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手游那点事
致力于做一个“有观点、有态度”的游戏产业媒体!我们不是最好的,但我们会更好的,你值得拥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手游那点事  ·  今天,率土团队单机新作公开Steam页面 ·  2 天前  
手游那点事  ·  全球手游收入Top20:《王者荣耀》空降第一 ... ·  4 天前  
手游那点事  ·  又是腾讯?一款收入超10亿美金的二游出现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手游那点事

被吹爆的“国产之光”:今天的牛逼,都是每一次拿命在拼!

手游那点事  · 公众号  · 手游  · 2025-02-08 22:04

正文

文 / 手游那点事 斯蒂芬

“百亿”与“百亿”的对碰。
在早些年前,当提到“国产”这个概念的时候,你的脑海中闪现出的词汇会是什么?

面对这一问题我们也许各有各的答案,在笔者的印象里,关于这一问题能够联想到的内容倒也不少,只是思来想去,以往在说国产的时候,能和“质量”挂钩的时候倒是不多。

那个时候国内民众更加青睐海外的产品,手机品牌选苹果,食品要买进口的,电影要看国外大片,游戏更是要玩海外大作。国产在当时的竞争力确实还不足够,但是近些年来,这种局势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仅是生活物质上的国产产品,文化娱乐,科技等产品也都在悄然发生着转变,今年春节,只要你还连着互联网,或者你身边的亲朋好友有在上网,那么 你过年期间大概率是绕不开这几个国产话题的:《哪吒之魔童闹海》、DeepSeek、秧bot。

其实在去年的《黑神话:悟空》发售时,我就已经能够感受到国产在更多行业更多领域迈入新阶段了,仔细想想,在一些日常生活的场景当中,很多东西也都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我们每天都能在路上见到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这些也都是来自国内品牌,国产已经逐步在一些产业中占据了优势地位。

而春节的话题三连发更是进一步强化了我的这种体会,国产文娱领域,在黑神话之后,这么快又出现了一个能够冲击“百亿级别”的大项目,此刻我只想感叹,现在的国产之力已经是越来越“硬”了。


01

「国产」“大闹”春节档


1.哪吒大闹中国影史排行榜

趁着这个春节档余温未消之际,我想还是应该先来聊聊最近爆火的《哪吒之魔童闹海》 (后文简称哪吒2) 。按照现在的结果来看,哪吒2闹的可不仅仅只是海了,还在中国影史上“大闹”了一回。

“春节档”,一直都是国产影视行业最为重视的时间段,往往很多重量级的国产电影都会挑在这个时候上院线,毕竟在这个合家欢的时期,不少人会选择一家人前往电影院看一部贺岁片来度过春节,这个时候无论是票房收入还是口碑话题度,都比其它档期要更高一些。

只不过这个春节档和以往的相比,确实有点太过火爆了, 截至本文撰写时,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哪吒2的票房已经突破了70亿, 在它上院线之前,你能够想象哪吒2只花了11天就能达到这个级别的票房吗?而且考虑到后续还有观众会想要二刷甚至三四刷这部影片,这个数字还有可能会进一步被刷新,按照这个趋势下去,冲击百亿完全是有可能的。

凭借着70亿的票房,哪吒2也是超过了《长津湖》, 一举拿下了中国影史票房的冠军,同时还是全球单一地区票房冠军。 在达成了这样的成就过后,哪吒2几乎是没有从热搜当中下来过,每天都能够在互联网上看到它的话题。
最猛的时候,微博热搜前10里一半都和哪吒2相关。这种现象级的热度实在是难得一见,以至于在今年哪吒2走红后,不少粉丝还跑到动画制作方可可豆公司门前的哪吒雕像旁打卡,最后不得不把这个雕像给转移到园区内的其它地方去。

