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要资讯
有专业的产业团队,有严谨的研究态度,还有点不正经,你们想要什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新闻广播  ·  苏英杰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 ·  昨天  
河南发布  ·  阳光正在赶来!河南即将开启升温模式 ·  2 天前  
河南新闻广播  ·  蜜雪冰城今起招股,预计3月3日挂牌上市 ·  3 天前  
南阳日报梅溪视频  ·  晴朗回归,下周河南最高气温15℃+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要资讯

沸腾了!除了GDP超香港广州,深圳这项指标让北京上海艳羡不已!

要资讯  · 公众号  ·  · 2018-02-13 17:06

正文

点击上方 “要资讯” 关注我们


虽然春季的脚步已经临近,阳历的2月依旧乍暖还寒,南国的深圳,却正在续写“春天的故事”新篇章!


2017年全国GDP相继公布,深圳以22438.39亿元仅次于北京、上海,排名全国第三,不仅超过省会广州,还超过了香港,而在此之前,外界普遍认为,2018年深圳GDP才能超过香港。深圳速度令人惊叹,将这个目标提前一年完成。

春节将至,不少人已经离开深圳踏上了回家的归途,七大姑八大姨的关怀每年只增不减。


“深圳有什么好的?


来了就是深圳人是真的吗?”


是什么原因吸引你远离家乡来深圳打拼,这座城市到底有什么魔力?震撼发布的2018深圳城市形象宣传片或许能给你答案!


1

富可敌国不是梦,深圳GDP赶超新加坡


深圳在GDP总量上不仅超过了省会广州和香港,更超过了“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可谓“富可敌国”。


2017年12月31日,广州市统计局公布经济数据,显示2017年广州GDP 总值为21503.15 亿元。2018年2月1日,深圳GDP数据出炉,22438.39亿元已经超越省会广州数据,领先幅度接近1000亿元。


此外,依据香港特区政府的预测,2017 年香港GDP 约为2.5 万亿港元。但考虑到2017 年港元对人民币汇率下跌幅度较大,使得香港GDP 以人民币计算后增速“变小”。以2018年2月6日的汇率(1港元=0.8038元人民币)计算,香港2017年GDP约为2.0095万亿元,明显落后于深圳已经公布的数值。

深圳2017年GDP约合3560亿美元。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全球GDP排行榜,深圳GDP将仅次于排名第30的北欧富裕国家挪威。“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重要产油国阿联酋,还有丹麦、南非、新西兰等国家均被深圳甩在身后,使得深圳“富可敌国”成了现实。


同时,深圳人均GDP达18.31万元,按2017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71万美元。这个数字要高于西班牙、沙特等主要国家,甚至超过了欧盟人均GDP(2.56万美元)的水平。


2

来了就是深圳人,北上深唯独深圳人口流入猛增


中国日报地方频道主编杨应森也曾在个人专栏感叹道,


“深圳没有方言,没有粤语优先,哪怕普通话南腔北调、在这里畅行无阻;

在深圳,粤菜不是‘一味独霸’,川菜、湘菜、淮扬菜、东北菜满城飘香;

粤剧也不是“一曲独唱”,京剧、昆曲、豫剧、黄梅戏每周都会‘戏聚星期六’。”


深圳包容含蓄,不仅拥有互相尊重理解的多元化生活氛围,对人才引进也是极为重视。


根据深圳统计局最新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252.83万人。2017年,深圳的常住人口增量达到62万,是近年来的峰值。


往前回溯,2011年以来,深圳的年度常住人口增量大约在9万人左右,2014年达到了15万,随后三年持续飙升,常住人口增量都超过了50万人。


一个重要的背景是,2016年深圳的户籍人口比重仅有34%。在“补课”需求的推动下,深圳正在大力度吸引学历型、技能型人才,降低人才的落户门槛。而2017年的一个新变化是,通过积分入户的形式,给长期在深稳定就业和居住的非学历型、技能型常住人口开辟了另一条入户通道。


