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小康
编辑 | 袁畅
本文首发于
“见闻VIP”APP
,欢迎下载
“见闻VIP”
,即时见证历史。
还记得今年年初股价“一飞冲天”的海康威视么?作为安防行业龙头,其同时获得了“公募一哥”张坤和被看作“市场风向标”高瓴资本的关注。
而时隔近二个月,高瓴资本再度“重回”安防行业调研,而且同期130余家机构一起出席,瞄准的目标是是安防行业内海康主要的竞争对手——大华股份。
二级市场上,虽然3月以来公司股价已大幅上涨了超过13%,但其3月29日的收盘价为24.2元/股,距离“前辈”海康威视还有两倍左右的差距。
01
高瓴资本“下场”调研
高瓴资本, 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境内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标竿”型企业。
高瓴资本成立于2005年,早年因2000万美元投资腾讯而一战成名,日后亦是京东、蓝月亮、格力、百丽国际等一大批企业的主要投资者。
目前高瓴资本的受托规模已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私募基金之一。
02
同期135家机构“联席”调研
作为价值投资的典范,高瓴资本的调研动态或许对于很多投资者有参考意义。
据Choice数据显示,3月24日,曾经的“医药狂人”,如今“痴迷”碳中和、新能源概念的高瓴资本调研了一家安防行业龙头大华股份,这也是其自今年2月份调研另一家安防龙头海康威视之后,再度关注这个行业。
除了高瓴资本,还有摩根大通、花旗银行、汇添富基金、嘉实基金、高毅资产、淡水泉等130余家国内外知名公私募机构“扎堆”调研大华股份。
大华股份有什么吸引了他们?
03
巨额定增引关注
和许多公司因为年报业绩原因引起关注不同,2020年扣非净利润出现下滑的大华股份引起众多QFII关注的主要原因,或许和近期一笔高达56亿元的巨额定增项目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 3月26日晚间,大华股份发布公告称,拟以发行认购价17.94元/股募集不超过56亿元,其中36亿用于建设4个项目,剩余20亿将做补充流动资金用途。
更引人关注的是,此次定增中,中国移动及子公司中移资本的战略入股大华股份。
在公告中,大华股份表示,公司与中国移动合作,将基于产品渠道合作、产品及解决方案联合研发、技术创新合作与产业合作等方面展开,双方共同建立战略合作委员会以处理双方战略合作中涉及的决策、协调及落实机制。
04
调研纪要关注未来
据大华股份的调研纪要显示,机构对公司关注的主要问题也围绕着战投事项及未来发展而展开。
对于公司未来战略投入的节奏规划,大华股份回应称,公司会根据自身储备情况,综合对细分行业规模的判断,总体按照自身的节奏来把控投入的规模和进度。
从时间维度看,
公司相信企业数字化转型浪潮刚刚开始,现在各行业玩家依然处于快速切入的过程中
,所以相对应的投入会有一定的持续性。
此外,大华股份此前披露的年报中也涉及公司目前业务的经营情况和创新业务也有所回应。
对于公司目前B端业务的开拓以及创新业务的前景,大华股份此次调研中回应称,2020年,公司B端业务占比超过G端,获得同比23.6%的增长。但是,市场上的B端业务仍有大部分有待开发。公司认为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中蕴含着大量机会。过去两年公司持续有效的实施了人员的增长和覆盖,支撑了B端业务的增长。另外,B端人员将继续增强并优化结构部署,在中台层面对行业进行细分,通过中台对各行业里中大型企业进行标杆化打样板,然后大量进行市场覆盖,同步在省、市、地区作战单元中进行投入。
从B端的整体发展阶段来看,目前仍处于需求不断释放并被不断满足的过程中,公司将充分抓住阶段红利积极开拓。在新的需求被攻坚后,公司也会充分把握自己产品、解决方案的融合优势及迭代能力,不断升级,用差异化的功能、性能保持竞争力。
至于创新业务模块,大华股份表示,目前,从营收规模上来看,华睿(机器视觉)、华创(视频会议)、华橙(乐橙)三家公司已经初具规模。其中,华睿聚焦智能制造领域,提供机器视觉和机器人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当前,智能制造落地节奏加快,更多企业有切实需求用机器和智能装备替换人工,未来机器视觉和机器人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将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华创视讯是公司视频会议子公司,此次疫情事件推动了远程办公、远程教育市场的发展,给视频会议业务带来新的机遇;华橙则专注面向消费者的智能家居业务,目前消费者对语音视频的接受度逐渐提升,智能家居的应用场景更为丰富,有助于公司持续加强线上业务的开拓。
05
“孜孜不倦撒网”的高瓴资本
3月20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经济峰会上,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再次不断强调,高瓴按照“碳中和”技术路线图,深入布局了光伏、新能源汽车和芯片等产业链上下游,将持续加大对新能源、绿色低碳技术等领域的投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