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有品生活(
ID:
pinpinlife
)
自家炒的菜吃的更放心,
但炒菜方法不对,
却会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炒” 出 肺 癌
“炒”出肺癌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厨房油烟跟二手烟一样,都会危害呼吸系统。如果你喜欢做菜,一定要了解厨房油烟是怎么剥夺人的健康的~
视频来源:央视生活圈
厨房油烟中含有
醛、苯并芘、二硝基苯酚等300多种有害物质
,做一顿饭吸入的致癌物,是室外新鲜空气的
100多倍
!有研究显示,在没有吸烟的女性中,接触油烟的时间越长,患肺癌的几率也越大。
厨房油烟也是PM2.5的重要来源。研究数据显示,
葱姜蒜入锅爆炒
的时候,PM2.5瞬间超过150微克每立方米,属于
中度污染
。
大火煎鸡蛋
的时候,厨房PM2.5一度飙升至300微克每立方米,达到
严重污染
的级别。大量PM2.5一旦被吸入肺部,无法通过身体新陈代谢排出来,会损害肺部,引起癌变。
此外,油烟中含有
苯并芘
,这是一种挥发性亚硝胺,吸入量过多,同样会致癌。
五 个 坏 习 惯
食用油经过高温加热冒烟,会释放大量有害物质。爆炒、煎炸、红烧、干锅等烹饪方式都经过高温翻炒,冒烟量非常大,经常这样吃,虽然满足了口腹之欲,却会影响身体健康。
此外,食用油不宜重复加热,这样更容易产生苯并芘等有害物质。同样的,炒完一个菜,就着油锅继续炒下一个菜,虽然省事,但更可能释放致癌物,且食物残渣经过高温加热,也会释放有害物质。
有人为了省电,炒菜后才开油烟机,这时呛鼻的油烟味已经在室内散开,被吸进肺里,危害人体健康。
菜一出锅,立马关油烟机也是错误的做法,会导致剩余的油烟无法被及时抽走,滞留在室内,污染室内空气。
/ 锅冒烟了才放油 /
中国家庭传统的烹饪习惯「等锅里的油冒烟了再把菜放进去」。
其实,比起老一辈使用的粗榨油,现在市面上的食用油一般都经过了精炼,去除了大量容易「冒烟」的杂质,烟点比较高。开始冒烟的时候,说明油温已经挺高了。
油温太高,可能会产生一些致癌物质
,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食物本身的营养流失。
/ 炒菜不刷锅 /
有一份研究表明:炒菜时温度越高、时间越长,产生的
丙烯酰胺(2 类致癌物)
越多。
炒菜油温越高,出来的
食物颜色越深,产生的有毒和致癌物通常会较多。
因此,建议大家,每次炒完一道菜,都必须清洗炒锅。
炒完菜不刷锅,附着在锅表面的食物残渣,即「锅垢」,当再次加热时,也会产生有害物质。
/ 用油不讲究 /
有些人喜欢实用未经精炼的毛油,例如一些「土榨油」,觉得这样的油天然、味道香、更健康。其实,这些粗炼油未经过精炼加工,杂质多、烟点低,容易形成大量油烟。
而且,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土榨菜籽油中的芥子油苷、芥酸含量无法达到精准控制,容易超标,而长期摄入过多的芥酸会使得心肌中的
脂肪沉积、血管壁增厚,损害心血管功能。
另外一些小作坊的食用油,
黄曲霉毒素
超标严重,而黄曲霉毒素也是著名的 1 类致癌物。
减 少 油 烟 污 染
食用油是产生厨房油烟的主要来源,食用油的起烟点通常在107°-250°之间,爆炒、煎炸、红烧的时候,尽量
选用起烟点高的食用油
,比如
精炼的花生油、茶籽油及橄榄油。
很多人喜欢等油冒烟了再放菜进去爆炒,这样炒出来的菜香嫩美味,却也产生了大量有害物质。莫小姐建议大家
减少爆炒、煎炸、干锅等烹饪方式
,
炒菜时采用热锅凉油的做法,如果要热锅热油,最好在六、七层热的时候放菜。
判断油达到
六、七层热度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油入锅后,
插一根筷子
进去,
出现小泡泡
的时候,油就加热得差不多了,放菜入锅即可。
大家炒好一个菜,千万不要偷懒,最好刷洗一遍,把剩下的油脂和食物残渣擦干净,避免将油重复加热,产生苯并芘等有害物质。
莫小姐提醒大家,食用油
最好
只使用一次
,最多不超过三次,不要可惜剩油,毕竟身体健康比这点油贵重多了!
不要等到炒菜了,才把油烟机打开。开火之前,就要开窗通风,打开油烟机,因为燃气、煤气在燃烧的时候,也会产生有害气体,长期不注意的话,会危害身体健康。
做好菜之后,不要马上关油烟机,最好
等5—10分钟
再关闭,确保将剩余的厨房油烟排出去,免得残余油烟造成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