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创刊,每周六出版发行,口号是“阅读需要主张”。书评周刊气质是严肃而有趣,主要评价国内外出版的大众类优秀图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单向街书店  ·  【单向历】10 月 7 日,宜享受闲暇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书评周刊

以色列怎么就神秘了?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5-26 09:59

正文

这些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启了他上任后的外访旅程,极具个人特色的他打破了以往总统优先选择访问加拿大或墨西哥等国的惯例,首先选择了中东,然后马不停蹄地前往梵蒂冈、罗马。


在“伊斯兰国”、恐怖袭击等阴霾中,特朗普的访问路线透露出他试图弥合穆斯林、犹太人、基督徒之间关系的努力。他在引人注目的第二站——以色列——参观了以色列地标“哭墙”,成为首位访问此地的美国总统,并表达出缓和巴以冲突的意愿。


特朗普在以色列地标“哭墙”。


中东地区由于控制欧亚非大陆要冲历来具有战略上的显要地位,而其中以色列可以算作中东地区最为瞩目的国家,一方面是它和美国紧密的盟友关系,另一方面则是它与阿拉伯国家、尤其是巴勒斯坦势不两立的对峙格局。这个国家不仅因其犹太人特质而具有“政治正确性”,更在地缘政治中发挥着牵制以伊朗为代表的阿拉伯国家的关键作用。


我们也对那里“流着奶和蜜的土地”充满好奇,究竟这片“太阳升起的地方”掩埋着什么样的血与痛、而在上面生长的人们又有什么样的笑与泪?我们用一份书单来探索。



 整理  |  吴学锐


《来自纳粹地狱的报告:奥斯维辛犹太医生纪述》

作者:米克洛斯·尼斯利

译者:刘建波

版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5年9月


讲述以色列人的历史,绕不开的是犹太人大屠杀问题。二战中纳粹德国对犹太人进行的种族清洗令世界震惊,而犹太人的身份也因此获得巨大同情,承认以色列存在的权利拥有了政治正确性,以色列的历史也厚重起来。


叙述悲惨年代的历史,任何史料详实而冷静客观的研究远不如一本亲历者所写的回忆录震撼。《来自纳粹地狱的报告》一书是奥斯维辛集中营一名犹太医生的纪实。1944年,纳粹德国占领匈牙利,作者米克洛斯·尼斯利一家被遣送至奥斯维辛集中营。尼斯利曾在德国学习医学,后来成为一名法医。在集中营的筛选中,尼斯利被迫担任“死亡天使”门格勒的医学助手,参与了臭名昭著的人体实验。在“纳粹地狱”中,尼斯利见证了犹太人和其他无辜民众遭受迫害的过程,也纪述了受害者群体难以为外人道的心路历程。


该书凝视了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由一个个痛彻心扉的细节拼成。而作者身为纳粹帮凶、不得已而参与罪恶行动,这使他的记述有了无与伦比的张力:这是“道德放在天秤上进行痛苦衡量”的反思。他没有仅仅反思出纳粹的暴戾就戛然而止,而是反思同胞为何不加反抗地“自愿”赴死。正因为如此,这本书也受到了空前的争议。但不容置疑的是,作者和那些被迫与纳粹同谋的人一样,用卑微的存活换来一份世代铭记的历史遗产。


《我的应许之地:以色列的荣耀与悲情》

作者:阿里·沙维特 

译者:简扬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6年1月


以色列人的祖先亚伯拉罕和上帝有约,上帝许诺亚伯拉罕的后裔将拥有“应许之地”——迦南。但讽刺的是,以色列人总是流浪,总是梦想着回归故土却面临重重艰难险阻:跨越红海走出埃及;失散各地受人排挤;原以为熬过了纳粹屠杀,就能拥有自己的土地,可是地中海西岸已经是阿拉伯人的世界,那里的宗教与犹太教存有歧异,而且阿拉伯人也不会凭空将土地拱手相让。“应许之地”因此不再是一个理所当然的许诺,而成了以色列人寻求立足之地所秉承的信仰。在信仰之下,一幅波澜壮阔的现代以色列建国史缓缓展开。


《我的应许之地》是以色列专栏作家、中东问题专家沙维特的一部力作,讲述的是作为国家的以色列从建国到当今的复杂、艰难历程。作者从自己曾祖父写起,这位犹太复国主义者是一位英国绅士,1897年却果断横跨地中海走向圣地,意识到这即将是本民族的未来之路;他与自己的同胞被视为侵入者,随着犹太人规模的壮大,这里也躁动不安起来。作者以冷静的观察者身份,叙述犹太人从激进的复国主义外来者蜕化为平静的土生土长的以色列人,这个征程中间所浸染的悲情和荣耀。