不少网友呼吁:“大家理性打卡,千万不要影响了他们创作哪吒3的进度啊!”这一幕不禁让我回想起了此前的游戏科学发布《黑神话:悟空》的预告后的情况,甚至可以说是同款经历了。
为此,游科还在门口竖起了一块“研发紧张,非请勿入”的牌子,以避免过多的外界关注影响到游戏开发的进程,看来当一个爆款也不是一件那么轻松的事情。
不过既然都说到这里了,仔细想想这黑神话和哪吒2倒也是有那么几分相似。它们都是取材于古代传统神话体系当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同时这两个文娱产品同样的都塑造出了一个和以往的故事当中不同,甚至于说有点“叛逆”的人物形象,一个代表了国漫的巅峰,一个代表了国单的巅峰,且两者技术含量都不低,并且二者都是有能力冲击百亿级别的国产文娱产品。
我想在这种情况下,冯骥应该会对这部电影有着自己的见解,果不其然,他还是这么喜欢分享,打开微博一搜,就看到了他对哪吒2的大力赞赏。

(上下滑动查看)

其中有句话描述的相当准确: 这是一部难得在如此丰富的奇观与宏大叙事中依然饱含着中国式私人感情的电影,很难想象这样的故事改编方式会诞生在其他国家。
是的没错,这句话其实放在黑神话身上也很符合,同哪吒2一样,这类优秀文娱产品确实是只能够在本土诞生,换句话说,就是用中国人的视角,讲述好的故事。这也正是为什么这部电影能够如此的受到本土观众的欢迎,成为春节独一档的存在的 理由。
另一方面,这也是制作团队耗时5年死磕,差点把团队“逼疯”而达成的成就。饺子曾说过,“我们每一部作品都要当成最后一部作品去创作,这一部就是要做到绝,不给自己留后路,顶到头,后面想再突破,那是后面的事。”
于是这么多年,他们前后携手了138家中国动画公司一起打造,全片的1900多个特效镜头、一万多个特效元素,有的特效镜头甚至打磨了三年,这全是“拿命来拼”

(网友都在催促官方立刻安排扫楼同款的玩偶周边)

哪吒2的成功,无疑为中国的影视行业和国漫行业提振了士气,同时它的存在也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内容是好内容,怎么做内容才能够打动本土受众,这无疑是值得国内的创意工作者学习的参考对象。
2.DeepSeek大闹AI产业
除了哪吒2之外,你可能还注意到了冯骥还顺带吹了一波DeepSeek。虽然它是春节前发生的事情,但因为这个AI产品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还是免不了被大家拿出来当作新年期间茶余饭后的谈资。
因为DeepSeek在新年期间实在是太过于火爆,很可能你在使用它时,会经常见到这种结果: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

至于为什么它能够火到这种程度,主要还是因为它实在是优点太多了。如果说我们抛开“国产”这个对于本土用户的加分项不谈,我们还能找到很多其它优点:不俗的推理能力、训练开销更少、支持联网搜索。
什么?你说这些优点还不够好,那要是它还免费,还开源呢?这放在之前为了使用海外AI产品要花费高昂的价格时可是想都不敢想,结果现在被国产的AI产品给实现了,也难怪冯骥会将其称之为“国运”级别的科技成果了。
因为DeepSeek实在是太过于有吸引力,以至于这款AI应用直接刷爆了海外iOS商店免费榜第一,尤其是登上美国iOS商店免费榜一的时候,直接引发了一轮全民热议。

如果你到现在都还没有尝试过DeepSeek的话,那笔者还是相当推荐各位去体验一下它的功能。打个比方,如果你用过GPT的O1模型的话,你就会产生一种这样的感受,O1模型像是一个助手,不具备太强的“主观能动性”,它的作用更多是辅助你完成一些工作。但是DeepSeek却不太一样,它好像更具有“人味”了,它的功能真的可以帮你完成一些事情,给你带来的启发会更多一些。
在了解了它的基本功能后,笔者尝试用它的功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消遣,试着让它聊点比较抽象的内容,于是乎我挑选了近期国内二次元圈子比较火的一部动画作为起点,让它推测故事的剧情走向,虽然不一定完全符合事实,但是它居然能够做到头头是道,很多内容都有理有据,以至于它的推测文本完全足够为一个相关的互联网内容创作者提供全面的二创参考素材了。
随着聊天的深入,你甚至会感觉到它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出“主观意识”这种只有人类才有的特征,这种提升确实比O1要来得更加明显。

