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脑极体
你的困惑,来自于无路贴近未知。我们在技术、思想、传播的异界,贩来极限脑量下的TMT。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社会学理论大缸  ·  书单 | ... ·  14 小时前  
募格学术  ·  AI冲击大学!已开始取代这类教师 ·  昨天  
研之成理  ·  浙江大学杨启炜团队Angew:受限柔性MOF ... ·  3 天前  
研之成理  ·  北京大学彭雨粲课题组Nano ... ·  3 天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好风雅!唐风宋韵,尽在杯中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脑极体

海信116英寸RGB-Mini LED:一朵绽放在科技穹顶的中国花火

脑极体  · 公众号  ·  · 2025-01-07 20:35

正文


东方古镇的打铁花,拉斯维加斯的烟花秀,盛大的花火表演总会在岁末年初的时候,吸引世界各地人们的目光。一年一度的科技展会,也起到烟花秀一样的作用,让人们提前望见未知的精彩。


CES还没开始,CES 2025展会的全球科技人士,就见证了一个由中国海信点燃的技术花火。展会前一天,海信举办了2025显示技术发布会,全球首发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及全新一代信芯AI画质芯片,并推出全球首台也是最大的116英寸RGB-Mini LED电视。


该产品采用海信全自研RGB光色同控画质芯片和RGB-Mini LED背光芯片,这一软硬协同的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正推动液晶电视进入RGB多基色背光控制显示时代。


透过这一技术,我们不仅能看见中国显示技术的绚丽今朝,也照亮了全球RGB-Mini LED产业化明天。




就像看惯了4K画质,就再也回不去480P一样,显示技术这种“旦用难回”的体验,意味着用户对显示效果的追求,其实是没有止境的。


液晶显示成熟以来,RGB LED就成为显示技术厂商想要攀登的技术高地,潜力与挑战并存。


潜力在于,RGB LED采用R、G、B三色芯片的直接混光,来实现色彩输出。 而WOLED和QD-OLED,都不能直接发出三基色的光,都要进行二次色转换。比如,QD-OLED采用了蓝光OLED灯珠作为主光源,并且激发量子点涂层将蓝光转换为红光和绿光,多了一个转换步骤。


所以,采用RGB LED,无需进行二次色转换,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显示体验。


挑战在于,RGB多基色的产品化,存在多方面的难点:


一是技术不成熟。 RGB LED三基色光源的发光效率低、寿命短、高温色偏、色纯不足等问题。


二是创新难度大。 RGB背光的精准控制很难实现,此前没有企业能够做到。


三是难以规模量产。 此前也有日韩企业(如索尼)推出过采用RGB LED作为背光的电视,但始终无法量产,成本高。


因此,自液晶显示成熟以来,RGB多基色显示一直被追求,但从未被突破。


海信带来的RGB-Mini LED,究竟是怎么点亮行业技术穹顶的?




海信首创的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实现了对量子点技术全面的、压倒性的超越。


落地到具体产品上,新技术带来了几重优势:


1.色彩更优。 应用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的RGB-Mini LED电视能够达到97% BT.2020的超高色域,87%的色彩体积,高色纯色分别达到99%/92%/100%,说人话就是画面色彩更鲜艳、明亮,用户的视觉体验更好了。



2.控色更强。 光源控色精度高达3*26bits。在色彩纯度、色域面积、色彩体积、控色精度等几个维度都实现了对量子点技术的超越。海信成功解决了此前RGB LED控制难的技术难题,光源更加纯净。


3.能效更优。 由于RGB-Mini LED光色能效比更高,因此更加节能环保,与日韩企业主推的QD-OLED电视相比,海信RGB-Mini LED电视节能20% 以上。


凭借上述优势,全球首台116英寸RGB-Mini LED电视一推出,便如同一朵拉斯维加斯绽放的花火,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烟花的绚丽源自内芯的燃料,而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的推出,则高度依赖于海信“两芯”的硬核突破。软硬件协同解决了RGB背光的商用难题。



首先,一颗“芯”解决光色同控难题。


海信首创的RGB光色同控画质芯片,提供强大的AI计算能力,并搭载独创的三位光色同控算法,通过AI自动分析识别并控光,来实现对RGB多基色显示颜色的精准控制。


其次,另一颗“芯”解决量产难题。


针对LED三色芯片广泛商用所面临的寿命、色纯、效率等问题,海信研发了全球领先的高性能RGB-Mini LED背光芯片,可以让芯片的发光效率提升15%,在高湿环境下寿命延长66%,全面提升芯片性能、色彩准确性与稳定性,为显示效果提供坚实的硬件基础。


此外,海信还以AI画质芯片为核心,构建了全链协同控制系统,进一步提升产品可靠性与竞争力。


可以看到,从研发阶段的技术难题,到制造阶段的工程难题,再到产品落地的可靠性问题,都由海信的“两芯”支撑并提供关键助力。


海信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是一次以硬科技作为内核,面向世界的精彩绽放。




海信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的突破,不仅是一场在拉斯维加斯上演的科技秀,更标志着中国品牌超越日韩厂商,成为引领显示技术进步的“主阵地”。


我们知道,CES展会是全球消费电子领域的风向标,无数头部企业前来寻找新机遇、秀肌肉。在这场百花齐放的舞台上,中国品牌正在以更强的创造力,掌握更大的影响力,甚至是对技术走向的话语权。


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就是中国自主显示技术的再次迭代创新。从海信这支技术花火,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一个更普适的时代问题:为什么中国科技力量,越来越引人注目?


首要条件,当然是技术底蕴已经形成,无论是芯片、算法、系统、高端制造,海信都已经沉淀了大量自研技术。


其次,全球市场与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已经建立。


如今,海信为代表的中国品牌逐步获得高端市场的认可,Omdia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海信系100英寸电视全球出货量份额达63.4%,全球每售出两台百吋电视,其中就有一台是海信。来自全球市场的用户洞察、销量与渠道等,又会转变成新一轮技术创新的源头和动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