业家会选择由公司公关部出面,自己在后面观察一下风向,然后等着舆论慢慢淡忘这件事。

曹德旺自己现身接受了采访,他说“2009年,德国大众要求我们作为供应商2012年前必须在俄罗斯有工厂,那我们2012年就在俄罗斯建了一个厂;2012年,通用公司又要求我们,2016年12月之前必须在美国建一个工厂,2017年1月必须在美国供货。”

说到这儿,他仅仅是把事儿说清楚了,他跟舆论打个平手,吃瓜群众并没有站到他这边。但随后,曹德旺又进行了一系列吐槽。

他先是吐槽,在中国做实业成本太尼玛高了,税负太尼玛重了,虽然我只是在美国开个厂,但是按照目前这个状况,真是没有办法在国内愉快地玩耍下去。

曹德旺:我认为美国人真的是——他们恢复制造业大国的决心比我们中国人大。从总统到各个政府部门的一把手都出面为发展制造业“站台”。

中国制造业成本太高,美国天然气每立方相当于7毛钱人民币,中国卖2块2,这还是政府对我很优惠的前提下;电价,美国3毛钱左右,中国6毛多;高速公路,美国不收费,中国过路费一吨5毛钱。

这还不包括税负。美国只有35%的所得税,中国除了25%的所得税,还有百分之几十的增值税。再算上其他各项税费,算下来,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负比美国高35%。

按照中国目前一般企业的利润水平,这样算下来,最终大约有一半的营业利润都被收走了。制造业利润非常微薄。

增值税的存在让很多小微企业长期无法发展壮大,也就难以和大企业做生意。这样一来形成恶性循环,会把很多小微企业扼死在摇篮里。我们福耀自己就是小微企业出身,我相当明白其中的艰难。

他又吐槽,我们的劳动力已经不便宜了,重要原因就是那帮搞地产的干的。

曹德旺:中国的劳动力现在也只是比美国便宜,跟周边国家比,一点竞争力都没有,跟俄罗斯、波兰、中欧都差不多,甚至中国的白领工资比这些国家还要高。

其中有一个原因我觉得是国内基建速度太快,房地产发展过热,这些方面都需要大量的民工。你知道现在房地产建筑工地都是怎么招工人的?很多都是按天招人,按天算钱,比如一天10个小时,给工人400块钱,他们也不交税。

但是制造业不一样,我们要交税、买保险。劳动力价格就是这样抬高的。

继续吐槽,曾经“去工业化”的美国,正在大力恢复制造业,从没实现过工业化的我们......

曹德旺:80年代时,美国大学毕业的年轻人都不去工厂了,去哪儿呢,大量跑到华尔街、硅谷这些地方。美国金融危机之前,服务业占国家GDP在65%左右。

这导致现在美国要恢复制造业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劳工结构的问题,年轻工人没有,都是老工人。

美国是去工业化,而我们中国是从来都没有真正实现过工业化,从美国学到的直接就是现在的“去工业化”。不过现在美国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了,在大力恢复制造业。

吐槽投资、房地产、IT,我把钱捐了,也不跟你们一起挣钱。

曹德旺:就好比金融、IT、房地产,这些赚钱快,赚钱也多,我为什么不做?因为我觉得做这些事除了自己赚两个钱,对国家一点好处都没有。多少人找我搞私募基金,我从来不答应做,我宁可捐给慈善机构,我也不愿意做这些。

吐槽李嘉诚:嫌弃脸,别拿我跟他比

曹德旺:我跟李嘉诚不能比。我不做房地产,我不为钱,我捐了八九十亿给中国,我赚的钱也是捐掉。为什么拿我跟他比呢?我是实业家,对那些为了钱的人不屑一顾。

吐槽舆论:我不跟着你们瞎BB,你们就瞎BB我是不?

曹德旺:我做了什么坏事?叛党了叛国了还是反人民了?我不就是在中国做一个私营企业家嘛,为什么要搬走?我根本那些话是告诉中国人,外面的投资环境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要注意这些事情,跟人家接轨。我们有种的中国人,应该团结起来,克服困难。

难道我一定要把形势说得一派大好,大家才开心?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唤起共情心里的吐槽。他毅然地站在了蕴含着巨大泡沫的地产、互联网、金融的对立面,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一个被疑似要跑路的商人,在这一番吐槽后,瞬间升级成了一个忠梗的意见领袖。

在他接受采访的一天后,人民日报发表时评说“中国经济容得下企业家讲问题”。

我曾经怀疑过,那篇“别让曹德旺跑了”的文章,并非偶然事件,毕竟,也只是10亿美金的投资。我也怀疑过,曹德旺如此激烈的回应、党媒随后的跟进,并非偶然事件。

无论因为什么,在这次舆论争夺战中,曹德旺赢得很漂亮。这是一个手上一直握着刀,又一直把刀藏在鞘里的人。

微信公众号:花儿街参考(ID:zaragh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