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事堂2019
2019年的政事堂,我们再次在这里相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评论  ·  面向未来的高等农业教育会是何种面貌 ·  昨天  
政事堂2019  ·  “借助国运”的小技巧 ·  昨天  
人民日报评论  ·  倾听对生命健康有什么帮助 | 人民时评 ·  2 天前  
大白话时事  ·  【闲聊】言传身教 ·  5 天前  
主编温静  ·  《广电系统性变革调研发展报告》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政事堂2019

“借助国运”的小技巧

政事堂2019  · 公众号  · 时评  · 2024-12-10 23:36

正文


前两天刚约了中政法的郭继承教授后天一起吃饭,向他请教探讨一些问题,然后当天就看到一则再次提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指示的相关新闻。
隐约感受到这似乎是一种启示:
郭继承老师是中政法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授,而且和显明一样致力于研究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并将其与西方文化做对比寻找出它们的共通点,以便更好地作用于我们的现代生活来产生实用价值和意义。
今天文章的论调似乎会有些高,但实际上对于我们来说确实非常实用的,能对我们产生许多实际意义和帮助。
所以这次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与阳明学说对我们来说有哪些实用价值?”

这个主题对于一个道士来说似乎有些“不务正业”,但对于咱们本土文化来说一切都是以实用主义为主的,并且咱们是海纳百川只要是有利于我们发展的皆可为咱所用。
自1919年我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来,马哲对我们发展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但许多人都认为它主要影响的是集体利益,似乎对于个人来说没有什么用。
不过要显明来说的话,国与个人的本质是一样的,假如个人能运用马哲来指导自己的发展路径,那相当于和国的思想达到了同频共振,做事的基调和发展方式符合了上层的方向,这也算是借了国运,从而让自己得到良好的发展。
不仅如此,它对于个人的思维、三观、行动等方面都有非常实用的指导意义。
据我个人观察,好像许多人对马克思主义都不了解,甚至觉得它很不接地气,和大众的生活是存在距离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看似很深奥,但其实也是“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的,是很简单的。
我认为阳明学说就非常接近这个理论,而且对于个人来说也非常具有实用价值。
《马克思主义》与《阳明学说》一个源自西方的伟大思想体系,一个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璀璨明珠,看似来自与不同的时代和思想体系,而且一个唯物一个唯心,但实际上它们是存在许多相通之处的。
PS:由于显明遵循的原则是能对于你能产生实质性的帮助,所以解析的视角是以个人为主的,而非常规的集体利益的视角。
先说它们的区别吧:
个人认为他们最大的区别是在于目标的基点不一样,一个是基于群体,一个是基于个体。
马哲追求实现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阳明学说遵从的是通过个人的提升进而在社会层面形成良好的秩序。
基点不同,实现的路径方案便有所区别:
当以群体为基点时,便很容易认为个体是环境的产物,这个时候便难免“唯物”。
但反着思考的话,群体又是由个体所组成的,群体的环境虽然会影响个体,但个体也会影响环境。
这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所以你觉得是“唯物”好还是“唯心”好呢?
不过别着急下结论,因为我认为阳明学说并不是“唯心”的。
(下段有些烧脑,如果看不懂可以跳过看后面的应用。)

说到这估计有人会笑,认为大众都把阳明学说称呼为“心学”,我竟然说它不“唯心”。
在解释我的观点前有个思维你得了解到:
在我们文化中有一种高级智慧,就是绝不二元对立的看待问题,而是习惯多元辩证的思考运筹所遇到的问题,遇到问题时不仅要解决问题,并且还要思考如何运用它。
但西方的极致唯物会如何思考问题?
通常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强调客观世界的实践和落实。
这种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的知行观的确很科学:
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和发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仿佛的推动认识的神话与社会发展。
但阳明学说不也在一直强调倡导“知行合一”吗?
他认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强调内在与行动的一致性,将内在的认知转化为行动以产生更好的结果。
这其实和马哲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是一样的,而且更容易实践落实。
但是其中有个缺点是阳明学说对于缺少思想文化不足够的人来说是难以理解消化的,而马哲的路径更通俗易懂、让人更好的接受理解,所以普及起来马哲会更合适一些。
这有点像中西医目前的境遇——西医之所以更盛行是因为普及率更高,但个人自己掌握西医的生产资料却很难,而中医养生虽然大家多少都会了解一些,可要做到精通也是难上加难。于是便有了中西医结合这个学科,这不就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吗?
阳明学说中我们要“格物致知”,“格物”就是马哲中的辩证唯物。
“格”就是扶正、守正;“物”就是物质、目标、事物。
用我们的话来说“格物”就是在你追寻目标或事物时,要不断的校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然后才可以“致知”——探寻到事物的本质。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先“守正”才可以“创新”。
“格物”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需要有大量的知识和阅历积累才能更好地达到“格物”。
即使更好实操的马哲来说亦是如此。
基于这样的前提,于是我在每日黄历中做了具有预判性的谶语来帮助你“格物”。
阳明学说中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马哲的知行观亦是如此,也是不断的在实践中去探寻真理和寻求结果。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容易陷入一个陷阱——沉溺于不自知,过于追寻验证自己的猜想,也就是说在“行”的过程中是非常容易带有偏见的。
那该怎么办呢?
用马哲思想来说就是实践中校正认识,然后再校正实践,如此反复校正实践认识。
用阳明思想来说就是“格物”是贯穿整个知行合一的,要不停的反复复盘。
这样才能达到“见真知”。

