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霉病是一种少见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在2021年新冠疫情爆发期间,印度的毛霉病发病人数急剧上升,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毛霉病的易感因素
免疫缺陷宿主:
控制不良的糖尿病;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器官移植受者
CARD9缺陷
慢性肉芽肿病
HIV感染
粒细胞缺乏
免疫正常宿主可通过外伤、自然灾害(如飓风、洪灾)、新冠、护理不当等等原因直接感染。
毛霉病的主要临床类型有:眼毛霉病、鼻脑毛霉病、皮肤毛霉病、肺毛霉病、胃肠毛霉病、肾与腹腔毛霉病、骨和关节毛霉病、播散性毛霉病等。其中,鼻脑毛霉病是与皮肤相关的毛霉中最凶险的疾病之一,主要发生于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患者是昏迷状态的重症糖尿病患者,鼻子、软腭、眼眶周围发展成坏死,表面有黑痂,一定要做真菌学检查,很有可能是鼻脑毛霉病,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可危及生命。
皮肤与软组织毛霉病是免疫正常患者最常见的类型,局部皮肤可出现肿胀、坏死,干性溃疡和焦痂,可进展侵及深部组织如肌肉和骨骼,针对这类患者需及时清创,可挽救患者生命。下图为我国首例不规则毛霉所致的慢性侵袭性皮肤毛霉病,因未及时诊疗,患者皮肤一步步溃烂,造成毁容性的损害,并危及生命。
毛霉病的诊断非常困难,尤其是内脏器官的感染,常常在尸检后发现,因此临床医生一定要及时发现慢性毛霉病,特别关注糖尿病患者,有急性快速播散的鼻窦炎、眶组织蜂窝织炎、支气管炎、肺炎,应考虑毛霉病。若遇到可疑的患者,可直接镜检和进行病理切片,若见到宽大无分隔或极少分隔菌丝,则应高度怀疑本病。即使真菌镜检阴性,也不要轻易排除毛霉病。
若进行真菌培养来辅助诊断毛霉病,注意活体标本不要研磨地太碎,以免破坏菌丝而翻盖生长,再根据镜下特征鉴定菌种。
早诊、早治是治疗毛霉病的基本原则,早期治疗50%以上可以治愈。
成功治疗毛霉病有以下3个关键点:
控制基础疾病
切除坏死组织
应用两性霉素B或脂质体,用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