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有一万多种药物在市场上流动,每家医院的用药习惯不一样,每种药的处方和用量也不尽相同。
利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软件在门诊拿药,由以往的“人等药”变为“药等人”。即患者交费完成后,处方信息会自动传到药房,发药机会自动配好药。通常是患者还没走到药房,药就已经配好了,减少患者重复排队缴费,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截至目前,北京医改已经“满月”了。这次医改把一直在幕后默默无闻的药师推到了广大公众面前。
对于经常看病的人来讲,从医生手中接过处方再去拿药,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从今年开始,有医生签字就可以拿药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只有药师“点头”后,处方才能到达患者手中,进入交费、取药环节,而没有通过审核的处方,则无法缴费,更不可能被患者取走。现在,一张处方从诞生到“落地”,究竟要经过哪几道关卡?
处方前置审核设“双保险”
据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介绍,以往患者来医院开药,由医师诊断、开出处方后,患者缴完费即可去窗口取药,虽说分发药品的药师可以对处方进行相应审核,但由于药师并不了解患者的病情,而且取药患者众多,从而很难确保每张处方的合理性。即便处方被“打回”,患者也要经过退费、找医生重新开方、缴费、重新取药等一系列复杂流程,无形中延长了就诊时间。
为了提高处方审核的效率及准确度,专业审方药师与智能软件共同参与到审核之中。可以说,处方前置审核终结了医生签字就可以拿药的时代。“医生在门诊开出的处方,会先通过软件审核。”朝阳医院总药剂师刘丽宏说。
“软件审核处方的速度很快,每1/300秒可以完成一个处方审核。”刘丽宏进一步解释到,如果审核通过,处方便可打印,医生签字生效;如果审核不通过,处方将转至门诊的审方药师,由审方药师对处方进行人工审核。对于人工审核仍然没有通过的处方,会通过软件告知医生,请医生进行修改。“整个沟通过程一般在30秒钟左右完成,不会明显延长患者的等候时间。”
无独有偶,为确保门诊患者用药合理、安全、有效,宣武医院也已全面推进合理用药决策系统和处方前置审核工作。宣武医院负责人表示,人工干预的“处方前置审核”,可以有效避免事前审核信息系统只能对规则清晰的处方进行自动化审核或拦截,对医师强行“闯关”和系统不能识别的问题束手无策的弊端。有效地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
处方前置审核综合了临床医师、临床药师、药事管理者、医保管理者以及医政管理者在“处方点评”中的角色与联合工作流程,首次实现了“多角色定义”,更加贴近临床一线管理的需要,在医改进程中推动了药师成功转型。
大数据+信息化 “人等药”变“药等人”
“患者的病情千差万别,不能单纯依靠一个监控系统来甄别医生的诊疗。”童朝晖表示,处方智能审核系统,应基于大数据来甄别诊疗规范,而这些大数据是否全面,数据量是否充足,数据设定的诊疗规范是否合理,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据童朝晖介绍,早在2013年,朝阳医院便开始把处方点评中存在的大量问题进行积累,放入安全用药智库,随着数据的日益庞大,智库变得越来越“聪明”。在处方审核过程中既不能出现假阴性也不能出现假阳性。如果出现假阳性,总是错误地提醒医生处方错误,就会失去医生的信任;如果出现假阴性,就是放过那些可能的用药风险。因此,100%的准确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有一万多种药物在市场上流动,每家医院的用药习惯不一样,每种药的处方和用量也不尽相同。“一定要结合自己医院的情况,提前筹划有医院特色的智库。”童朝晖认为,对于医疗行为的约束,必须要进行专业化的管理,而不是机械化的用一个系统去解决。“在前几年的医改中,朝阳医院处方合理率远超越99.5%,医生良好处方习惯的养成是朝阳医院成功上线处方审核前置的根本保障。”
记者了解到,同样是三甲医院的北京回龙观医院,不仅利用PASS合理用药监测系统软件,实现处方(医嘱)事前审核功能,及时发现并提示潜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发生;而且还利用PASS临床药学管理系统软件,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处方(医嘱)点评,及时反馈回临床,不断提升合理用药水平。
北京天坛医院和协和医院在门诊拿药方面则有异曲同工之处,由以往的“人等药”变为“药等人”。即患者交费完成后,处方信息会自动传到药房,发药机会自动配好药。通常是患者还没走到药房,药就已经配好了,减少患者重复排队缴费,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降低用药风险 药学服务进入临床
医改不能忽视药师的作用。正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顾问康震指出的那样,药师工作的崛起,能让医患双方都受益。从安全用药角度来看,药师必须从管理药品质量和单纯的处方调剂角色,转向管理患者用药安全、监护患者用药过程的角色。这一角色的转换,需要药师的职责从买卖药品转向服务患者。
在药品发放过程中,药师把关是全球通则。我国《处方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医生要根据疾病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经验给予患者适宜处方,当药师发现处方存在潜在风险时,药师有义务干预和纠正,如果医生不听从药师建议,根据法律规定,药师有权拒绝发药。
事实上,由于发药窗口流量巨大,很多时候药师的主要职能被发药占据了,药师真正能够把关的处方微乎其微,并且药师在看不到患者病历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判断患者用药情况是否合理,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用药安全风险。
目前,我国大型三甲医院门诊患者众多,医生每天接诊工作相当繁重,而问诊时间却非常有限,跨科开药、重复开药的情况时有发生,从而给患者用药带来很多的潜在风险,也增加了医生的执业风险。如患者同时就诊骨科和综合科,为缓解患者骨关节炎带来的疼痛,医生分别为患者开具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以及洛索洛芬钠片,两者均是非甾体抗炎药。同时开具属于跨科室重复用药,这时软件就会自动弹出警示框,提示后开药的医生“出现了用药问题”,从而避免重复用药,降低患者用药风险和药品花费。
为了使患者用药更加安全,北京佑安医院设立的智能药柜强化药品闭环式管理,实现了药库、药房、病区三级的药品安全监控可追溯,流程便捷更标准,信息智能可对接的药品闭环式管理模式,提高病区基数药品的管理水平。
目前以朝阳医院药事部为首推行的处方前置审核,将药学服务前移,从事后走向实时,让所有来医院就诊的患者得到均一的、凝结全体药师最高智慧的药学结晶,享受最优质的药学服务,从而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而医院实行处方前置审核后,门急诊同一天多次处方的患者,可以实现跨多张处方的合理性综合判断,极大地降低了“多时段、多科室、多处方、多品种”给药的用药风险,患者的用药安全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据知,处方前置审核已经列入北京市医管局2017年重点工作计划,目前预计有5到6家市属三甲医院采取了此模式,未来,该模式还将覆盖更多医院。
(来源:科技日报)
《中国数字医学》微店,点击以下阅读原文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