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etterRead
有理、有趣、有用的英文读物推介
相关文章推荐
清晨朗读会  ·  清晨朗读3159:acting upon ... ·  昨天  
清晨朗读会  ·  清晨朗读3157:Why becoming ... ·  3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清晨朗读3158:In a choir, ... ·  2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  昨天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BetterRead

小升初后还想全面提升英文能力?我有两个建议

BetterRead  · 公众号  · 英语  · 2024-09-06 17:13

主要观点总结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以及如何在公立学校继续提升英语能力。文章还提供了关于如何创造场景使用英语的具体建议,包括与学校分工、关注孩子英语能力的提升和校外创造机会使用英语等方法。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作者的孩子通过参加辩论和预习物理等活动,使用英语解决其他问题的实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小升初后英语是否还能提升的问题

文章讨论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即使在公立学校也有机会继续提升英语能力。

关键观点2: 创造场景使用英语的方法

文章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包括和学校分工、关注孩子英语能力的提升和校外创造机会使用英语等,以创造更多使用英语的机会。

关键观点3: 作者孩子使用英语解决其他问题的实例

文章介绍了作者的孩子通过参加辩论和预习物理等活动,使用英语解决社交和高质量教育资源供给问题的实例。

关键观点4: 英语学习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文章强调在英语学习上需要兼容并包,广泛利用各种资源,包括全球在线教育网站和其他国家的资源,为孩子的未来发展留下空间和余地。


正文


小升初后英语还可以提升吗?

最近连续发了几篇有关英文学习规划的文章,感觉大家都比较关心。

这是讲启蒙的:

给朋友做的一个英语启蒙计划

这是讲小升初进阶的:

大部分“原版娃”本质上是应试娃

这是讲阅读工具的:

这四大流行英语阅读APP和教辅,我为什么弃用?

就在最新的有关英文阅读的文章下,有一位读者的留言:

“以后都AI翻译了,还有必要学英语吗?”

这位读者的评论其实反映了很多人的想法:何必在英语上投入这么多时间?

对于很多人来说,英语学习是一件特别不划算的事情。

学起来很费劲,还得从小学到大,结果是哑巴英语。学完了,日常生活中却不一定有机会使用。

学起来那么苦,学也学不会,用也用不到。以后有AI加持了,为什么还要学呢?

除了对于英语学习长期价值的怀疑,随着孩子进入初中,英语投入的性价比也是逐渐递减的的。面对初中以后众多学科的压力,很多家长会在小升初会迅速减少对英语的投入。

这是很理性的做法。

在此前BetterRead的文章《大部分“原版娃”本质上是应试娃》里,我也讨论了有效的“保温”策略:把英语当成和其他科目同样的学科,进行有效的考试管理,并且坚持每天不少于30分钟的听读。

这其实就是把英语当作一门需要考试的学科来管理,以应试而非全面的能力提升为主要目标。

当然这种做法仅限“保温”,很难全面提高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如果连30分钟听读都难以坚持,英语能力甚至会退步。

那么如果想要继续提升英语能力,在公立校还有机会吗?

我想这是很多“原版娃”的愿望。

当初投入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也达到了很高的地步。我所了解的不少孩子,英语已经到了PET、FCE的级别,甚至有达到托福100分以上的水平。

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是用进废退的。这个水平的孩子,如果能够继续深度使用英语,就会突破简单的听说读写,可以进行更高难度的阅读和写作。一旦他们的前行道路嘎然而止,过往的努力也会逐渐褪色。

有点可惜。

现在来回答上一个问题。从我家老大朵拉的实践来看,即便在公立校,我们还是有机会在有限的投入下继续精进英语。

她最近在几乎裸考的情况下参加托福考试,也获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我在BetterRead的文章《备考8天托福首考112,她却说还是初中英语考试难》里记录了这件事。托福得多少分并不能说明她的英语水平有多么高,但至少说明没有退步太多。


不是对立,也不仅是配合,而是和学校分工

那怎么做呢?核心在于——创造场景。也就是说,找到使用英语的时间、空间和合理性。

要能够创造场景,我给出两个建议。

第一,学会和学校分工。

具体来说,就是不干涉老师的教学。校内应试归学校管,校外能力由家庭负责。

一旦孩子步入中学,你会经常听说“少说话、多做饭”,“孩子才是司机,切记不要抢方向盘”这些话。它们都反映了老师的心声:不要干涉教学。

这话有道理。家长辅导中学课业有点力不从心,孩子也不听话。该撤就撤吧。

但是英语这门学科不太一样。

英语能力的提升需要持续、大量和丰富的听读材料以及听书读写上不断进阶的努力。学校的课时和考试标准都很有限。所以英语提高往往和家庭努力关系更大。也因此,孩子英语越好,家长越关注学校英语教学。