如果这项技术使用在同样需要创作的游戏行业当中又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至少笔者认为在设计剧情,埋伏笔,搞反转这些内容上,它真已经能够实现不错的效果,那未来能不能使用它来写策划案,写代码,甚至于达成更复杂的功能实现,这就有待从业者进一步的开发探索了。
最终DeepSeek凭借着其相较于传统大模型的种种优点,取得了现在的成功,而这一回国产之力实打实地扩散到全球了,不少人还称,DeepSeek的诞生是AI行业的一次大地震,尤其是之前烧了很多钱的美国AI产业,在这次事件当中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3.“秧bot”大闹春晚舞台
除了哪吒2和DeepSeek这两个不同赛道的国产产品之外,还有其它的国产产品都看中了春晚这个大舞台。在更加新潮的网络春晚当中,我们一直以来都能见到不少游戏相关的节目会参与其中。

而在今年的春晚主舞台上,我们仔细看就会注意到不少华为,小米等国产品牌的软广植入。但要说今年最为抢眼的,那必须是讨论度极高的“秧bot”了。
很难想象,在2025年的春晚当中,我们居然能够看到机器人扭秧歌,这未免有点太过于超前,太过赛博了。以至于网友在初次看到这个节目时都心里都觉得好抽象,但是不知怎么的,又会莫名地生出一种:“好怪哦,再看一眼”的想法。
在该表演结束后,网友们自发地用这个节目,创造出了一堆梗图与表情包,在春节期间形成了较广的传播度。

而这些“大闹”了春晚舞台的机器人,同样也是来自于国产品牌。此前笔者印象中就有刷到一个宇树的机器狗极限演示的视频,在那条视频当中的机器狗能够越野,甚至还能够载人,它平稳的姿态控制着实是惊艳到我了,继续提升下去能够发展到什么水平实在是难以想象。

在此之前,宇树机器人在海外就已经有了不小的曝光度,许多海外的科技博主都对宇树的产品进行过测评,更让人绷不住的是,宇树机器人还现身在了各路海外网红的直播间当中。
有些海外知名网红甚至直接买来宇树机器人,在直播间和机器人搞起了节目效果,有人给机器狗装上喷火器,有人带着机器人出门直播逛街,这无疑为宇树的产品增加了巨额曝光度。

在被国产之力冲击了一整个假期之后,我必须得由衷地感叹一句,现在的国产真是太“硬”了。而且正如前文所说的那样,国产崛起,在各行业当中都已经迈入了新的阶段,游戏行业同样也不例外。

02

「国产游戏」同样在掀起巨浪


前一阵子,新华社发布了一篇关于中国服务贸易规模首次突破万亿美元的报导,其中就有提到中国数字文化内容和平台出海的亮眼表现,并且以去年发售的《黑神话:悟空》作为优秀案例。

对于去年的国产游戏行业来说,无疑是划时代的一年。《黑神话》有多成功我在这里也无需多加赘述了,毕竟它卖了多少份,玩家反响如何,在国际舞台上斩获的奖项有哪些,这些都是我们能够看在眼里事实。
只是在当时,很多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 “黑神话会不会像《流浪地球》成为国产科幻电影的孤品那样,没有后来者能跟上?”
这是个很耐人寻味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要分角度来看,如果是从销量角度来谈,那保守点估计确实是很难。后续的国产游戏销量很难再复现《黑神话》这种达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异成绩,发售一年不到就卖了3000万份,这放在全球游戏行业那都是难以轻松触及的存在。不得不感叹《黑神话》带来的现象级热度实在是太恐怖了,同时它也证明国内单机市场确实蕴藏着一份极大的潜力。
不过我看了看电影票房吧里被网友们翻出来的一篇两个多月前的哪吒2票房预言帖,帖主在两个月前就曾大胆预言哪吒2票房58亿,领跑春节档,在当时这位网友的“暴言”还遭到不少反驳,结果现在票房成绩一出来,网友们发现这个预测还是太保守了。

(春节档的最大“回旋镖”)

