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超级学爸
三个孩子的爸爸,毕业于中国科大,爱跑步,爱生活,爱孩子。既要做好事业,更要做好父亲。致力于少儿科普,致力于孩子的快乐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常青藤爸爸  ·  世界儿童文学经典广播剧系列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超级学爸

认真而隆重地过端午,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兼聊传统文化之痛)

超级学爸  · 公众号  · 育儿  · 2017-05-29 00:00

正文

修改加料重发,主要是因为用了一张图过于轻佻,对古人不敬,经指正后修改致歉重发。


今天大家已经享受假期了,或旅行访友,或省亲团聚,或追思先贤,或竞渡龙舟,总之,只要不是加班补课,我相信大家都会很开心。

 

但是开心的同时,我们首先要感谢2000多年前的爱国骚人屈原,用自己的生命给我们换来了三天假,换来了这样一个民族仪式感很强的节日。


对于屈原,我最爱他在投江前写的一首作品《涉江》(郭沫若考证认为这首作品是在投江前的作品)。从中学到现在,仍能全文背诵。


在此再次感谢我高中的语文老师马海鹏,他用浑厚的男中音朗诵了一次,就彻底征服了我,然后决定要背下来。(公众号:超级学爸)


诗中描写了他被放逐后的不堪遭遇,诗中他还痛斥了楚国当时腐朽的政治形势。但是他依然不愿意与之同流合污,他说:苟余心之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这个是我搜集的最喜欢的朗诵版本之一,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坚持听完,相信你也会喜欢上(全文有翻译,疑难字有注音)




刚才有读者评论道,屈原之所以在这天跳江,要表明自己是一个端端正正的人,是一个正直的人,因为端午这天十二点时候,人的影子是最短的,或者没有(接近夏至)。


关于端午节,但还有一件让人尴尬、甚至让人心痛的事实,我们这三天假来之不易,还得感谢韩国人,你要不信,就听我慢慢道来。

 

我们都知道,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之一,是全民参与的最具仪式感的民族文化活动。过传统节日,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看着举国上下欢度佳节的盛景,我们可以强烈感觉到,我们都是中华儿女。

 

我们有七大传统节日,他们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公众号:超级学爸)这七大节日各个历史悠久,每一个都有几千多年的历史。

 

还有十大节日的说法,在七大的基础上加上七月十五的中元节、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节(过小年),腊月最后一天的除夕。此外,还可以加上二月二、寒食节和腊八节。

 

还有四大节日的说法,那就剩下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还有三大传统节日的说法,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无论怎么排,都少不了端午节,可见端午节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它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之中,发展出非常丰富的内涵(待会儿详细论述),有着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魅力。

 

然而这个么优秀的传统节日,却因为各种原因,面临着传承的危机。很多地方出于维稳思想,怕发生群体性事件,划了两千年的龙舟,陆陆续续不给划了。

 

而祭祀活动,也简单地被扣上封建迷信的大帽子,不给搞了。加上内会儿端午不放假,我们的端午彻底变成了粽子节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了2004年。2004年《人民日报》晴天传来一声霹雳,写了一篇《不要冷落了自己的传统节日》,说亚洲某国(韩国)要向联合国就端午节申请代表本国文化“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很快,这新闻在全国炸国了,在全社会上上下下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各种媒体的题目也挺有意思。(公众号:超级学爸)

 

《羊城晚报》:端午被抢是真是假,记者披露来龙去脉。

《中国日报》:端午节不再姓“中”?

《南方日报》:端午节怎样才能不被“端”走

《新京报》:宽容对待“他国端午申遗”。

《联合早报》:端午节之争突显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哀。

《搜狐网》:中国人还过不过自己的节日?

21cn网》:端午节,你还记得吗?

《光明网》开始求和:专家说不排除端午成中韩两国共有的文化遗产。

《国际先驱报道》:谁的端午节?

《南方周末》:你的端午节与我的端午节。

 

除了媒体,首先作出反应的是湖北秭归,立刻在2005年的端午节前后,举办了“我在屈乡过端午”的民俗风情文化活动,并申报“秭归端午节”。

 

湖南岳阳也做出了反应,恢复了停办多年的端午龙舟赛。

 

当我们幡然醒悟,采取行动的时候,噩耗传来,韩国端午申遗在200511获得通过,韩国江陵端午祭,被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虽然老骂韩国剽窃我们的文化遗产,还讽刺韩国说韩国喜欢意淫,喜欢发明历史,(据某些韩国专家考证,什么孔子、屈原、耶稣、释迦牟尼、孙中山都是韩国人),但在传承文化遗产上,实话实说,韩国人做的比我们好。

 


