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就知道吃
挖掘隐藏在你身边有故事的料理人,发现更多人与美食的故事,还有搜罗全球趣吃新鲜事儿,让吃喝变得更有意思。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oodaily每日食品  ·  春节新茶饮消费观察:过“肥”年,刮“瘦”风 ·  昨天  
新疆是个好地方  ·  看完《哪吒2》,来新疆一起消灭“虾兵蟹将”! ·  23 小时前  
常观  ·  明天起,早饭可以调整下! ·  昨天  
常观  ·  明天起,早饭可以调整下! ·  昨天  
每天学点做饭技巧  ·  困扰了十多年的脚臭,竟然被它拯救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就知道吃

中国人的年,戒不掉碳水化合物

就知道吃  · 公众号  · 美食  · 2020-01-18 22:30

正文


年夜饭去哪吃?放在几年前,这话问出来,还会遭个白眼,现在你问年夜饭去哪吃,故宫吃,遭到的是红眼。


最近故宫角楼餐厅推出年夜饭,按每桌十人、收费6688元的标准设置,时间从小年夜到正月十五日止,意料之中的热榜。


有意思的是,这么高调的年夜饭被网友质疑过度商业化后, 一桌难求的预定突然又取消了,真是饭还没吃就凉了。
年夜饭变成了选修课,最开心的还是只有把钱转进口袋的商业人。像我这样,姑且称作是 分享食物的人,越是往家走,饭菜做的越粗糙,吃的越撒欢儿, 摸着肚子,打着饱嗝儿 ,文字写的越来劲儿。

一提到过年,你想到的绝不是那些米其林三星指南菜单上的菜,而是家乡那些刻进骨子里的味道, 纵使每一个家庭味道都不同,但获得的精神享受,却是相同的。


冯小刚导演19年底上映了一部纯爱片,改编自挚友的真实爱情故事,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穷小子隋东风考上了新西兰的音乐学院但是交不起学费,免费住进林太太家的房子, 然后遇见了同样来自北京的罗芸,两人打赌去赌场赢了钱结婚,到新西兰 克莱德 小镇开了个中国餐馆,卖饺子,卖春卷之类,一卖就是15年。


异乡人最拿手的,还是那些戒不掉的碳水化合物。


割韭菜,还是包饺子


有一个很简单的人生道理:过节就要吃饺子。



做饺子,第一面皮得好,好不好吃,入口就知道,机器做出来的饺子皮,煮出来滑溜溜的,韧性不足。 只有手工饺子,软硬适中,面皮劲道。


大年三十儿的晚上,全家聚拢在一起包饺子 不紧不慢和面、擀皮、剁馅、 包捏,可一家四人齐上阵。



当Apple第三支新春短片《女儿》正在热议时, 周迅饰演的年轻妈妈离家独自带着女儿开出租,最终遇上了 每年新年都带着韭菜鸡蛋馅饺子找寻自己的母亲,三代人相聚在小小的出租车内。



韭菜鸡蛋馅,也是我小时候的最爱。奶奶家楼背后的山头上有好几块菜地,韭菜专门种的给我包饺子吃, 韭菜出绿水,滑的不行, 还特别容易踩烂 ,我经常调皮,一屁股摔在地里,然后踩的韭菜稀巴烂,为此嘴里吃了不少土,还被奶奶用竹枝丫赶着走。


韭菜摘下来洗干净了晾干,切好了还要加点油进去拌一拌,鸡蛋炒熟了要放冷了再拌进去,放进去就别乱搅乱, 盐一定呀越晚放越好,都是因为这韭菜容易出绿水。 总爱盯着大人们做饭 怎么这盐还没搁进去 ,趁空隙 偷偷 橱柜 掏出 撒上, 自以为拯救了 这锅馅料 ,没想到一颗“老鼠屎”的威力这么大。


还一个原因是因为不爱吃猪肉,不是宗教信仰“作怪”,是每天去学校早自习的路上,总听见菜市场师傅们杀猪的声音,血水顺着 马路崖子追到我跟前,留下不少阴影。


生而为人,皆为韭菜,为啥“割韭菜”现在是一种消费主义行为,因为韭菜长好了,只要割掉就行了,不用拔根,所以就会一直长一直长,绵绵不绝。


但是,地铁里能不吃韭菜馅儿的🥟吗?


古代皇帝吃饺子,在大年初一早晨, 装着四个 呈上去, 晚期档案里记载吃猪肉和菠菜、马齿苋。 其中两个 饺子 包着吉祥如意的花钱, 皇帝会吃三 个,这不明目张胆作弊嘛?



