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代宫廷为背景的各类言情小说,极常见的情节,就是作为男主角的皇帝,对女主角一见钟情后,便为她“散尽后宫佳丽,从此天下无妃”,男女主角彼此将【
一生一世一双人
】当做人生信念,其爱情让现代读者们也纷纷为之感动。
真实历史中,同样有许多彼此伉俪情深,恩爱至深的帝王夫妇:
汉宣帝刘洵与许平君,汉光武帝刘秀与阴丽华,汉明帝刘庄与马明德,隋文帝杨坚与独孤伽罗,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宋英宗赵曙与高滔滔,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秀英,明成祖朱棣与徐皇后,明宣宗朱瞻基与孙皇后,明孝宗朱佑樘与张皇后……
明孝宗朱佑樘与张皇后:
如果连皇帝对一名妃嫔独宠也算上,还可以加上:
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
明宪宗朱见深与万贞儿:
清太宗皇太极与海兰珠:
清世祖顺治帝福临与董鄂妃:
然而,另一方面,真正能践行一夫一妻,三宫六院如同虚设的,也只有隋文帝、宋英宗和明孝宗了。(独孤皇后去世后,隋文帝同样如脱缰野马一般,广纳妃嫔。)
隋文帝杨坚与独孤伽罗:
唐太宗
李世民
,和长孙皇后伉俪情深,恩爱异常,对长孙皇后所生的三个嫡子更是爱若珍宝,到了嫡长子李承乾公开谋逆篡位,都能饶他一命的程度。
然而另一方面,李世民却也广纳后宫,在历史上留下记载的后妃十五人,以及若干没有名位的后宫女子。生下了十四个儿子二十一个女儿,
他去世后,那些没有生育的宫人大都被发配到了感业寺,出家为尼,从此青灯古佛一生。如果不是这其中竟出了位女皇帝
武则天
,她们的境遇甚至并不会被任何人在意。
明太祖
朱元璋
,与和皇后马秀英是结发夫妻,共历贫贱患难,恩爱至深,
然而,并不妨碍他同时广纳妃嫔,有封号的后妃四十六人,生下了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
朱元璋一直自诩不好女色,对后宫这些女人,毫无怜惜之情,甚至复古了千年之前的人殉制度,死后将她们尽数打包带走。
事实上,朱元璋之所以广纳妃嫔,也只是为了尽可能多的繁衍后代,把自己从孤身一人繁衍成一个枝繁叶茂的大家族,儿子可以用来封藩一方,女儿可以用来联姻和笼络功臣,从而让自己建立的帝国,根基尽可能巩固。
这同样也是绝大多数帝王,明明有心爱之人,一样要广纳后宫的根本原因。以古人的平均寿命和极高的婴孩夭折率,以及产妇死亡率,只有一个妻子,对整个王朝的社稷前途,都实在太危险了。
然而,另一方面,这些后宫女子,除了明朝实施了约百年的嫔妃殉葬〈皇后、新帝生母除外〉,北魏实施了约百年的“杀母留子”〈仅限于新帝生母〉,确实境遇可称悲惨,其余大多数年代里,同样也过着封建社会女性最顶端最奢华的生活。特别是高位嫔妃的物质和礼制待遇,甚至远远超过了名声赫赫、殚精竭虑的国家重臣。
而且,如李世民和朱元璋的那些子女,相对于大唐王朝、大明王朝其他几乎所有人而言,那是真正的高高在上,身份之别如鸿沟天鉴,而且这种地位差距,同样被当时所有人视为天经地义。
因此,一个古代女性如果真可以选择,她是愿意去做帝皇的妃嫔,让自己和她今后的子女从此获得天潢贵胄的地位,还是做一个寻常普通男性的正妻,自己和子女也世世代代受人压迫,还随时可能有丧失人身自由、沦入为豪富之家奴役的境地,不是显而易见的么?
更何况,从人性的角度上,被优秀的雄性吸引,同样也是基于雌性生物的本能和天性,那么被帝皇的权势、才华、功业所吸引,才貌双全、德行修养上佳,心甘情愿为其嫔妃的红颜佳丽,同样都是不胜枚举。
如徐惠徐贤妃这样才华见识出众的女子,在李世民去世后,发自内心的哀伤泣绝,心甘情愿为他殉葬,年仅24岁,同样不足为奇,毕竟那可是文治武功功盖八荒、横绝千古的旷代英雄,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的绝世英才。
徐贤妃与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