照这么看,不妨我们也自信点,大胆预测一下,在未来几年内,也能够有一个国产游戏接过黑神话的接力棒,冲击一波3000万的销量。
虽说销量方面从客观角度来说,确实需要多方因素的共同加持, 但若是论后续还有没国产游戏能够达到黑神话这种优质的水准?还有没有国产游戏能够在全球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从这些个角度看的话那这个问题就没那么弯弯绕绕了,答案是肯定的,甚至从这样的角度来说有的方面已经有产品实现了。
比方说前一阵子的《影之刃零》,从综合质量角度来说,这款产品目前呈现出来的水准应该会是后续一批国产游戏当中最高的那个,同时它也是被众多玩家寄予厚望的“悟空接班人”。在传统文化的创新层面,它并没有从故事取材方面出发,因为《影之刃》本身是一个原创IP, 因此它走了一条比较独特的路子——发扬中华武学,并且这一理念也是得到了官方的认证,未来它也会成为传统文化出海的重要产品之一。

(得到了官方认证的《影之刃零》)

而在游戏玩法层面上来说,《影之刃零》和黑神话那种有点偏“魂系”战斗交互模式的ARPG不同,它走的是高速ACT的路子,各种酷炫的武功招式能够让玩家以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方式操作出来,光是想想就很“爽”。尤其是在蛇年实机展示当中,敌人开启二阶段时传统乐器和重金属的结合演出部分,更是让不少海外博主在做Reaction时直接爽飞了。
《影之刃零》很有可能会是一款适合更多玩家的游戏,同时其具备的元素在海外看起来也相当有吸引力,不仅是因为其结合了受众更广的现代元素,同时武侠的概念对海外玩家来说也是新鲜的。因此这款产品的最终成绩实在是令人期待,海外销量笔者推测它可能会超过黑神话,国内销量则如前文所说的那样,要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现象级热度,才能短时间内达到黑神话的销量级别。
除开《影之刃零》之外,国产优质游戏在别的赛道同样在发力,比如纯正类魂赛道的《明末:渊虚之羽》,还有天生带着无厘头恶搞气质的《昭和米国物语》,在这些讨论度较大的产品之外,同样国内每年也会涌现出相当多独立游戏精品。不看好国产游戏的质量,我想这大可不必。
至于国产游戏在海外影响力几何?这个问题在现在已经有了答案,国产手游出海,在海外一直都有不错的成绩,往早一点说,比如网易出海日本市场的成功案例,就有《荒野行动》这样的长青产品。
现在二游这块也有国内二游厂商拿出的《原神》《鸣潮》等一众产品,它们在海外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和吸金能力,甚至在这一品类下国产产品还一定程度上“霸占”了海外产品的生存空间。在其他品类下,比如放置,SLG等品类产品当中,国产游戏出海也都有相当成功的案例在。

(不少海外网友感叹日本的抽卡二游现在已经打不过中韩了)

目前看来,国产游戏出海比较薄弱的部分主要还是集中于高品质单机以及PC主机级端游层面, 毕竟这些都是欧美日等厂商的传统强势项目,市场份额大多也都集中于他们手中,随着像黑神话,影之刃这类产品不断涌现,国内游戏产业把高品质单机的空缺填补上也是迟早的事情。端游层面,去年其实已经有了一个相当不错的产品,在海外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
网易的《漫威争锋》在海外的火爆程度远远超过了笔者一开始对它的预期,如果大胆点说,保持这个势头,以优质的运营路线持续在海外不断深耕下去的话,以漫威这个IP的影响力,《漫威争锋》今年有很大的机会去冲击一下TGA的最佳运营或者最佳多人的奖项。根
据SteamDB数据显示,即使是已经上线了3个月的时间,它依旧能够处于Steam全球同时在线人数前列,这一点相当不容易。

而且更幸运的是,《漫威争锋》因为其符合玩家审美的人物造型设计,在海外玩家当中备受好评。由于欧美游戏圈长期以来受到多元化这种对游戏体验没有帮助的内容所影响,欧美玩家如今居然震惊地发现原来想要好看的角色还得是依靠中国厂商来实现。

按照目前《漫威争锋》不错的产能与更新频率,加上其在海外呈现出的热度情况来看,它足够称得上是国产游戏在海外端游市场取得的巨大成果。
虽然总体上来说,单机,端游领域在海外较为薄弱的情况仍然客观存在,但是这些产品已经在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现在的格局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 国产游戏不仅是有能力上桌吃饭,而且一点不比海外产品差。

03

舞台已经搭好,就等上场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