为什么近些年大家都爱说,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我倒觉得,人没变,只是过年的迹象渐渐模糊了。不再是街上爆米花毫无防备“嘭”地炸开,没有水蒸气穿过小区弄堂那么炽热的味道。 要不是生活水平提高,你都不知道原来空气的质量好成这样,连这块腊肉是谁家熏的,这油香味儿从哪家飘出来的都一清二楚。


一过年就“思春”


中国人都“思春”,思念春天。因为春季是复苏,是蔬菜冒新芽的时节, 香椿、春笋、菠菜、菌菇... 苏轼作诗《春菜》,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 烂烝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



用白面烙成的饼,涂上酱料,放进春季的蔬菜裹着吃,就是春饼了。


饼当然是关键,用的是烫面,就是拿开始和面,在面粉中加热水,等面粉温度降到可以下手的温度就开始和面 ,揉好后静置30分钟,搓成长条,压扁,一面刷油,再扣上另一块压扁的面。再把这两张夹在一起的面给擀成薄薄的饼皮,就可以开始下锅烙了。


我特别惊奇这油盐省略后的味道, 温度上来后,饼面上开始有气泡鼓起来,颜色趋于微黄,有焦黄的斑点儿,面皮褶皱了起来。



这饼里夹着的菜,其实各地都不同,但是一般豆芽必不可少,豆芽的沁爽和水灵灵的汁水给烙饼解渴,湿润口感,豆芽炒肉丝有菜有肉很完美,还有韭黄炒蛋、菠菜粉丝之类的小菜。


酱料吃来吃去还是甜面酱最合适不过,当然有人用老干妈辣酱也不反对。



年前的菜场里,春卷皮和荠菜都格外畅销 同样是春,同样包着菜,因为油炸而酥脆的春卷,更是南方人的最爱。


这春卷皮儿从湿面团甩到滚烫的平底锅上,变成薄如蝉翼的皮儿,可真需要一番功夫,只能在街市里寻得。摊春饼皮需要特制的平底锅,一般家庭不会有,就算有,也不见得摊出好皮来,想要将面粉调和得稀稠合适且有劲道并非易事。



看过制作门道的人都知道, 玩弄面团于手掌而不脱坠,临锅片刻之间迅速一滩一抹,便能出现这宣纸般柔韧的春卷皮。


有了这张春卷皮, 黄芽菜肉丝的“三丝春卷”、冬笋香菇的“冬菇春卷”、荠菜豆干的“荠菜春卷”,还有红豆沙芝麻做成的“豆沙春卷”。


就算荠菜的价格水涨船高,也盖不住这早春的味道被端上桌来,吃腻这鱼肉,无论如何要来咬下这口 面皮带着麦香, 内里野气十足的春卷。


春饼、春卷的习俗起源晋朝,兴于唐朝,“立春日做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互相赠送,取迎新之意。


吃年糕,年年高

年糕,算是一项很有仪式感的食物,相传年糕起源于吴国,就是现今苏州,吴国名臣伍子胥察觉吴王昏庸,于是在城门下挖地三尺用米糕做基砖缓解日后战时的饥荒,后来为感谢这一举措制作年糕表达敬意。


中国的年糕种类多,白年糕、糖年糕、水浸年糕、黄米糕。北方吃年糕多甜味,会加红枣,江南的年糕多味淡,如果有甜味会标明是糖年糕。



旧时老家用煤炉生火,只要天气好,温度可一直保持着,想吃了,年糕就这么粗暴的丢进锅里,年糕的表皮开始迅速拧皱,气泡一个个冒出来炸开,翻个面继续。 不用油炸,却也 金黄, 蘸糖吃 成为 一种最 质朴的零嘴。



在朋友圈还能看见新年打年糕的小视频,石臼边站稳马步,卷起袖子弓着身体,双手握紧年糕锤的木柄,锤起锤落间一声叫好。年糕这小胖子被大家揍的瘫软在石臼里,越来越期待成型的样子。


韩国的年糕圆形的长条,日本的年糕是长方体,宁波的年糕也是方条,切面是椭圆的,上海的年糕就更多样了。



像年糕这样可塑性超强的食物,过年更是可以玩出花样,各种造型都能被捏出来。


和年糕一样,汤圆也是糯米,生活在城市里的大多只会去超市里随手挑一包喜欢的口味。但也有愿意亲自用糯米粉自己折腾的家长们,无论好不好吃,千万别挑剔。



在上海吃的最多的是切成薄片的年糕,蒸炒炖煮,什么年糕都逃不掉被切, 冬笋炒年糕,年糕温和 ,冬笋又, 仅是 口味,就够新鲜,香味直往 鼻子里 钻,年糕 绵软不粘牙。



丢进火锅里当主食, 又可有 桂花、芝麻糖在上, 做成 各种各样的 点心。点名排骨年糕,虽然是两种完全不沾边的食材,可现炸的猪肉排表皮脆,汁水多,酱汁肉汁蹭到年糕上,一口咬下,这就是所谓上海的纸醉金迷。


吃不到不要紧,在家用排骨烧年糕也是太绝了。


汤圆里的家乡味




哪里的汤圆最好吃?喜欢宁波的汤圆举手!个子又大又饱满,馅料充实又富足。



水磨粉的外皮更加软糯细腻,糯米泡软用石墨碾成浆,再把米浆倒入布袋里扎紧了吊起来,让水分慢慢流干,水分散去,这布袋里就剩下一整个米块,再重新磨成粉。



大的叫汤圆,小的叫圆子,你看饭店菜单上的酒酿圆子,反正我每次都要点一份。



汤圆和元宵也不同,汤圆是先捏皮,再包馅料。元宵是馅料放在面粉里,滚成球状。



结合各地风土人情,最爱汤圆有两种,一种咸,一种甜,甜最爱芝麻和花生,咸最爱野菜;也有靠海吃海的在汤圆加虾米牡蛎,也有无肉不欢的猪肉汤圆,还有加了花椒和小葱的辣味汤圆。更别说各个品牌营销出的奇奇怪怪的口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