为何今天要专门重点来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呢?
因为它不仅对我们的发展极其重要,而且对于个人来说也很有帮助:
1、帮助我们更好地塑造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能让我们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个人生活中的困难时,我们能够运用矛盾分析法,看到问题的多面性,从而更易找到解决矛盾的关键因素。这种理念有助于大众避免主观臆断,以客观、理想的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事务。
2、树立良好正确的价值观
一滴水想要永不干涸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融入大海。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的时候,个人利益和价值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和保护。
3、理解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和阳明学说都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让大众明白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这有助于人们理解社会变革的必然性,有助于个体和集体的主动蜕变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要知道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不停的在变,当你能认识到这个法则,并掌握运用它的时候,你美好的未来便更加具有确定性。
4、增强对期待美好未来的信心
这点看似无足轻重,实则特别重要。刚说了“知是行之始”,如果对美好未来没有信心,怎么会有强大的行动力?任何时候信心都比黄金更宝贵。
展开来说的话,“借助国运”的方法其实也可以运用到个人生活当中,如果你达到某个“大人物”的境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学习他的思想和处事方式。
同频共振是最好的借运方法,没有之一。

最后再做个点睛之笔吧:
战略思想是一种高级思想,是每个能成就大事之人绝对必备的一种思想。
它关系到个人和集体在长远发展过程中能否始终保持正确的思想引领,关系到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否有效的应对各种挑战,它对在不同阶段规划和实施各项战略任务重都起着关键决定性的保障作用。
哦,对了,统一回复下上篇文章留言的问题:
纸质版的每日黄历指导的确无法再增加了,一方面是在订购的时候只要求了那么多,另一方面是电子版的查阅和携带会更加方便。
对于大家想要特殊书签和壁纸的要求,书签是额外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除了已经订购电子版的朋友会给加赠上,同时也又新增了两百份。
另外需要对联的别忘了联系助理备注好自己的大门朝向。
对于限量的问题是由于和后续的操作有些连贯性,所以这里无法直接附赠,需要的到时候可以看看某鱼平台是否有转赠之类的。
毕竟显明说过先带领部分读者赚钱,关键是你得有灵活的思维,这次只是先做个小试水,暂时不能把话说的太明。


2025电子黄历套装

请前往微店购买

明礼阁

更多售前售后问题解答

请添加企业微信

显明客服

2025电子日历          

凭码兑换

2025电子日历


易说→我只关心你过的好不好

关注我,就像我只关心你一样






如果你有困惑,欢迎留言探讨

显明易说将竭尽所能为你答疑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

也希望能够点亮[在看]并[分享]给你的朋友


推荐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  ·  面向未来的高等农业教育会是何种面貌
昨天
政事堂2019  ·  “借助国运”的小技巧
昨天
人民日报评论  ·  倾听对生命健康有什么帮助 | 人民时评
2 天前
大白话时事  ·  【闲聊】言传身教
5 天前
主编温静  ·  《广电系统性变革调研发展报告》
1 周前
经济观察报  ·  前方高能!平安星球发来一份神秘数据
7 年前
美树嘉文艺志  ·  弘一法师妙解《心经》
7 年前
澳百利通留学  ·  洗面奶和牙膏或将很难再买到!!!
7 年前