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霍老爷
人丑本该读书,嘴贱偏生话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蜜雪冰城成立动漫公司?回应来了 ·  18 小时前  
界面新闻  ·  阿塞拜疆航空公司坠毁客机为巴航工业E190 ·  昨天  
界面新闻  ·  肯德基回应涨价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霍老爷

埋葬女性,从摇篮开始

霍老爷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4-25 20:36

正文



北京卫视《暖暖的新家》节目随着一个四胞胎男孩家庭的参与,顺利从一个家庭装修类节目转变为这个四胞胎家庭的家庭大秀。



这个家庭的母亲冒着高龄产妇的危险生下四个孩子,父亲一个人工作供养这个花销巨大的家庭,还要兼顾四个孩子的学习,素质教育。并且对这四个儿子寄予厚望的父亲还经常带着四个孩子辗转各地参加各种节目,四个孩子看上去也是不负众望,带着各种才艺频频亮相,收获一众粉丝的青睐,甚至已经打算要出道。



这个堪称完美的家庭由于供养孩子负担太重,一直无力装修住房,为了给四个孩子更好的环境,父亲报名参加了这个帮助家庭重修设计房屋的节目——《暖暖的新家》。


只是在节目中途,这个家庭中突然出现了一位“不速之客”。是的,四胞胎家庭的不速之客,就是这四个耀眼弟弟的亲生姐姐。于是一个幸福完美的家庭迅速沦为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引来无数围攻。



与外人对这个家庭重男轻女群起而攻之的态度不同,姐姐则是主动站出来为父母和弟弟洗地,以一封信来表示自己一直爱着这个家庭,感谢弟弟,因为如果没有弟弟,自己只是最普通的一个姐姐。


所以为了这个以弟弟为荣的家庭里,她只要有一张床,即使没有房间,即使总在幕后支持弟弟,甚至是早早离开家庭打工负担自己的学费,都心甘情愿。



深挖下去,这件事更令人心寒,网友们发现,这个家庭不仅仅是重男轻女,这对父母,还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另外还可能打掉过一对双胞胎,很可能又是女儿。



女人不是生而为女人的,而是被社会造就为女人。那么,这个叫娜娜的女孩,则是从小就被造就成为一个姐姐,依附于生于光环之下的弟弟。而造就她的人,就是这个家庭的父亲。


作为一家之主,这个父亲一手安排着孩子的教育。男女有别,层次分明。自2006年刚出生就以深圳首例自然受孕四胞胎出名的四个儿子,是他培养的核心。他带着儿子自小就向深圳戏曲协会的老师拜师学艺,参加各大卫视的综艺节目展示才艺。


对于娜娜以及剩下的女儿的教育核心,目前看来也非常明确,那就是为弟弟们的成功铺路。无论是还没出生就被打掉的女儿,还是从小被送回老家教育的二姐姐,还是甘心奉献一切的娜娜,生活的价值也都在这明星弟弟身上。除掉姐姐的身份之外,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身份。


从出生在家庭这个摇篮里伊始,姐姐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父亲和弟弟阴影之下的小角落里,全然不见自我。


波伏娃把这种被造就的女性,称为第二性,即服从于男性而存在的性别。这样具有从属关系的两种性别,就是这样一个男权社会的结构基础。


在这个家庭中,我们处处能看到一个父亲的阴影,因为父权和夫权的存在,妈妈一次次服下多子丸,怀上一个个多胞胎,因为这个父亲,女儿被遗弃在老家,在胎儿阶段被打掉,也因为这个父亲,这个大女儿失去了自己的房间,成为了家庭的附属品。



尽管我曾经严厉地指责过中国的田园女权,但每次碰到这样的事情,我都无法不抱有对他们的同情,她们有理由愤怒,也有理由用那些过分甚至夸张的言辞,因为与女权的现实相比,她们的所为都太善良了。



社会上处处可见男女歧视的例子。上至企业中女性高管的数量远少于男性,下至几乎大半招聘企业对于男性的偏好,以及学校中女生学不好数学的刻板印象。这种歧视归结到最小的社会单元——家庭中就体现在很多家庭重男轻女的选择上。


这样的重男轻女不仅体现在旧社会中父母更想生男孩而打掉女儿的行为中,或者说父母更加偏心家庭中的男孩中。


最可怕的就是这个四胞胎家庭中父亲教育一样,彻底让女孩放弃对自我价值的认同,让女孩自觉地服从在这样的男权教育中去。当然,这样的父亲并没有像旧社会的父母那样认为女孩不用读书。从姐姐的谈吐也可以看出,她接受了应有的教育,但是所有的教育也改变不了她原生家庭灌输给她要为弟弟奉献一切的原则。


这样的教育理念就是社会中存在的男女不平等的坚实基础。


女权运动从上个世纪以来就在不断发展,从可可香奈儿设计出第一条让女性行动方便的小黑裙,到争取男女平等的工作机会,投票权和一切制度上对于男女歧视的破除,到如今制度上已经基本看不出男女差异的社会,一代代的独立女性为了自我而去抗争,谋得一个减少对于女性歧视的,相对公平的社会。


这样的抗争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前进,让很多女性最终看见了自己的价值。但是这样独立女性的觉醒,对于大多数女人而言,来得太迟了。


女权主义的先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在34岁才写出《女权辩护:关于政治和道德问题的批评》这一伟大作品,中国近代的女性和民主斗士秋瑾也是在被迫为一个指腹为婚的男人生下了两个孩子之后,在29岁才得以冲破封建的束缚,毅然决然的走向自我意识的觉醒之路。



迟滞的自我意识觉醒,不能不说是和最初的教育密切相关。那些女权斗士都需要先冲破根植于这个社会的理念和她们自小接受的教育偏见之后,才能看清自己的价值。而更多的默默无闻甚至是自愿投身于这个男权社会理念的女性,也许根本走不到突破这一步。


我不能确认在四个弟弟光环笼罩下的姐姐是否会在某一天意识到自己独立于父亲和弟弟的价值。即便不谈女权,她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是否会最终被她自己发掘,也很难保证。


或许更为悲哀的可能就是,她已经将弟弟和这样的家庭看做她生命的价值和一切。


就像节目的最后,姐姐深情的说:“我离不开这个家”。



看到这里,我很揪心,我不知道她将来会怎么组织家庭,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伴随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实际上在目前的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上已经没有对男女歧视的任何制度,即使是对于现存不平等的抗争也是更多停留在社会上的对男女歧视的结果上,比如同工不同酬,以及招聘上的性别限制等等。


可是在步入社会受到实质上不公正待遇之前,又有多少已然在家庭中受到歧视性教育甚至自觉认同这一教育方式的女孩经历了精神上的诸多歧视。受到重男轻女对待的女孩,能够发声的也大都是在成年甚至是年长之后。


相对于让这个社会更加公平的对待女孩而言,更为重要的还是一个平等尊重女孩个性的家庭。从小在父权的压迫下失去自我意识,与“荣誉谋杀”无异。


愿每一个女孩都能被父母温柔以待。


不要让他们在摇篮中就失去了意识自己的机会。


请给她们一个成为人的机会。



后台回复“100”获取正确的世界观打开方式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并关注

与我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