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狂言Doggy
每天撸狂言,生活更疯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马靖昊说会计  ·  加州高铁不用查,中国内审人喊话特朗普! ·  2 天前  
会计雅苑  ·  入股价格未确定能否认定股份支付已授予? ·  3 天前  
马靖昊说会计  ·  费用资产化?把费用变资产,听着就离谱!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狂言Doggy

我太喜欢健儿们这份松弛感了

狂言Doggy  · 公众号  ·  · 2024-07-28 18:56

正文


松弛感是个新兴时髦词,被广泛运用于巴黎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当然是否真的松弛见仁见智,反正甭管中外舆论争议都很大。这是客气的说法,不客气的讲,外网骂声不绝于耳。今儿不打算继续探讨开幕式究竟办的是好是坏,而是想聊聊我国健儿们在场外一些表现。
以往我国健儿征战奥运,或多或少都会将其神圣化,要为国争光嘛。于是早年间的健儿们普遍都规规矩矩,面带严肃,仿佛除比赛外,还要完成相应任务。至于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同样对奥运有着异乎寻常的狂热。
你赢,你是英雄,会被冠以无数的名号与头衔,获得各式各样的追捧;
你输,就是狗屎,会经受各种嘲讽与谩骂,顺带再被踩上一百万只脚。
许多健儿都经历过这些,尤其李宁&刘翔会对这份冰火两重天待遇有格外深刻的理解。从体操王子到被寄刀片,从中国飞人到诈伤退赛……当初被捧得有多高,日后摔得就有多重。
现在的你不能站在制高点对当年种种怪相大加批判,这是时代局限性造成的,没法怪任何人。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一些人与一些事正慢慢的发生改变。好比先前提到的松弛感, 最初可能来自于园慧老祖,任人都能回想起元气满满的洪荒少女在里约奥运会上的夸张神态,刹那间博得无数人的好感。 其实傅园慧在里约奥运会上拿到的是铜牌,却收获到远比金牌选手更旺的人气。
无他,唯真实尔。
一晃八年,老祖年事渐高逐渐退隐江湖。但她的那份精神却被后辈们继承发扬光大,陈艺文、昌雅妮女子双人3米板夺金后。99年出生的陈艺文兴奋之余一把将01年小妮子昌雅妮抱起,看的身旁老外一惊一乍,大抵是想通过形体语言表达这样的意思:
“你们中国人这么会玩吗?”
类似场景出现在射击队,盛李豪搭档黄雨婷拿下首金后,干饭哥与阿条姐的名号刹那间传遍江湖。相较于黄雨婷相对还算正常的网名,盛李豪的网名 “光靠干饭就”颇为抽象,尤其抽象的是被制作成新闻后的场景,连起来念便是“光靠干饭就拿到首金”。
好像没毛病,只是总觉得有点怪怪的。
不单网名抽象,还是个二次元。盛李豪微博头像显然是《鬼灭之刃》里的不死川实弥;有趣的是气手枪10米金牌得主谢瑜同样是二次元,他的头像似乎是国漫《19天》里的贺天。
日常爱好与普通人就没啥两样,接受采访时更是随心所欲想说啥说啥。如奥运前被问及“有啥梦想”时,盛李豪直接来了句“没有梦想”,差点把记者搞到语塞,得亏教练及时救场才把话题继续下去。
别误会,这绝不是“不善言辞”或“情商不高”,毕竟当翻译出现明显的错误时,盛李豪明明听懂却不拆台,而是顺着话语把采访继续下去,于是便衍生出这么一出名场面。
看,这就挺好,没有故作坚定的一本正经,没有反复念叨“要为国争光,要对得起人民的信任”,突出一个随心所欲淡定自若。是啊,这份从单独个体逐渐蔓延到整个代表团的松弛感 ,正是当年你我很难看到的
曾几何时,我国运动员规矩太多,约束太多,纪律太多。哪怕成功夺冠后,在镜头前仍会拘谨放不开。接受采访更是流程化公式化,仿佛背书般应对记者提问,不可越雷池半步。今时不同往日了,一方面广大00后小将们可没那么多顾忌,另一方面昔日的“紧箍咒”也正慢慢松开。正所谓要与时俱进,再拿老一套来约束未免太不合时宜,于是———
想在赛后释放一下自己的个性?可以;
想在接受采访时畅所欲言?可以;
想给自己起个中二的网名?同样可以。
不光盛李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