在我周围,这种关注主要表现为三种方式。

一种是吐槽甚至要去纠正老师的教学方法。比如有一位妈妈说:“我是不爱跟人争论的,别人不同意我的意见我就不说话了。但是和老师就不同了,我肯定要和他们争论到底。”

我觉得大可不必。因为老师的教学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老师也绝不会单独为一个学生而改变。最重要的是,学校就算每天上一节英语课,对于英语能力的提高也不会起决定性作用。

还一种是申请免修英语课,让孩子上课自己看书,下课不做学校作业。

这是为了节约时间。对于有些英语特别突出的孩子,老师也会给予个性化对待。

但这也是一个枷锁。因为孩子必须证明自己配得上这份独有的待遇。比如不上课不做作业考试也能考好。

有的孩子能够做到这一点,有的做不到。BetterRead的文章《小学搞定PET和FCE,为什么初中英语拿不到高分?》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有时候考不到高分并非孩子英语水平不行,而是因为中学考试和上课作业是挂钩的。考试主要考你是否掌握了教材,以及你的作业错误是否纠正了。

以我家老大朵拉为例,她在学校英语考试时就不能次次得高分。得高分的往往是那些平时跟紧课堂、踏实细心的孩子。

第三种做法,则是给校内学习加码,也就是课外报班继续加强英语学习。

有的家长本来以为孩子都FCE通过了,初中英语考试肯定可以得满分。结果发现,孩子有时候甚至不能得高分,就慌了。于是立刻加码补课。

我个人建议,如果孩子在小学的英语水平就很高,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因为很多时候,孩子不是英语不行了,而是不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总之,以上三种做法,都是聚焦于校内学习。但根本问题是,英语能力的全面提升单靠学校是不够的。另外,中学的课业和作业已经很紧张了,课后再加码,孩子可能会因为过多的重复性训练而厌学。

因此,我建议把校内相关的交给学校,这样家长才有时间和空间去关注孩子英语能力的提升。


用上英语,解决不能只靠学校解决的问题

第二招,在校外创造机会,让孩子用上英语。

现在学校都倡导“家校配合”,本质上就是要求家长跟随学校的教学需求。因为到了中学以后,考试就是一个巨大、繁琐的工程,需要精细的项目管理。家庭、学校、学生都是这个项目上不可或缺的一方。

但是,英语能力全面提升的目标,在这个项目之外。

所以,我强调的是和学校分工——学校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同时我也要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

具体要做什么呢?

做什么都可以,但是必须要满足“必要性”——这件事不止可以让孩子学英语,还能实现其他目标,而且这件事是通过其他目标的最佳道路。

因为公立中学的孩子时间是非常紧张的,只有当某个事情你觉得家庭必须要介入,你才会真正去努力。英语提升,只是顺带的结果。

就我家朵拉而言,课外主要做了这三种和英文有关的事情。

第一就是日常听读,解决的是青春期的迷茫。 

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到高三,这段时间都可以算青春期。

其实对于中学生来说,除了学习之外,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顺利地渡过青春期。这意味着孩子可以用更全面的视角来认识周围的世界,明确自己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找到符合适合自己的价值观和为人处世的方式。

渡过青春期,对家长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孩子不想要你帮忙,甚至可能以对抗家长为目标。那么我们怎么帮助他们呢?

读书。

英美文学里有专门的青少年读物(young adults)板块,有大量的小说是探讨这一主题的。小说提供了一个安全的世界,让孩子能够把自己代入到小说情节里,共情角色,从而探索青春期的诸多问题。

另外还有很多非虚构类读物,包括自传、历史、心理学、社会科学等等,能够从多方面解决孩子的困惑,让他们找到榜样。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听读英文读物呢?因为可供选择的中文读物相对少。

市面上不缺“给孩子的青春期**“系列,但是这些读物本质上的服务对象是家长。市面上也不缺专供中学生的文学作品,但是这些系列本质上是应试,大部分是语文课要求的必读书目,为中考的“原著阅读”题型做准备。

当然如果你把视角从“孩子专供”这点挪开,你会发现,有大量以成人为读者的中文读物也很适合孩子看。比如我之前在BetterRead里提出的《如何帮青春期的孩子选书、读书?》中,就列举了不少,又比如在《打开学校黑盒子》中,也建议了一些主要以老师为读者的读物。