作者并不止步于追忆先辈的豪情,而是将思绪延展到如今。经历过战争和屠杀的以色列人,当下依然难获安宁。一方面固然因为穆斯林、巴勒斯坦虎视眈眈,但更深层的危机则来自以色列内部,从建国的理想主义沉静下来,21世纪的犹太青年陷入了认同的迷茫,过去可以用民族主义凝聚的认同感如今被暴力、毒品稀释为普遍的困顿与不知所措。作者呈现给我们丰满的以色列,既不乏豪气干云,也难免卑微沮丧。


《我的一生:梅厄夫人自传》

作者:果尔达·梅厄 

译者:舒云亮 

版本:新星出版社2014年7月


梅厄夫人是以色列的建国元勋,也是以色列历史上首位女总理。作为犹太人的她,人生轨迹正好契合了以色列由犹太复国主义落实为以色列国的征程;而作为政治家的她,亲自参与了以色列国在阿拉伯国家相互征伐中成长的历史。她的自传《我的一生》,因此不仅关乎她个人的生平,也关乎以色列为生存而斗争、为成长而斗争的历史。


果尔达·梅厄出生在乌克兰的工人家庭,彼无法忍受俄罗斯帝国对犹太人的迫害,举家颠沛流离地迁往美国,在那里她接触到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逐渐坚定了人生的信念。随后她前往巴勒斯坦,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和过人的胆识,参与了犹太人建国运动,之后开始政坛生涯,在任上她纵横捭阖,一次次抵御国际反对力量和舆论的攻击,还决策了震撼世界的“赎罪日战争”,使阿拉伯国家认识到他们无法在军事上击败以色列,转而承认以色列在“黎凡特”的生存权利。果尔达·梅厄以其强硬果敢的风格被称为世界第一铁娘子,比撒切尔夫人要早得多。


在自传里,她以朴实内敛的笔触描绘惊心动魄的民族苦难和聚合历程,描述了一个国家在战火中诞生和振兴的历史画卷。书里折射的耀眼而纯粹的信念、力挽狂澜的奇迹无不让人感怀,这本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问世后即成为畅销书,并在美国拍成电视片,由英格丽·褒曼主演,风行一时。


《以色列与启示》

作者:埃里克·沃格林 

译者:霍伟岸 叶颖

版本:译林出版社 2010年1月


虔信犹太教的以色列人执着于上帝规划的秩序,并努力在这一套秩序内集体地回应神旨,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解释为得到启示的成功与失败。理解了这一个秩序体系,也就明白了尊奉神性的以色列人与尊奉理性的西方经验截然不同的地方。


沃格林的鸿篇巨著《秩序与历史》力图在历史的长流中,发现人类用以规范他们个人和社会秩序的符号形式。他认为“历史的秩序来自秩序的历史”,秩序是体现生存态度和世界观的关键。由此他考察近东的文明、考察以色列的历史、以色列的政制、以色列的律法、以色列的经典,就是为了凸显突显以色列的历史秩序所实现的“存在中的飞跃”。


在以色列,神的“启示”代表了人们超越秩序的要求,这使得以色列的历史秩序能够与西方强调现世理性的传统并驾齐驱。在以色列,精神超越大于世俗生存,他们世世代代都在维护“被选中的子民”的尊严,也意味着他们始终生活在“与神立约”的道德规范之下。


这种秩序观天然地把以色列人置于两难境地,精神超越、秩序超越的心灵必须面对纷繁世俗的现实,二者如何调和成为了以色列人不断思考、不断用经验检验的问题;而在两难中挣扎也赐予了以色列人民内在的斗争精神,既与智识的窠臼、又与现实的境遇作斗争,从中我们既明白了以色列如何能历经艰难苦恨仍生生不息,又更深刻地理解了“以色列”一词的原意——“与上帝摔跤的人”。


《爱与黑暗的故事》

作者:阿摩司·奥兹 

译者:钟志清 

版本:译林出版社 2014年3月


2015年,演员娜塔莉·波特曼导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她努力用影像带领公众的视线回到她的故乡耶路撒冷。这部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来自以色列“最重要的作家之一”阿摩司·奥兹讲述的《爱与黑暗的故事》。


这是关于两个好人的故事,“我”的父亲和母亲。关于两人如何相爱,如何紧紧相系;关于两个慷慨而善良的人,他们的婚姻如何以悲剧收场。在他们的背景里,是一群人演绎的苦涩和伤感的岁月,这些人在汹涌的20世纪顽强地书写关于爱情、亲情、梦想、家国的故事。作者用自传的体例,以小见大地把以色列人的历史记忆一点点打捞上来,在心中将它们复活。


作者平静的笔调之下心潮起伏,响应着同胞们愤怒、痛苦、无奈的情绪。如果稍加品味,可以发现这本书的史诗感来源于作者隐隐透露的、一种大范围的孤独与不安。犹太民族的禀赋和心性浸透了以色列人的骨髓,作者身为犹太人,无法回避这个民族难以消灭的不安定与漂泊感。


“我小时候希望自己长大后成为一本书,而不是成为作家。作家不难被杀死,但是书呢,不管你怎样试图灭绝它,也会有一两本书伺机生存下来,继续在某个鲜人问津的图书馆享受上架的待遇。”这不光是作者的写作抱负,也是一个群体坚韧的表达。


《美好的七年》

作者:埃特加·凯雷特

译者:方铁

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6年3月


在沉痛的历史和艰难的现实基调下,看到以色列人所写的书能够出现“美好”的字样,竟然有种梦幻感。读了凯雷特这本小书,果然以色列人眼里的“美好”并不简单:因为若只是一家三口的生活素描,作者何必用英语而不是母语来写作、到国外出版呢?