韩国在申请报告中承认,端午节发源于中国,但他们也理直气壮地说,端午传到韩国1500多年了,并且在韩国传承和发扬的很好。 


不只是端午,什么拔河啊、中医(韩国人称韩医),什么雕版印刷啊活字印刷啊,韩国人申遗都跑在了我们前头。

 

而且不只是韩国,日本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也比我们强。当我们还在为自己的中医是不是骗子而撕逼的时候,日本已悄悄从《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中找了几百个方子,申请了几百项中药的国际专利,制成药品,然后卖给中国人,然后收取中国人的专利费。

 

 

韩国申遗的通过,无疑是打了我们民族的脸,我们该醒醒了,我们必须得承认,我们对自己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承的不够好。(公众号:超级学爸)

 

人们开始思考,我们对待传统节日甚至传统文化是不是批判大于继承了,而对于外来文化,是不是过于盲目推崇了。

 

由于我们的教育,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有时候过于批判,甚至有点儿过犹不及。这一点,淡总也走过弯路。

 

我以前不懂事,可以说是年少轻狂,崇尚科学,是一名坚定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经常把各种祭祀等活动统统归结于封建迷信。但是后来,我岳父帮我改变了这种看法。

 

其实他也不信神,更不相信有鬼,但是他敬神。他说,你看门神写的秦琼和尉迟敬德,其实是唐朝的英雄而已。还有关帝庙,供奉的其实就是关羽。人们怀念他,怀念他的忠义,怀念他的勇武。

 

而且,他过年的时候,对迎送祖宗这个环节尤为重视。虽然他不信神鬼,但他把这一套礼数操办的非常认真。因为他说,他是在迎送他的爸爸妈妈,他的爷爷奶奶,以及他的太爷爷太奶奶……

 

从那以后,我开始重新审视这种祭祀活动。我们老家那座山叫大伾山,年年都有盛大的古庙会,山上到处是庙,香火很旺。等我再次审视的时候,我发现,山上供奉的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比如禹王庙,供的是治水的大禹;吕祖祠,供奉的是吕洞宾;三丰洞,供奉的是张三丰;药王庙,供奉的是孙思邈;中军亭,纪念的是瓦岗寨的风云人物。这些所谓的神,都曾经是各个时代的弄潮儿,都是当时大名鼎鼎、叱咤风云、执牛耳的人物。

 

我们老家还有个小土岗,岗上有座庙,叫做越王庙,不过纪念的不是卧薪尝胆的勾践,而是我们那儿出的一个明朝宰相王越。

 

因为他当宰相的时候,恩泽乡梓,对老家人非常好。老家人非常思念他,感恩他,筹钱盖庙,王越在我们那,方圆十里已经成神了。每年春节,方圆十里八村的,都要隆重出会,去岗上祭拜他。

 

这几年,黄帝祭祖大典、炎帝祭祖大典,以及各种祭祖、修家谱,反映了中国人对祖宗的尊敬与怀念,以及对自身身份的强烈认同。

 

而杰出人物的神化,更反映了中国人的价值取向,道德高、人品好、有功德,就可以获得尊重,甚至神化。

 

不怕大家笑话,这几年我也开始上坟、烧纸、祭拜,而且我还带上孩子,我要告诉他,我在追思我的爷爷奶奶,我在追思我们的祖先。

 

而且我对老家的传统的殡葬礼仪,也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识。我以前觉得净整些没用的封建迷信,这就是形式主义,还不如死前多孝顺一下。

 

现在我觉得,生前的孝顺和死后的仪式都很重要,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一个民族,都必须要通过一些必要的并且庄重的仪式,让成员在仪式感中产生强大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不能用一个“大操大办”的棍子,一棒子打死。

 

比如端午节,本来有着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可以让全民参与其中,是中华民族少有的有集体仪式感的节日。

 

第一项内容,全生避害。在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遍插艾草,寓意就是驱虫避邪。其实在古代还有饮雄黄酒和采药的习俗。

 

现在虽然驱蚊有了灭害灵,蚊香甚至电子蚊香,插艾草驱蚊虫的意义不大了,但美好的寓意仍在,还可以凸显端午节的仪式感。但我估计插艾草的会越来越少。

 

第二项内容,祭祀。端午节也是祭祀先人和先贤的节日,比如楚地纪念屈原,吴越之地纪念伍子胥、勾践等等,各地有各地不同的先贤。

 

第三项内容,端午的标志性饮食,比如粽子,这一点传承的最好,我就不说了。

 

第四项内容,竞技娱乐,比如龙舟竞渡。(欢迎大家描述自己家乡的端午习俗和文化活动)。


龙舟龙舟,龙自古是中国人的图腾,又是掌握降雨的神。所以赛龙舟的意义是祭祀水神,有期望风调雨顺的寓意,但各地又发展出更丰富的含义。

 

