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自己的熟人圈里,你真的舒坦并安全吗?
女人比男人更容易相信他人?
有钱人更容易付出信任?
老人在路边跌倒,多少人会选择相信并上前搀扶?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往的基础,对人和事的相信程度,直接影响着人们待人处事的方式。
相信则是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信任他人行为的冒险和赌博,其核心要素——信心与承诺,意味着创造信任不仅需有信心,还需行动并承担责任。
近日,由相信动力实验室出品的《2017中国相信指数报告》(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报告),通过让受访者分别对特定对象的信心和自己会采取行动并承担后果的意愿进行打分,综合两项数值,得出了我国当前各维度、各场景下人们的“相信指数”。
报告中,受访者的“相信指数”被分为三个层次——“0-4分”为“弱相信”,“5-7分”为“中等相信”,“8-10分”为“强相信”,且随不同性别、年龄、地域、教育和收入水平的群体表现出各种差异。
那么,谁最容易轻信他人?谁又活得最谨慎?哪个城市让你最难以安心自在?另外,学历越高收入越多,你就越安心吗?
第一个回答是女性——女性天生的感性和同情心,使其更愿意付出信任。男性平均相信指数为5.93分,女性为6.03分。
第二个回答居然是——“三十而立”的人最为谨慎。
人们通常认为相信指数会随年龄、阅历的增长而递减,其实不然。调查表明,各年龄层的相信指数总体相差不大,其中“30-39岁”的群体平均5.91分,为最低值。这是由于该年龄阶段的人群在工作和家庭中承担压力最大,对风险最敏感,需要更为谨慎的认知和行为来获取更高的保险系数。
第三个回答,北上广深很荣幸“躺枪”——从地域来看,身处越发达城市的人群,其相信指数越低。身处一二三线城市人群的平均相信指数分别为5.88、5.91、6.01。换句话说,经济越发达,你对环境越缺乏安全感。
一方面,由于居住环境的隔离、竞争压力的增大,身处一线城市的人群戒备心相对更强;另一方面,互联网使得地区间信息接收水平的差异逐渐减小,信息不对称被大大改善,因此城市之间的相信指数差距并不大。
第四个回答,出乎意料但也合情合理——教育和收入,能够但不能完全消灭不信任。
报告显示,最终学历从小学到大学本科的人群,相信指数依次增高。但达到研究生及以上时,人们的信任开始倒退。通常,受教育越多则拥有更好的文化资本、个人财富和社会地位,在人际交往中易获得信任,同时其自身也更愿付出信任,总体上构成良性循环。
同样,收入的提升也增强了人们选择信任的意愿。报告显示,月收入5000元及以下人群的相信指数为5.9;月收入40000元以上人群的相信指数则升至6.85。高收入带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提升了生活满意度,待人接物自然也更积极。
接下来,还有个更扎心的问题——活在自己的熟人圈子里,你真的舒坦并安全吗?
中国社会的人际互动主要构建在熟人关系之上,因此考察熟人关系中的相信指数尤为必要。例如,当你有求于朋友时,能有求必应吗?
报告显示,仅36%的受访者表现出“强相信”。这是由于,传统的传销、保险以及新兴的P2P理财、代购、微商等已逐渐变为“杀熟”武器,正在消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员流动加快,由地缘关系、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熟人社会正逐渐瓦解,陌生人社会开启主导模式——受访者中对陌生人表现出“弱信心”和“中等信心”的分别占据31%和53%,共占受访人数八成以上,表明人们对陌生人普遍“充满戒备”。
以持续热点的“老人跌倒扶不扶”话题为例:一位老人当街跌倒,你会相信并提供帮助吗?
除去选择“任何情况都去扶”的13%外,高达40%的受访者表示有人证物证时才会去扶,11%的表示亲眼看到老人跌倒才会去扶,7%的表示任何情况都不会扶。还有少量受访者称发生灾难、认识老人、有警察、老人受伤重等情况下才会扶。“扶老人”这一简单的道德选择,已然背上了太多隐形成本。
最后一个问题是——你对当前的食品安全还残留多少信任?
对于商家所称“不添加防腐剂”、“纯有机”、“100%进口”等表述,23%的受访者给出5分,占比最大;表现出“弱相信”和“强相信”的各占22%。毫无疑问,从毒奶粉、地沟油、苏丹红到孔雀石绿,再到抗生素和塑化剂,人们从震惊变为麻木,商家重获消费者信任的道路尚远。
《2017中国相信指数报告》提出建议,应在引导建立诚信的保护机构及失信的惩罚机制,在顶层设计上施以制度性“硬手段”,配以文化、教育等“软手段”,强化科技力量,重建社会互信。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报告全文。
文/新华社瞭望智库 王亭亭,图片来源于网络
信用·让你我更好互联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2017中国相信指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