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世藏阁
关注世藏阁,了解更多钱币历史文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 ·  15 小时前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关注】今天,这里上演巅峰对决! ·  昨天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关注】DeepSeek,重磅宣布! ·  昨天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 ·  昨天  
河北交通广播  ·  骇人听闻!“每20个80后就有1人去世”?—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世藏阁

【头条关注】国庆节与纪念币

世藏阁  · 公众号  ·  · 2019-09-30 09:59

正文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的前进历程,我们的伟大祖国在战胜各种困难中不断进步和强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每年的10月1日已经成为举国上下共同欢庆的重大节日。在这些隆重的庆祝活动中,经国家授权由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行专题纪念币也已成为重要的官方举措。


央行发行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主题的纪念币 (以下简称 “建国币”) 是从 1979 9 3 开始的 这也是新中国首套贵金属纪念币和 “建国币”的诞生日。 1 979 年到 2019 ,我国央行发行的 “建国币”可以分为贵金属纪念币和普通纪念币两大类。其中在普通纪念币中又包括金属币和纸币两个子类。在 1 984 1 989 年和 1 999 年发行的 普通纪念币金属币的每个币种中还同时铸有少量精制币。在纸币中还特别印有少量联体钞。 这些 “建国币”的统计汇总见表 1 和表 2


回顾发行的这些“建国币”,它们具有很多鲜明特点。


具有推动货币印制发展的历史意义

0 1
开创了新中国发行现代贵金属币的先河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号角。为积极跟进国家的改革开放步伐,向世界展现中国形象,加强与世界的钱币文化交融,同时为国家积累外汇收入,央行紧紧抓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的重要契机,经国务院批准于1979年发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币”1套4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币”是我国发行现代贵金属币的起点。我国的金币事业从这个项目开始起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境外到境内,取得了今天的发展成绩。据统计到2018年,我国现代贵金属币已经发行446个项目,2289个币种,总数量1.26亿枚,总重量1.11亿盎司。

02


开创了新中国发行普通纪念币的先河

为与国外发行惯例接轨,丰富国内收藏市场,服务发展钱币文化,随着成功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币”,1984年央行再次抓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的契机,首次发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普通纪念币”1套3枚。从发行这套普通纪念币开始到2018年,我国先后发行了85个普通纪念币金属币项目,其中包括113个币种,总数量50.20亿枚。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币”为人民币大家族又增添了新的币种门类,具有开创性意义。

0 3


开创了新中国发行普通纪念币纸币的先河

在我国发行的普通纪念币中,还有一个币种就是钞票型货币(包括纸币和塑料币)。实际上发行纪念纸币也是以“建国币”为起点的。1999年央行在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币”项目中首次推出了一张面额50元的“建国纸币”。为纪念某一重大事件或活动,发行纪念纸币已经是国外一些国家的经常性做法。央行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发行的“建国纸币”再一次填补了新中国币种发行门类的空白,进一步丰富了民众的钱币收藏生活。截止到2018年,我国已经发行5种钞票型纪念币,总数量4.93亿张。


在新中国的货币发行历史上,推出的一些新币种往往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机紧密结合应该不完全是巧合。它一方面充分说明出台一项重大发行举措一般都选择在具有重要意义的时间点,同时也证明“建国币”作为一些新币种的龙头确确实实带动了我国纪念币市场的不断繁荣与发展。


工艺技术品种创新的窗口

“建国币”一方面促进了新中国纪念币的发展,同时也是展现新的工艺技术和品种的窗口。
01
创新铸币技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造币企业主要是生产流通货币,对工艺更加复杂和要求更加精细的贵金属纪念币从来没有涉及。在接到领导机关指示后,我国造币企业的员工在缺少经验、缺少技术和缺少设备的条件下,集中优势人才大胆试验和攻关,利用解放前旧造币厂留下的简陋设备,经过各种前期准备,通过设计雕刻与铸造加工紧密结合,在不长时间内就攻克各种技术难关,终于完成了国家交给的光荣任务。顺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币”的生产铸造,不仅是造币人向国庆大典献上的一份厚礼,同时也为今后我国贵金属纪念币的继续发展摸索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技术、设备和工艺流程,是我国铸币技术的重大创新和发展。今天的人们手拿一套四十年前铸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币”,当年币面的夺目光彩丝毫没有变化,由此不尽使人们向当时造币人的工匠精神表示深深敬佩。

0 2
创新铸币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铸币材料主要是使用铝合金,1980年发行的圆角硬币开始使用铜合金。在那套圆角硬币中的1元硬币使用的是白铜合金,其中含铜81%,含镍19%。由于使用这种合金配比铸造出的硬币存在一些瑕疵,如何设法和择机进行调整一直是管理层在认真思考的问题。等待几年后这个重要契机终于到来,在计划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币”时,终于把调整1元硬币合金成分的设想付诸实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币”合金材料的配比上,虽然仍属于白铜,但是按照国际惯例将含镍量由19%调整到25%,铸币的视觉效果更加美观,手感更加舒适,流通质量也有大幅提高。因此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币”在金属材质上实现了一次创新,并且在以后继续发行面额1元铜合金普通纪念币时这种白铜合金配比成为了使用标准。


0 3
创新纸币防伪技术

在纸币的流通中如何与伪造货币进行博弈始终是货币印制机构面临的艰巨挑战,研发各种新的防伪技术也始终是货币研究机构不懈追求的目标。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币”的50元纪念纸币中第一次使用了开窗安全线,第一次使用了带有色调的钞纸,第一次使用了全息防伪标识,第一次使用了异形号码印刷。这四个第一次填补了我国钞票生产技术的空白,提升了钞票印刷技术,标志着人民币的防伪技术和印制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现在回忆这段往事,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币”的50元纪念纸币在我国人民币印制技术的发展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 4
创新纸币形态

纸币的基本功能是满足货币流通,因此以单张形式存在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纸币还有收藏鉴赏功能,为了满足这种文化需要,在国外的某些国家中发行连体纸币已经成为一种惯例。对于我国来讲,到1999年时发行连体纸币还是空白。令人欣喜的是,填补这个空白的机会又留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币”的50元纪念纸币。在此之后我国陆续发行了多种人民币纸币的连体钞,丰富和满足民众的收藏鉴赏需求。但是人们不应忘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币”50元纸币的连体钞开创了我国发行连体纸币的先河,实现了纸币形态的创新。



回顾我国人民币印制铸造技术的发展,落地很多重大技术和品种都与“建国币”密切相关,因此可以说“建国币”已经成为见证新中国货币印制发展进步的珍贵实物。


被市场普遍关注的典型币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