在一线城市严控人口的背景下,深圳常住人口却迎来了持续的高速增长。事实上,深圳官方也曾明确提出,严格控制城市整体人口规模,优化人口户籍结构和素质结构,到2020年,全市人口发展预期目标为1480万人。


按照当前的基数和增长情况,1480万或许算不上一个太严格的约束目标,反之,它很大可能意味着,深圳还将有几年的人口政策宽松期。对照2017年北京、上海同时出现常住人口负增长的情况,深圳有望继续释放“人口竞争”的红利。

“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在深圳随处可见的口号,彰显了城市的开放性,而近两年深圳的户籍政策,成为这种开放性的最佳注脚。


2016年8月,深圳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口服务管理的若干意见》、《户籍迁入若干规定》等文件,提出将纯学历型人才落户门槛放宽至大专及以上,对人才入户量不设指标数量上限。


由此,深圳的落户条件之宽松程度堪比诸多二三线城市。2016年,深圳常住人口增长约53万,其中户籍人口增长约50万,增幅达到14%。


2017年,深圳延续了上述宽松的人才落户政策。按照正常情况推断,62万常住人口增量里,仍有很大比例属于新增户籍人口。


此外,深圳在2017年还增加了一条吸引人口的措施。去年7月17日起,《深圳市积分入户办法(试行)》正式启动申请,全年的积分入户计划指标共10000名。


该项政策是深圳首个单纯的积分入户政策,根据《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第十一条依法制定,其目的是在纯粹的学历、技能等考量标准之外,为长期在深稳定就业和居住的非户籍人口开辟一条新的入户渠道,试行期为三年。


适用对象为在深稳定就业及居住满一定年限的非户籍人口,男性在55周岁以下,女性在50周岁以下;持有有效的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拥有深圳市合法产权住房(或在深圳市租赁住房)年限及依法参加深圳市社会养老保险年限均已满5年;未参加过国家禁止的组织及活动,违反计划生育规定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的,且社会抚养费已缴纳完毕。


深圳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推出的积分入户政策将由公安部门直接组织实施,依照积分分值排序,在年度计划安排额度内审批入户。未能成功申请积分入户人员可于下一年度继续申请积分入户。


哈工大(深圳)经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人口经济学专家黄成告诉记者,这给普通劳动者提供了希望,不管拥有什么学历、技能,都有可能被深圳接纳。


但有一项值得注意的数据是,深圳2017年的人口出生率为10.15‰,在仅执行“单独二孩”政策的2015年,深圳的人口出生率高达19.64‰。相较之下,2017年的生育形势不容乐观。


3

深圳上市公司强在哪?


深圳上市公司强在哪?为何能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不仅反超上海,还能多出2.5万亿?


单从市值增长来看,深圳上市公司的第一强,强在了连续暴涨的腾讯控股身上。


且不说上市以来已有几百倍市值增长,这三年来腾讯控股市值突破1万亿之后,还能连续出现大幅上涨,拉升深圳总市值。


2015年腾讯控股涨了35%,2016年涨幅略小,也有近25%,2017年前11个月更是暴涨了110%。腾讯控股的市值从2014年年底的刚过1万亿港币飙升到了2017年11月底的3.78万亿港币(折合成3.23万亿人民币)。


深圳2017年总市值的增长中,腾讯控股贡献了一半左右,其他还有一大批深圳蓝筹股的大涨贡献很多。

中国平安2017年股价出现翻倍式暴涨,2017年11月底市值达到了1.24万亿元。


招商银行股价暴涨了70%左右,总市值突破了7000亿元。

万科A股价也暴涨了50%以上,总市值超过了3300亿元。

中兴通讯的A股股价也暴涨了110%左右,总市值突破1300亿元。

对比深圳和上海的1000亿以上市值上市公司,第4名到第10名的上市公司对应市值相差不大,差距主要在前三名,深圳的腾讯、平安和招行的总市值超过5万亿元,而上海最强的交行、浦发和上汽合计市值只有1.16万亿元。

