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星空天文
有一种学问让人心生谦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普中国  ·  23.4%!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星空天文

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何远古星系不怎么受暗物质影响?

星空天文  · 公众号  · 科学  · 2017-03-16 15:39

正文

我们以为可以了解你,但你却总是给我们惊喜。

左侧是和我们距离较近的现代星系,右侧是离我们非常遥远的远古星系。远古星系外围区域自转速度为何远低于现代星系? ESO


最近,以德国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Reinhard Genzel为首的一个国际天文科研团队,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设备,对六个位于遥远宇宙中的大型产星星系自转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现象。


大约100亿年前,宇宙迎来了一波产星高峰,大批恒星在此时被制造出来。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六个星系,都处在这个时期。而天文学家的发现是,这些远古星系外围区域的自转速度,与其中心部分的自转速度相比非常慢,比现代星系要慢得多。


左侧是和我们距离较近的现代星系,右侧是离我们非常遥远的远古星系。通过对比它们的自转曲线可以看出,现代星系外围区域的自转速度基本上一直呈上升趋势,而远古星系外围区域的自转速度发生了明显的下跌。 ESO


星系外围区域自转速度过快,是存在于所有星系身上的一个谜。通过电磁辐射测定的星系普通物质——也就是可见物质的总量表明,它们不足以让星系外围保持如此快速的自转,否则星系就会解体。但事实却和人们的预料相反。因此天文学家认为,必然有一种既不发射,也不吸收和反射电磁辐射——也就是广义光的物质存在。我们看不见它们,它们也只拥有质量,只提供引力,维持着星系的高速自转。我们称这种假想中的物质为“暗物质”。


如果暗物质确实存在,那么远古星系这种相对较慢的自转表明了两种可能:一是这些早期的巨型星系主要成份是普通物质,它们所含的暗物质总量要远远少于现代星系,因而暗物质对它们的影响不大;二是这些远古星系星盘的无序程度,要比现代旋涡星系高。


星系自转对比动画。左侧是和我们距离较近的现代星系,右侧是离我们非常遥远的远古星系。粉红色代表暗物质。 ESO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