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E A森
来源:
A视野
(ID:
AndsonVision)
现在,非常多的企业的高层(包括外企),基本上都是摆烂的状态。
因为,根本没有很好的办法提高营收、改善利润。
不搞业务,自然就是搞人呗。
所以,生意越是看不到改善的迹象,反而中低层的员工都是忙如狗。
当然,这还不算什么。
砍奖金,降薪,被优化,此起彼伏。
就算好不容易还呆着,基本上,都是工作和责任疯狂往外推,主打一个“比谁最后被干掉”。
有时,就算顶头上司不是个东西,也要忍。
因为,斗来斗去,搞不好是他先滚蛋,而不是你。
这种状态,仿佛所有人都在等着什么,又不确定自己到底在等什么。
都知道,一旦失业,极有可能再难以找到眼下这份鸡肋的工作。
其它不展开,马上又是千万级别的应届大学生出来抢饭碗,就问慌不慌。
人比狗多,此言不虚。
你现在马路上立刻找100条狗可难了,要立刻找到100个人太容易了。
然而,这个时代,没钱的就彻底摆烂,有点想法的(比如中产)却又普遍是债务堆砌出来的生活水平。
如果前几年还幻想自己是成功人士,甚至还去模拟富豪们的生活,那眼下则更加麻烦了。
当然,也有一些朋友说,大城市不呆了,老子要回家乡了。
可是,现在的环境中,小城市、小县城哪个不是熟人社会中的抱团取暖?!
如果当时你有跟着一起抱团的资格,还会来大城市讨生活?
严谨的说,就算离开了大城市,要想躺平,又谈何容易。
以前读大学,是学一个技能,搞一个资历认证,以便讨生活。
现在读大学,也不过是其他人的生意,给不了你这个苦主任何承诺。
现在AI出来了,反而最容易淘汰的,是那些过去的所谓白领类的,比如文案、会计、律师、秘书、设计等等。
以人类目前的科技发展,AI和人形机器人要替代动手的蓝领工作,倒是还有一点距离。
也就是说,脑力打工人反而是先倒下,体力打工人则还有极深的就业壁垒。
在收入和支出的双夹击中,大部分人,可能都不配中年危机。
真正的中年危机,是过去非常成功的。只不过,因为自己的现阶段收入暴跌,撑不住过去的那种高质量生活水平了。
然而,实际情况是,很多人,一直就是“讨生活”,仅此而已。
原本以为自己是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后来觉得申公豹也挺有共鸣的,可到头来,不过就是“土拨鼠”罢了。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些人都会说自己要打两份工,有的甚至是三份工?!
因为,当大环境长期如此,要不了多久,不少中国人,也会变成这样的状态。
整体的就业形势出现一些趋势性压力,实际上,是网约车、外卖、快递等临工开始逐步繁荣的那个时候。
那个时候,传统意义上的长工经济,已经无法消化这么多就业需求了。
于是,出现了大量零工经济,甚至是“灵工经济”(灵活)。
记性好的老铁应该马上可以想到,这个进度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是差不多的。
当正经长工(这么来看996还真的是“福报”)无法消化大量就业,那零工经济的出现,算是一个“补缺口”。
网约车太多了,送外卖还被平台限制时间,实在无奈去平台上扭动屁股可能还要被限流,连零工经济(甚至灵工经济)都已经卷到吐血。
这其中,不少人过去都是有非常体面工作的,甚至学历文凭也不差的。
赚不到什么钱要了人命,不计代价的拼命支出可能更加受伤。
当然,过去的观念是,这一代苦一苦,血拼读书,让下一代有个出息,或许也是值得的。
而今,除了数理化特别有天赋的,普通家庭的大多数孩子面前的这条路也是越来越窄了。
刚毕业就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好不容易熬到35岁就有可能被优化,可是要退休或许要等到65岁。
普通人有什么资格谈中年危机?明明年年都是自己的前途危机啊。
这个时候,如果还心气高,觉得另一半不能理解自己的苦衷,外面再莺莺燕燕一番,人生基本上就很难爬起来了。当然,如果你有迷人的8块腹肌,当我没有说过这句话。
即便过去有过大哥,也曾经跟着大哥吃到过肉。然而,这几年,多少大哥变成了“光头”?!
或许你现在手里还有业务,或许你眼下还有个相对体面的长工工作,或许你现在就是零工经济的从业者,或许你现在很迷茫,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就没有办法继续走下去。
这个时代,你要一夜暴富,或许很难,可是,要有一口还算不错的饭吃,依旧有机会。
将你的爱好尽可能做到极致,然后与互联网、AI等技术平台结合起来,实现套现,你依旧可以有一份很不错的收入。
现在的互联网,已经是各种细分赛道,也诞生了大量的机会。
像我的一个朋友,业余爱好非常喜欢刻字,已经是专业级别的,在圈内很有名。他没事就直播,线下经常跟有兴趣的各路朋友交流心得。就如此不被重视的小众赛道,照样是年收极为成功的。
而且,经过我的建议,他还把刻字与养心性、禅修等结合起来,取得了极佳的效果。
还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也是业余的时候将自己的爱好做到极致,最后实现了财富自由。
现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不要学人家千军万马走独木桥,毫无必要。
所谓的中年危机,也不过是想沿着所谓的“成功公式”走出一个人样。实则,是思想狭隘了。
大家看看,人家F4中的朱孝天,早已是娱乐圈的边缘存在。可是,人家不也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赛道吗?难道他当初没有中年危机?F4中,如今的他算是唯一一个做到出口成章、文艺沉淀和心性打磨极佳的。
不要去跟别人卷你不擅长的,要卷你最擅长的,哪怕是实况足球踢的好也行(过去所谓的玩物丧志)。
再多说一句,大家真的以为【A视野】是我的主业吗?事实上,写文章跟大家交流这件事,是我的爱好而已。就是有很多想法,憋得慌,总要说一说,说出来了就舒服了。有很多念头,可以写成书,总要有读者才有前进的动力。
就自媒体世界,像我这般每年都出新书的,又有几个?!
你可以想见,我是有多少原创性的思路希望去分享,这就是尽可能把爱好做到极致啊。
如果说青年人的体面是一层自欺的幔纱,那么,中年人的体面是块掉漆的招牌。
做一件可以让你自己感到快乐,起码是有松弛感的事情,然后,将这种快乐和松弛感跟更多的朋友分享,这就是走出中年危机最重要的起手势。
注: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商业洞察无关。如因作品内容存在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商业洞察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