北京看央企、上海看国企、深圳看民企,这句广为流传的话,道出了三地主流公司的分布差异巨大。

从总体结构来看,上海市值前8名全部被国企占据(交行、浦发、上汽、太保、联通、宝钢、上港和国泰君安),千亿市值公司中只有靠后的携程网和复星国际两家。

而深圳上市公司市值前7名中,有5家上市公司结构以民营为主的,分别为腾讯、中国平安、万科、平安银行和比亚迪。


4

未来深圳市值优势可能更大


深圳的一批科技企业新上市也带动了深圳市值快速增长,华大基因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家公司2017年下半年上市,上市后出现连续暴涨,市值曾超过1000亿元,目前最新市值在800亿元左右,这类新增上市公司对深圳总市值也有不少的贡献。

此外,注册地仍在马鞍山,实际总部在深圳的顺丰控股,这一次没有被计算到深圳总市值中。若是把2300亿市值的顺丰控股也算到深圳,深圳的领先优势会更大。

展望未来一段时间,深圳总市值领先优势还可能继续扩大,恒大地产总部迁址深圳并拟借壳深深房上市,若是借壳上市成功,市场普遍预测对深圳总市值贡献将不少于3000亿的增量。

除了已上市公司股价变动外,新增上市公司也是各大城市市值变动的主要因素之一,深圳不仅有大批科技类待上市公司,还有腾讯旗下不少拟上市公司注册在深圳,例如刚刚在香港上市不久的阅文集团,就是腾讯的控股子公司。


5

全国第二,两成私募注册在深圳


深圳活跃的创投资金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不仅一级市场交易活跃,市值靠前,深圳二级市场的私募力量也是不容小觑。


作为私募基金管理人集中五大辖区之一的深圳,截至2017年12月底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高达4377家,占比19.5%,仅次于上海,跃居全国第二,管理产品数量和管理规模则逊色于上海北京,屈居第三。上海北京多百亿私募,2017年又是价值投资元年,不少百亿私募厚积薄发,在2017年取得不错的业绩,不少私募旗下新基金发行出现爆款,尤其是股票策略产品,发行的火爆程度造就新发产品暴增的盛况。


6

数量收益齐飞,深圳私募逆天


私募排排网统计了2017年1月6日之前成立的广东私募产品数量,在2233只广东私募产品中,注册在深圳的私募数量庞大,1723只深圳私募产品,占比高达77.16%,广州则仅有367只产品,这一比例仅为16.44%。同为北上广深梯队,数量上已是云泥之别。


深圳私募不仅产品数量遥遥领先于省会城市广州,平均收益更是亮眼。


在私募排排网纳入统计的499家私募公司中,大多以股票策略为主,这些深圳私募公司在2017年战绩满满。39家公司旗下产品的平均收益均在50%以上。



深圳光鲜亮丽,活力四射,Ta是创新之城、是粤港澳大湾区重镇、是时尚之都,Ta有人人艳羡的蓝天白云。深圳也有其发展的短板,文化、教育、医疗都是深圳的硬伤。文化底蕴不足,缺少优质大学,深圳大学虽然是深圳最好的大学,但在全国知名大学中却排不上位。


“三四线城市容不下灵魂,一二线城市容不下肉身”,但是我们依旧选择在深圳奋斗,在深圳累是因为生活、工作节奏快;而三四线城市的人最累的部分是人情世故、拼关系、潜规则,是做人累。更重要的是相较于相对封闭的三四线城市,深圳充满传奇,机会更多,靠自己能力打拼出一片天地的案例不胜枚举,不靠天,不靠地,只靠自己一路拼杀,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这个个例!


这就是我们工作生活与追寻梦想的城市——深圳!


文章来源:综合资讯


➤➤➤ 点击申领2018年要资讯年刊《韭菜生存秘籍》

若您有任何关于期货品种的问题,欢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