这本书是作者的生活纪实,陈列着过去七年里凯雷特的喜怒哀乐:儿子列夫出生在恐怖袭击的中心特拉维夫;随着儿子的长大,凯雷特要教他正确的价值观,又要保护他的小心灵不在纷乱的环境里受到伤害。在这个过程中,凯雷特逐渐学会面对人生的、哲学的甚至政治的难题:老父亲得了绝症,凯雷特要努力让儿子接受生命的消逝,以及责任的代际传递;特拉维夫上空的空袭警报连绵不断,凯雷特要在提心吊胆中保护儿子对生活的希望;以色列人普遍反战,凯雷特却要教会儿子甘心保家卫国的情怀,等等。


作者在大时代、大环境的阴霾中努力保持幽默诙谐的叙事风格,努力用轻松愉悦的笔触展示黑暗背后的“善”,这让此书仿佛成为了电影《美丽人生》的精神传承:被恐怖和黑暗裹挟时,用力看到另一面的美好。


这本书不满足于家庭琐事,而是大大咧咧地谈论政治,谈论政治不正确,这在很多时候并不“美好”,但作者有勇气呈现给我们,他眼中善是如何在最不可能的地方被找到。这部作品也不乏时代感,作者与绝大部分同时代人一样,是被屠杀的犹太人后裔,如今有生活在不安的时局;从他的叙事里,我们可以窥见当代以色列人生活的境况,以及他们面对生活负担所怀抱的态度。


《以色列游说集团与美国对外政策》

作者:约翰·J·米尔斯海默;斯蒂芬·M·沃尔特 

译者:王传兴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年5月


特朗普旋风式访问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举动,不免让人揣测他是在努力效仿前辈艾森豪威尔与吉米·卡特,为巴以冲突的缓和作出有历史意义的尝试。而背后的美以关系同样具有深意:以色列利益集团把持着美国社会的风向,这是美国人人尽皆知又避而不谈的话题。有个著名的例子:十年前,拍过《勇敢的心》的名导梅尔·吉布森醉酒后发表过反犹言论,因此他被控制着电影工业的犹太人团体封杀了整十年之久。


尽管如此,有着国家关怀的学者用一整本书“冒天下之大不韪”。芝加哥大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与哈佛大学教授斯蒂芬·沃尔特的《以色列游说集团与美国对外政策》触碰了美国社会的禁忌话题,用史料和政策分析,来考察以色列利益集团对美国对外行动的影响。两位作者承认以色列存在的权利,但对美国无条件地支持以色列政府的政策感到失望。


他们认为以色列的利益集团拥有与其贡献不成比例的影响力,美国为此付出不小的代价。他们评价犹太人说“毫无疑问,犹太人在欧洲曾经是受害者,但他们在中东地区却常常并非受害者,而是迫害人,主要的受害人过去是、将来还会是巴勒斯坦人。”而美国无条件支持以色列原因时,两位作者批判以色列游说集团,向他们中意的美国政治家积极募款,操纵美国的参众两院。最后,两位作者甚至呼吁美国政府与以色利的政策保持距离,以维护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


该书出版后,作者们受到本国不少的批评,甚至以色列政府已经宣布他们二位是本国“不欢迎的人”。这个结局充满了戏剧性,但转念一想,反而佐证了本书观点之犀利、批判之辛辣,也为我们提供了认识美以关系别开生面的视角。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整理:吴学锐;编辑:阿东。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林奕含 | 女性与饭局 | 钱理群 畅销书 高考恢复40年 周作人 | 衡水中学 | 读书日 | 不想工作 | 民的名义 | 平庸之恶 | 假课文 | 养猫 | 自闭症 |  法律与舆论 | 春日赏花 | 原生家庭 | 2084 | 婚外恋 | 性教育 | 古典诗词 | 刷热点 | 安·兰德 | “爱国主义” | 共享单车 | 胡适 | 国学低俗化 | 弟子规 | 2016年度好书 | 人生无意义 | 朋友圈 黄永玉 | 高房价 | 篡改历史 | 抑郁症 | 沈石溪 | 心灵鸡汤 | 


扫描图中二维码

或者点击“读原文”报名“有时”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