但是总体来说,英文读物的可选范围更广,而且也特别重视青春期阶段的读者。你可以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多个国家作者的作品中来进行选择。

第二就是辩论和教课,解决的是孩子的社交能力培养。

相比扎实的学术,学校在孩子的社会化教育方面相对有所欠缺。因为应试机制考察的是个人能力,而不是社交能力。学生们有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但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并不相互需要。所以他们的关系更多会被定义为竞争。所谓中考时“多一分就可以干掉千人”,就是这种极致竞争下形成的观念。

朵拉的学校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通过小组作业、体育竞赛以及团队活动等等来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但毕竟学校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家庭还得再补点。

我给朵拉安排的是参加辩论比赛和给小学生教课。教课这件事,我在BetterRead上记录过不少。朵拉因此去自学了TESOL课程。但是对她来说,最重要的是拥有了成就他人的成就感。同时也是到学习是可以马上就用上的。

对老师好一点

当老师四个月以后,她眼中的世界变了

怎样才能做一件有结果的事?

辩论则强化了她对于“人必须合作”这观念的意识。要赢得辩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到一个能力强、做事靠谱的搭档,也就是说要会“抱大腿”。 朵拉参加辩论以来,和多个搭档合作过,一直在“寻找大腿”、“理解大腿”、“成为大腿”的路上。因为她对于搭档有什么要求,她自己就必须达到,这样才能配得上心目中的好辩友。

一个优秀的合作伙伴给人带来的影响会超越于合作项目本身。比如朵拉去了一趟辩友的家后。第二天早上七点,她就拿着酒精在家里擦地板、擦门、擦桌子。她说,搭档家很干净,她也想把房间搞得更干净。

我当时看着她蹲在地上擦洗,脑子里飘过一首歌:“千年等一回。”

朵拉爸说:“你一定要紧紧抱住搭档的大腿啊!”

辩论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能够看淡输赢。朵拉参加辩论赛输多胜少,也因此理解了输才是人生的主旋律。

她最近打算报名校运动会的比赛。我说:”你上次在运动会上成绩很一般。这才还想上?”

她说:“成绩差点没事,至少我可以多一次体验。”

那么,是不是必须要做辩论才能增强社交呢?也不一定。如果朵拉小时候能够从事一项体育运动,可能我们就会选择体育赛事了。

又比如,有没有中文辩论呢?有,但是比较少,而且往往以学校为队伍,主要是高中校。所以英语辩论就成为另一个选择。

第三就是预习物理,解决的是高质量教育资源的供给问题。

在BetterRead的文章《另类的物理学习》中,我介绍了朵拉在暑假期间自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力学课的过程。

在尝试了课本、B站、教辅等各种资源以后,朵拉选择了在全球在线教育网站Coursera上自学录播课。虽然这门课用英语讲授,但的确优点颇多。它把深入浅出的讲解、丰富的实验和演示视频、灵活的时间安排以及高质量的题目相结合,而且还是免费的。

如果只能依靠学校,那么这种高质量以及有一定难度的课程不会给到像朵拉这样的普通中学生,而是会集中在重点中学的竞赛学生身上。但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全球平台,就突破了资源的局限性,让朵拉也可以窥见大学课程的一角。

那么市面上就没有优质、免费的中文物理课程资源吗?我相信肯定也是有的,只不过恰好朵拉遇到的是英文课程。

总之,这三个问题的解决比英语能力的提升更重要。但是使用英语的确可以获得更多的解决方案。何乐而不为? 

在我回复之后,文章最前面提到的读者继续评论道:那你为什么一定要用英文资源呢?那你为什么不用日语和德语资源呢?英语学得再好,不也只是一个小镇做题家吗?

说起来,日语和德语资源我还真用了。比如日剧《龙樱》就介绍了不少有意思的学习方法。又比如我们经常用的翻译工具Deep L就是德国企业。还有知名的英语作文批改工具Grammarly是乌克兰企业。

长期以来,大家对升学这件事看得太单一了。只有数学好、英语好才能上好学校,只有考试才是唯一的评估方式,只有打败身边的所有人才能抢到资源,只有毕业于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

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兼容并包,广泛利用各种资源,而不仅仅拘泥于单一的渠道。这样才能打开想象力,为孩子的未来发展留下空间和余地。

英语学习也是如此。不用它就是鸡肋,用上了它就会成为翅膀。

相关文章

这四大流行英语阅读APP和教辅,我为什么弃用?

另类的物理学习

小说是怎样炼成的?

BetterRead两娃月度书单202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