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团队首次获取了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廓线的连续3年观测数据,可为青藏高原天气过程和环境变化研究、恶劣天气临近预报等提供数据支撑。相关成果日前在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发表。
据介绍,大气廓线是指不同高度大气中的氧气、水汽和其他微量气体的垂直分布数据。2021年,我国建成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微波辐射计观测网络,可在几乎所有天气条件下,进行实时连续无人值守观测。
“此项研究中,团队利用9个微波辐射计和8个无线电探空站,组建了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立体观测网,首次获取了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廓线的连续3年观测数据,并开展了相关分析研究。”文章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陈学龙说。
“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立体观测网可精准测量高原对流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监测高原对流层大气的水热结构变化。观测数据除支持开展青藏高原天气过程相关研究外,还将为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研究提供支撑。”文章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马耀明说。
据悉,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立体观测网观测数据目前已对外开放。
文章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相互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陈学龙研究员介绍,研究团队利用青藏高原及邻近周边地区的喀什、茫崖、那曲、昌都、温江、定日、藏东南、墨脱的8个无线电探空站和慕士塔格、阿里、珠峰、藏东南、那曲、茫崖、昌都、乐山、墨脱的9个微波辐射计新组建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立体观测网,可精准测量高原对流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监测高原上空对流层大气的水热结构变化。
该文的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负责人马耀明研究员表示,
研究团队利用该系统收集的近三年数据,结合
8个无线电探空站观测数据分析发现,昌都、那曲的高原“热岛”效应最为显著,为分析青藏高原加热引起的“热岛”效应提供了独特的观测视角。
该项研究得到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同资助。目前,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立体观测网观测数据已对外开放。
原文链接:
http://www.iapjournals.ac.cn/aas/en/article/doi/10.1007/s00376-023-3199-y
IF: 5.8
Q1
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立体观测网数据下载网址:
http://data.tpdc.ac.cn/zh-hans/data/56277ad2-c83e-4453-8ae2-70cc877a4581/
图1
TP-PROFILE
微波辐射计观测网的布设位置和每个站点的观测环境
图2 微波辐射计温湿度廓线的评估
来源:新华社/AAS等
声明:
欢迎转载、转发。气象学家公众号转载信息旨在传播交流,其内容由作者负责,不代表本号观点。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小编
(微信:qxxjgzh)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