按说淡总是北方人,小时候只在电视里见过龙舟。但2014年有幸在芜湖对面的无为县的裕溪河(一位pao友邀请过去的),近距离体验了龙舟竞渡的火热场面。

 

当地每到端午节,各个村子各个家族,都会派出自己的龙舟队,在裕溪河里斗。这种竞技很奇特,没有裁判,没有规则,没有分组,全靠自发,说白了就是说看你不顺眼,就跟你斗一把。

 

pao友分析,在这样的竞技中,让村子里的人或者家族的人更加凝聚,展示了村子里的软硬实力(身体硬实力和精气神软实力),在古代通过这种比拼为村子为家族赢得名誉,说不定邻村的姑娘就愿意嫁过来。

 

这种龙舟竞渡很有意思,没有像奥运会那样设置50米、100米或者10公里等项目,很可能10米就分出胜负,只要对方认怂,这比赛就结束了。

 

pao友说,有一年两条龙舟杠上了,一条实力强,另一条实力弱但是不肯认输,在后边死命追赶,结果追了十几公里,硬生生把前面那条船追到了长江里……(裕溪河是长江的支流)。


蛋总比较幸运,不仅看到了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还看到了下面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一幕。



淡总第一次近距离看龙舟,被龙舟文化浓郁的历史魅力所吸引。但是,龙舟文化也面临失传的危险,你别看电视里有,那都是文化样板项目,真正的龙舟文化,就是村子里这种自发的龙舟赛。

 

因为,淡总看到划龙舟的人,多是中老年人了,很少有年轻的面孔。因为整个以血缘为纽带的村落,正在没落,年轻人都去了城里,忙工作忙家庭,忙着还房贷。

 

而城市里的各级政府,都不会普遍地组织这种活动,一个是经费,一个是维稳。而且,就算是组织了,群众参与度不高。比如,我们对自己所在小区、对自己所在街道能有多少集体荣誉感?

 

第五项内容,家庭人伦。聚合家庭情感,强化家庭成员伦理意识,是中国传统节日的要素,端午节也不例外。

 

我们老家的习俗叫做“瞧五月”,就是在端午节前后,回娘家探亲,那场景就跟歌曲《回娘家》里唱的一样,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了一个胖娃娃。

 

这里要表扬一下蛋嫂,带着两个胖娃娃,辗转三次高铁回娘家了。我因为有些事情未能成行,内心是有愧的。


但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中国传统的家庭和家族结构,被弄得支离破碎。控制人口有利有弊,但是问题出在各民族不能一视同仁,结果现在弊端尽显。



回到端午节,端午节有这么多丰富的内涵,结果被韩国抢了去,说实话是打脸,我们要重新审视一下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不是过于冷落了。

 

冷落自己文化的同时,各种外来文化,却在我中华大地大肆的攻城略地,比如越来越多的十字架,越来越多的豪华圆顶的某某寺,让人不得不痛心疾首


越来越多的食品,需要清真认证,一瓶矿泉水,有清真认证的必要么?一只鸡说切口不对,举报到民宗萎,然后被强行下架。



更令人心痛的是,一方面各种借口破坏传统文化,而另一方面宗教却堂而皇之地进入了语文教材。




被韩国打脸后,湖北秭归和黄石、湖南的汨罗以及江苏的苏州,三省联合打包,由湖北代表中国向联合国申遗(2009年获得端午申遗成功)。

 

端午被端走,上边的大boss们脸上也无光,开始考虑如何保护传统节日,不能只靠申遗。于是也开始考虑列为法定假日,于是从2008年的端午节正式开始放假。

 

所以从某种意义,端午节的假期要感谢韩国人,我们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终于有假了。

 

但是蛋总觉得远远不够,因为那啥教和那啥教,人家一周至少一次,通过礼拜,通过各种宗教活动,通过饮食习惯(比如清真),通过各种各样的仪式感,加强着群体认同


更令人发指得是,春节期间,汉族人正常的祭祖活动,在某族自治区被当做非法宗教活动……


 


相比之下,在传统文化方面,郭嘉管得太严而又做的太少,加上某些势力的蓄意破坏,我们民族性的仪式感的活动太少了,尤其是法定假日太少。也正式因为假少了,好不容易过一次,反过来又加重了过节负担。

 

因此,希望我们的元宵节、七夕节、中元节、重阳节、腊八节、祭灶节都能放假,通过这种方式,提醒大家传统节日就是好(淡总不厚道地笑出了声)。



只有保护好传统节日,才能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会更加凝聚,中华文化才能抵制住外来文化的侵略。


 苹果打赏专用二维码,原创不易,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